卷五 土偶

類別︰集部 作者︰蒲松齡 書名︰聊齋志異

    沂水馬姓者,娶妻王氏,琴瑟甚敦。馬早逝,王父母欲奪其志,王矢不他。姑憐其少,亦勸之,王不听。母曰︰“汝志良佳;然齒太幼,兒又無出。每見有勉強于初,而貽羞于後者,固不如早嫁,猶恆情也。”王正容,以死自誓,母乃任之。女命塑工肖夫像,每食酹獻如生時。一夕,將寢,忽見土偶人欠伸而下。駭心愕顧,即已暴長如人,真其夫也。女懼,呼母。鬼止之曰︰“勿爾。感卿情好,幽壤酸辛。一門有忠貞,數世祖宗皆有光榮。吾父生有損德,應無嗣,遂至促我茂齡。冥司念爾苦節,故令我歸,與汝生一子承祧緒。”女亦沾襟。遂燕好如平生。雞鳴,即下榻去。如此月余,覺腹微動。鬼乃泣曰︰“限期已滿,從此永訣矣!”遂絕。女初不言;既而腹漸大,不能隱,陰以告母。母疑涉妻;然窺女無他,大惑不解。十月,果舉一男。向人言之,聞者罔不匿笑。女亦無以自伸。有里正故與馬有隙,告諸邑令。令拘訊鄰人,並無異言。令曰︰“聞鬼子無影,有影者偽也。”抱兒日中,影淡淡如輕煙然。又刺兒指血傅土偶上,立入無痕;取他偶涂之,一拭便去。以此信之。長數歲,口鼻言動,無一不肖馬者。群疑始解。

    【譯文】

    沂水縣有一位馬某,妻子姓王,夫婦關系很和諧。馬某很年輕就死了,王氏的父母讓女兒改嫁,王氏發誓不從。婆母可憐她年輕,也勸她,她仍然不听。她的母親說︰“你的志氣確實很好,但是年歲太小,又沒有生兒子。常常看到有人在開始時勉強守節,而卻給後來留下恥辱。所以不如早日改嫁,還屬于人的常情。”王氏端肅臉色發誓說,寧可死也不改嫁,她母親才任從了她。

    王氏請塑工造了一座丈夫的像,每次吃飯時,和生前一樣給他敬酒擺飯。一天晚上,王氏將要睡時,忽然看到那個土偶伸伸胳臂走下了土台。王氏心中驚駭,惶恐地看著他。那土偶隨後很快地往大了長,不一會就和人一樣高,真是她的丈夫。王氏懼怕,喊叫她的母親。那鬼阻止她說︰“不要這樣,我感激你對我的情意,在地下也是心中酸楚。一家有忠誠守節的人,幾代祖先都感到光榮。我父親生前做過有損德行的事,應該沒有後代,以致使我年輕輕的就死了。陰間地府考慮你苦苦守節,所以讓我回來。”王氏听了感動得直哭,于是夫婦和美得像從前一樣。雞一叫,那鬼便下床離開。這樣過了一個多月,王氏覺得肚子里有輕微震動。鬼哭泣著說︰“限期已經到了,從此永別了。”說完就不見了。王氏開始不向人說這事,後來肚子越來越大,不能再隱瞞了,就私下對她母親說了。她母親懷疑這事涉及虛妻,然而暗中察看女兒,確實沒有什麼別的事,心中也是大惑不解。過了十個月,王氏果然生下一個男孩。家里對人說起這事,听說的人沒有不偷著笑的。王氏也沒有辦法為自己解釋。有一個里長,原先和馬某有嫌隙,就把這事向縣里告發了。縣令命人拘捕詢問馬家鄰居,都沒有說出什麼。縣令說︰“听說鬼生的兒子,沒有影子,有影子的是假的。”抱那孩子在太陽底下照,影子淡淡的,好像輕煙一樣。又從那孩子手指上刺下一些血,滴在土偶身上,血很快就滲了進去,沒有一點痕跡。又用找來別的土偶涂,一擦便擦掉了。因此這個縣官相信了王氏的話。長到幾歲之後,那孩子的嘴,鼻子以及說話動作,沒有不像馬某的,大家的懷疑才解除了。


如果你對聊齋志異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聊齋志異》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