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某寺,鸛鳥巢于鷗尾。殿承塵上,藏大蛇如盆,每至鸛雛團翼時,輒出吞食淨盡。鸛悲鳴數日乃去。如是三年,人料其必不復至,而次歲巢如故。約雛長成,即徑去,三日始還。入巢啞啞,哺子如初。蛇又蜿蜒而上,甫近巢,兩鸛驚,飛鳴哀急,直上青冥。俄聞風聲蓬蓬,一瞬間,天地似晦。眾駭異,共視一大鳥翼蔽天日,從空疾下,驟如風雨,以爪擊蛇,蛇首立墮,連摧殿角數尺許,振翼而去。鸛從其後,若將送之。巢既傾,兩雛俱墮,一生一死。僧取生者置鐘樓上。少頃,鸛返,仍就哺之,翼成而去。
異史氏曰︰“次年復至,蓋不料其禍之復也。三年而巢不移,則報仇之計已決。三日不返,其去作秦庭之哭,可知矣。大鳥必羽族之劍仙也,飄然而來,一擊而去,妙手空空兒何以加此!”濟南有營卒,見鸛鳥過,射之,應弦而落。喙中餃魚,將哺子也。或勸拔矢放之,卒不听。少頃,帶矢飛去。後往來郭間,兩年余,貫矢如故。一日,卒坐轅門下,鸛過,矢墜地。卒拾視曰︰“矢固無恙耶?”耳適癢,因以矢搔耳。忽大風摧門,門驟合,觸矢貫腦而死。
【譯文】
天津的某一座廟里,一種像鶴的鸛鳥把巢築在屋脊一端的鴟尾之上。廟里大殿的天花板上,藏有一條像盆那樣粗的蛇,往往在鸛鳥的幼雛羽毛剛剛長成的時候,就出來把它們吞食得干干淨淨。這時鸛鳥就悲傷也號叫那麼好幾天才離去。像這樣過了三個年頭,人們預料鸛鳥不會再來這里築巢了,可是第二年還是像過去那樣在這築巢。大約在幼雛長成的時候,鸛鳥就徑直飛走了,過了三天才回來。進到鳥巢里啞啞地叫著,和過去一樣地哺育著幼雛。這時蛇又曲折伸展往上爬來,剛剛接近鳥巢,兩只鸛鳥受驚而起,飛著嗚叫的聲音悲哀而急迫,直接沖上青天。不一會兒听到蓬蓬的風聲,轉眼之間,天上地下像是都灰暗下來。大家都很驚慌奇怪,都看到有一只大鳥用它的翅膀把蒼天和太陽都遮蔽起來,再從空中飛快地下來,緊急如同暴風驟雨,大鳥用它的爪攻擊蛇,蛇的腦袋立即掉了下來,連帶著摧毀了大殿屋角有好幾尺的地方,之後就鼓動翅膀飛走了。鸛鳥跟在他的後面,像是要去送別它似的。鳥巢已經被傾覆,兩個幼雛都掉到地上,一個活了下來,一個死了。廟里的和尚把那個活著的幼雛放到鐘樓的上面。過了一會兒,鸛鳥飛了回來,仍舊到幼雛棲息的地方哺育它,等到幼雛的翅膀完全長成才離開。
異史氏說︰“第二年再來,大概是沒有預料到災禍會再來的。三年之間這個鳥巢還不移動,那是報仇的計謀已經決定下來。過了三天如果不回來,那麼它要像申包胥那樣去哭秦庭,是可以斷言的。看起來,那只大鳥一定是鳥類里扶弱鋤強的劍俠之客了,像暴風似的來到,猛然一擊就離去,唐傳奇中的劍客妙手空空兒的武藝怎麼能夠超過它呢!”
濟南有個軍卒,看到一個鸛鳥飛過來,就用箭去射它,箭的弦聲一響,那只鸛鳥就落在地上。鸛鳥的嘴里叼著一條魚,將要用來哺育幼雛吃。有人勸說軍卒把鸛鳥身上的箭拔下來放了它,軍卒就是不听。再過了一會,鸛鳥帶著箭飛走了。以後在城郭之間往來飛行,過了兩年多了,那支箭仍象過去那樣貫穿在它身上。有那麼一天,軍卒坐在轅門之下,鸛鳥飛了過來,那支箭掉在了地上。軍卒撿起這支箭看看說道︰“箭啊!箭啊,你一向沒有什麼災害吧?”正踫巧耳朵癢起來,于是用箭搔了搔。忽然刮來大風把門吹開,門突然一關上,軍卒一踫到箭就貫穿了腦袋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