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一 △  薩婆多部十誦律

類別︰集部 作者︰(清)嚴可均 書名︰全梁文

    薩婆多部者,梁言一切有也。所說諸法,一切有相,學內外典,好破異道。所集經書,說無有我,所受難能答,以此為號。昔大迦葉具持法藏,次傳阿難,至于第五師優波掘,本有八十誦。優波掘以後世鈍根,不能具受,故刪為十誦,以誦為名,謂法應誦持也。自茲已下,師資相傳,五十餘人。至秦弘奴之中,有賓沙門弗若多羅,誦此十誦梵本,來游關右,羅什法師于長安逍遙園三千僧中,共譯出之,始得二分餘。未及竟而多羅亡。俄而有外國沙門曇摩流支,續至長安。于是廬山遠法師慨律藏未備,思在窮竟,聞其至止,乃與流支書曰︰「佛教之興,先行上國,自分流已來,近四百年,至于沙門德式,所闕猶多。頃西域道士弗若多羅者,是賓持律,其人諷十誦梵本。有鳩摩耆婆者,通才博見,為之傳譯,十誦之中,始備其二,多羅早喪,中途而廢。不得究竟大業,慨恨良深。傳聞仁者齎此經自隨,甚欣所遇,冥運之來,豈人事而已邪?想弘道為物,感時而動,叩之有人,必情無所吝。若能為律學之眾,留此經本,開示梵行,洗其耳目,使始涉之流,不失無上之津,參懷勝業者,日月彌朗。此則惠深德厚,人神同感矣。幸望垂懷,不孤往心,一二悉諸道人所具,不復多白。曇摩流支得書,方于關中,共什出所餘律。遂具一部,凡五十八卷。後有賓律師卑摩羅叉,來游長安,羅什先在西域,從其受律,羅叉後自秦適晉,住壽春石澗寺,重校十誦律本,名品遂正,分為六十一卷,至今相傳焉。(同上)


如果你對全梁文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全梁文》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