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之種類甚繁,小者以白蝦,大者以 寧蝦為美。 寧蝦產咸水中,大者長五六寸,出水則死。漁人以絲粘網。其深四尺有五寸,長六尺者,仄立海中。絲柔而輕, 寧蝦至,則須尾穿胃,弗能脫也。兩兩干之為對蝦,以充上饌。鮮者肉肥白而甘。其次曰黃蝦、白蝦、沙蝦。最小者銀蝦,狀如繡針,以 布為網,網大丈有二尺,以二罾<同戈>系之,口向上流,取蝦卵及禾蟲,亦復如是。銀蝦稍大者出新安銅鼓角海,名銅鼓蝦。以鹽藏之,味亦美。其蝦醬則以香山所造者為美,曰香山蝦。其出新寧大襟海上下二川者,亦香而細,頭尾與須皆紅,白身,黑眼。初 奄時,每百斤用鹽三斤,封定缸口。俟蝦身潰爛,乃加鹽至四十斤,于是味大佳,可以久食。一種名蝦春。粵方言,凡禽魚卵皆曰春。魚卵亦曰魚春子。唐時,吳郡貢魚春子,即魚子也。然蝦春非蝦之卵也。江中有水嵫,大僅如豆。其卵散布,取之不窮。產新會者卵稍粗,滋味益好,燒之通紅。紅故鮮明多脂而可口。次則番禺深井江勒海所產,村落間家有數甕,終歲 奄食之,或以入糟,名泥蝦。又,丹蝦產惠州西湖,其色青,煮熟丹紅,絕鮮美。諺雲︰“湖上漁家,白飯丹蝦。”白飯者,水晶魚也。長不盈寸,大不過分,其色 差潔,無乙有丙。八九月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