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有賈某,貿易蕪湖,獲重資。賃舟將歸,見堤上有屠人縛犬,倍價贖之,養豢舟上。舟上固積寇也,窺客裝,蕩舟入莽,操刀欲殺。賈哀賜以全尸,盜乃以氈裹置江中。犬見之,哀嗥投水,口餃裹具,與共浮沉。流蕩不知幾里,達淺擱乃止。
犬泅出,至有人處,狺狺哀吠。或以為異,從之而往,見氈束水中,引出斷其繩。客固未死,始言其情。復哀舟人,載還蕪湖,將以伺盜船之歸。登舟失犬,心甚悼焉。抵關三四日,估揖如林,而盜船不見。
適有同鄉估客將攜俱歸,忽犬自來,望客大啤,喚之卻走。客下舟趁之。犬奔上一舟,嚙人脛股,撻之不解。客近呵之,則所嚙即前盜也。衣服與舟皆易,故不得而認之矣。縛而搜之,則裹金猶在。嗚呼!一犬也,而報恩如是。世無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譯文】
周村有一位姓賈的,到蕪湖縣做買賣,賺了大錢。租了船準備回家,看見堤岸上有屠夫把狗捆上準備屠殺,他就加倍給錢把狗買下,並養在船上。這只船原來是賊船,船夫是個慣匪,他看賈某行李豐富,就把船劃到蘆葦蕩中,拿起刀要殺賈某。賈某哀求賊盜贈個全尸,賊盜就用氈子裹著他把他投入江中。那狗看見主人落入江內,一邊哀嗥一邊也跳入水中,用嘴叼著氈包,與它一起沉浮。飄浮也不知道多少里,就到了一個淺灘才停住。
狗泅泳出水,到有人的地方,狺狺哀叫。有人認為這狗很怪;就跟隨它前往,看見一個氈卷在淺水處,把氈卷拉出來剪斷了繩子。賈客商還沒有死,詳細地說了被害的情況。又哀求另一個船夫,載他回到了蕪湖,準備等待查看賊船返回。但在他上船時卻突然丟失了那條狗,心里很是傷心,到了蕪湖三四日,商船往來如林,卻一直沒有看見那條賊船。
剛好這時有位同鄉做完買賣將要攜帶行李兩人一塊回家時,他忽然看見那條狗自己跑了回來,望見賈某大叫,賈某叫它它轉頭就走。賈某跟著它下到另一只船上。那狗奔上這船後,就咬一個人的腿腳,那人打它它也不撒嘴。賈某走到跟前呵斥那條狗,一看被咬的那個人正是原來圖財害命的強盜。那強盜的衣服船只都換了,所以賈某沒有認出來。賈某立即捆上強盜並搜他的船只,他自己的衣物銀兩都還在。啊!一只狗竟能如此報恩。而世上沒良心的人,豈不是愧對這只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