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桓侯

類別︰集部 作者︰蒲松齡 書名︰聊齋志異

    荊州彭好士,友家飲歸。下馬溲便,馬草路傍。有細草一叢,蒙茸可愛,初放黃花,艷光奪目,馬食已過半矣。彭拔其余睫,嗅之有異香,因納諸懷。超乘復行,馬騖駛絕馳,頗覺快意,竟不計算歸途,縱馬所之。忽見夕陽在山,始將旋轡。但望亂山叢沓,並不知其何所。一青衣人來,見馬方噴嘶,代為捉餃,曰︰“天已近暮,吾家主人便請宿止。”彭問︰“此屬何地?”曰︰“閩中也。”彭大駭,蓋半日已千余里矣,因問︰“主人為誰?”曰︰“到彼自知。”又問︰“何在?”曰︰“咫尺耳。”遂代控疾行,人馬若飛。過一山頭,見半山中屋宇重疊,雜以屏慢,遙睹衣冠一簇,若有所伺。彭至下馬,相向拱敬。俄,主人出,氣象剛猛,巾服都異人世。拱手向客,曰︰“今日客,莫遠于彭君。”因揖彭,請先行。彭謙謝,不肯遽先。主人捉臂行之。彭覺捉處如被械桔,痛欲折,不敢復爭,遂行。下此者,猶相推讓,主人或推之,或挽之,客皆呻吟傾跌,似不能堪,一依主命而行。登堂,則陳設炫麗,兩客一筵。彭暗問接坐者︰“主人何人?”答雲︰“此張桓侯也。”彭愕然,不敢復咳。合座寂然。酒既行,桓侯曰︰“歲歲叨擾親賓,聊設薄酌,盡此區區之意。值遠客辱臨,亦屬幸遇。僕竊妄有千求,如少存愛戀,即亦不強。”彭起問︰“何物?”曰︰“尊乘已有仙骨,非塵世所能驅策。欲市馬相易,如何?”彭曰︰“敬以奉獻,不敢易也。”桓侯曰︰“當報以良馬,且將賜以萬金。”彭離席伏謝。桓侯命人曳起之。俄頃,酒饌紛綸。日落,命燭。眾起辭,彭亦告別。桓侯曰︰“君遠來焉歸?”彭顧同席者曰︰“已求此公作居停主人矣。”桓侯乃遍以巨觴酌客,謂彭曰︰“所懷香草,鮮者可以成仙,枯者可以點金。草七睫,得金一萬。”即命僮出方授彭。彭又拜謝。桓侯曰︰“明日造市,請于馬群中任意擇其良者,不必與之論價,吾自給之。”又告眾曰︰“遠客歸家,可少助以資斧。”眾唯唯。觴盡,謝別而出。途中始詰姓字,同座者為劉子暈。同行二三里,越嶺即睹村舍。眾客陪彭並至劉所,始述其異。

    先是,村中歲歲賽社于桓侯之廟,斬牲優戲,以為成規,劉其首善者也。三日前,賽社方畢。是午,各家皆有一人邀請過山。問之,言殊恍惚,但敦促甚急。過山見亭舍,相共駭疑。將至門,使者始實告之,眾亦不敢卻退。使者曰︰“姑集此,邀一遠客行至矣。”蓋即彭也。眾述之驚怪。其中被把握者,皆患臂痛;解衣燭之,膚肉青黑。彭自視亦然。眾散,劉即模被供寢。既明,村中爭延客,又伴彭入市相馬。十余日,相數十匹,苦無佳者,彭亦拚苟就之。又入市,見一馬骨相似佳;騎試之,神駿無比。徑騎入村,以待蠰者;再往尋之,其人已去。遂別村人欲歸。村人各饋金資,遂歸。馬一日行五百里。抵家,述所自來,人不之信。囊中出蜀物,始共怪之。香草久枯,恰得七睫,遵方點化,家以暴富。遂敬詣故處,獨祀桓侯之祠,優戲三日而返。

    異史氏曰︰“觀桓侯燕賓,而後信武夷慢亭非誕也。然主人肅客,遂使蒙愛者幾欲折肱,則當年之勇力可想。”吳木欣言︰“有李生者,唇不掩其門齒,露于外盈指。一日,于某所宴集,二客遜上下,其爭甚苦。一力挽使前,一力卻向後。力猛肘脫,李適立其後,肘過觸喙,雙齒並墮,血下如涌。眾愕然,其爭乃息。”此與桓侯之握臂折肱,同一笑也。

    【譯文】

    荊州府的彭好士,從朋友家喝酒回來。走到半路下馬便溺,馬在路旁吃草。有一叢小草,青翠茂密,十分可愛,剛剛開出小黃花,鮮艷奪目,已經被馬吃去了一半。彭好士拔下剩余的幾根,聞上去有股奇異的香氣,就把它揣在懷里。躍身上馬繼續前行。馬飛快地馳騁,感到非常痛快,竟不考慮回家的路程,放松韁繩,任憑馬一直奔馳。跑著跑著,忽然發現太陽快要落山了,才想起勒馬掉頭。只見亂山重重疊疊,不知到了什麼地方。這時,一位身穿青色衣服的人來到面前,見馬正噴氣嘶叫,就替他抓住馬嚼子,並說︰“天已經快黑了,我家主人請你留下憩宿。”彭好士問︰“這是什麼地方?”那人回答說︰“閬中縣。”彭好士大吃一驚,原來只用半天的功夫就走了一千多里地,又問“你家主人是誰?”回答說︰“到了那兒自然就知道了。”又問︰“在哪兒?”回答說︰“近在眼前。”說著就替他拉著韁繩奔跑,人和馬像飛起來一樣。過了一座山頭,只見半山腰上房屋層層疊疊,中間還掛著各式帷幕。遠遠地看見一群人,好像在等候誰。彭好士走到跟前從馬背上下來,互相拱手致敬。一會兒,主人出來了,氣派剛強威武,衣服帽子都和世上的人不同。主人對客人拱手施禮說︰“今天來的客人,沒有比彭君遠的。”說著就向彭好士作揖,請他先走。彭好士謙讓、推辭,不肯倉促先行。主人拉著他的胳臂走。彭好士覺得被抓的地方跟受酷刑一樣,疼得好像要折斷,不敢再爭,就走在前面了。後面的人還互相謙讓,主人對這個推一下,對那個拉一把,客人都呻吟著跌跌撞撞,似乎難以忍受,只好順從主人的意思行走。來到殿堂,只見堂內陳設炫麗多彩,每兩個客人坐一桌席。彭好士偷偷問挨著坐的客人︰“主人是什麼人?”那人回答說︰“他是桓侯張飛。”彭好士十分驚訝,連咳嗽聲都不敢再出。所有在座的人都靜悄悄的。酒宴開始了,桓侯對大家說︰“年年麻煩大家,今天略備一點薄酒,表表我的心意。趕上遠方的客人屈駕光臨,也是幸遇。我還有個大膽的請求,如果你有點舍不得,也就不勉強了。”彭好士起身問︰“你需要什麼東西?”回答說︰“你騎的馬已經有了仙骨,不是人間所能駕馭的。我想買匹馬和你交換,怎麼樣?”彭好士說︰“我願意把馬敬獻給您,不敢說交換。”桓侯說︰“我會用好馬回報你,還要送給你萬金。”彭好士離開座位跪下扣謝。桓侯讓人把他攙起來。一會兒,豐盛的酒;菜,一道一道地端上采,太陽落山了,命人點起蠟燭。人們都起身辭別,彭好士也隨著告別。桓侯說︰“你遠道來怎麼回去?”彭好士看著同桌那個人說︰“我已經求這位給我安排住宿了。”桓侯就用大杯向所有的客人敬酒,還對彭好士說︰“你所揣著的香草,鮮的吃了能成仙,干的可以點化成金。七根草能得金一萬。”說著就吩咐僕人拿出點金的秘方交給彭好士。彭好士再一次拜謝。桓侯又說︰“明天到集市去,請你在馬群中任意挑選一匹好馬,不必和賣主討價還價,我自然會向他付款的。”又告訴眾人說︰“遠道來的客人回家,大家可以幫他一點路費。”眾人連聲答應。酒喝干以後,客人們道謝告別出來。路上互相間才問起姓名,彭好士得知同桌的人叫劉子。結伴同行了二三里,翻過山頭就看見了村莊。眾客人陪伴彭好士一起到了劉子的住所,這時大家才議論起今天遇見的怪事。

    多年來,村里年年在桓侯廟舉行祭祀活動,又宰牲口又唱戲,成為常規,劉子是這個活動的發起者組織者。三天前,祭祀活動剛剛結束。這天中午,山那邊來人邀請村民,每家都有一個人被請過山。問來的人過去干什麼,那人回答得恍恍惚惚,只是催促得很急。大家跟著他翻過山,看見亭台房舍,都很驚奇。快到殿堂門口時,那個人才如實告訴大家,大家听了也不敢退回去。那人說︰“請大家先在這兒等一等,一位被邀請的遠方客人快來到了。”原來他說的遠方客人就是彭好士。大家談起這些,都很吃驚。其中被桓侯拉過的,都感到胳臂疼;解開衣服在燈光下一照,皮肉泛著青黑色。彭好士看看自己的胳臂也是這樣。眾人散去,劉子就鋪開被褥讓彭好士睡覺。天亮以後,村里人爭先恐後地邀請彭好士到家里作客,還陪他到集市上去挑選馬匹。十幾天當中,看了幾十匹,苦于沒有一匹好的,彭好士也就想降格以求。後來又一次到集上去,看見一匹馬看上去骨架很好;騎上去一試,雄壯無比。彭好士騎著它一直進了村子,等待賣馬的人收錢,沒有等到;再去集市上找,那個人已經走了。于是向村民告別要返回家鄉。村民們都送給他一些路費,他就踏上于歸途。騎著那匹馬一天跑了五百里地。到家後,彭好士講了自己的經歷,人們都不相信。他從口袋里取出四川的東西,大家才覺得奇怪。香草早已干枯,恰好得到七根,按桓侯給的妙方點化成金,家里因此突然發了大財。于是他又恭敬地到了原來的地方,獨自在桓侯廟祭祀,雇人演了三天戲才回家;

    異史氏說︰“看一看張飛宴請賓客,然後相信‘武夷幔亭’不是荒誕的。然而主人恭敬地引進客人,就使蒙受尊敬的客人差點兒斷了胳臂,那麼他當年的勇猛有力可想而知。”

    吳木欣說︰“有位姓李的書生,嘴唇遮不住門牙,露在嘴的外面足有一指。有一天,他在某家參加宴會,兩位客人謙讓上下座,爭得很厲害。一個人拉著讓向前,另一個則向後退。由于用力過猛胳臂肘脫臼。姓李的恰好站在他們的後面,胳臂肘撞過來踫了他的嘴,一對門牙踫掉了,血流如泉涌。大家都驚呆了,爭執也就停止。”這件事同張飛拉客人的胳臂讓人疼得像斷了骨頭,同樣是一樁笑話。


如果你對聊齋志異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聊齋志異》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