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三

類別︰子部 作者︰宋•李心傳 書名︰舊聞證誤

    哲宗登極,尊皇太後為太皇太後,皇後為皇太後,惟朱妃稱號未定。太皇太後曰︰「母以子貴,朝廷宜詳議,當優隆之。」時蔡確、章 性誄  榫貌瘓觥Z期惱呶揭嗟蔽 侍 螅皇卣 蛟弧鋼購銑隻叔 浮埂T唬骸缸怨盼薏ぐ 侍 籩 瘢 弊鷂 侍 !狗舶 褚牽  闌屎螅撼誦辛W櫻環蒙∩鵲冉院歟話倭懦瞥繼 福揮衷鱸賂諢屎籩 稀U蘢諳參俊;侍 輝唬骸阜翹 侍 螅  臥檔麼聳  !【 闕書名】 按此一段尤差誤。德妃朱氏為皇太妃,當諸公議神宗遺制時,已增入矣。此雲「議久不決」者,妄也。元豐八年六月甲戌,詔皇太妃出入許乘擔子。七月甲辰,禮部尚書韓忠彥等言,皇太妃在三年服內,衣褥從物並淺淡,生日節序物色,依皇後例;慶賀用箋,百官不稱臣。己巳,禮部又言,皇太妃生日節序物色,其冠服之屬減皇後五分之一。此雲「服用紅,百寮稱臣,月給在皇後之上」,皆誤也。元佑三年秋,詔增議太妃典禮。禮官請擔子飾以龍鳳,傘用紅,冠服如皇後。紹聖元年,宣仁聖烈皇後既葬,上中批付禮官,于是坐六輿,立宮殿名,傘紅黃兼用,月費內中批出,他儀制如皇後。蓋前後十年而始定其典禮。此所記誤矣。

    元佑初,兩省以上官多內降差人,韓玉汝患之,簾前論列。宣仁雲︰「相公門知有呂夷簡否?劉太後時多有內降,呂夷簡亦如此奏。」陳章獻雲︰「相公知否,一小孩兒與一婦人不與人些恩澤,怎生把握天下?夷簡拜謝,非臣所及。」韓曰︰「維持天下正須公議,不在私恩。」 【 闕書名】 按宣仁垂簾,內降差除兩省以上官,蓋範忠宣、範正獻、甦文定、朱公鎦 饕病U倫雍   疲骸傅梅親笥宜觥!購笤疲骸附源蟪妓觶 親笥搖!褂袢晡 啵 乓猿謁狡渥又叮  ㄚ傷潰 四艘贓 彌蟻臀 孿子肴碩髟籩 齲 湮苃枰稚躋印br />
    章  癱迤鶩 墓縈 踔俊 紅饌 彼烙諏 媳崴 艘嘁芍 S終壬蹦誄汲卵埽  逯磷鞣閑屎筅 J斃史闖 胝蘢謨諏櫚鐶潦┬小G帳И笪胖  趴抻諦柿榍埃 蘢諛艘選【 出邵子文辨誣】 按,宣仁後以元佑八年九月崩,後四年,同文獄起。其十一月,梁況之卒。十二月,劉莘老薨。又明年三月,乃殺陳衍,此時宣仁除服久矣。子文所記不誣,但年月差誤。

    章 醣嶷卦 映煎跡 ∫園滋有惺隆l獍矗 釙宄加 鄄灰眩 蘢諞  囁幀J敝W筘┬閡猿ぐ 豕馘跡 胖氯搜裕#61527;甚危,欲結  園布疲  唬骸肝蹌  蹙9 啵 S冒滋有惺隆! 笙玻 Σ滸鴿梗 騁園字釕希 彀病H恢>拱照 氨悔亍【 闕書名 當出邵子文辨誣】 按章﹦ 幔  又罾舷扔昧腫又形 惺檣崛耍 盥賬嘍 綽賈性卦 又罟 卮噬醣福 潛賾新薊疲 怯冒滋用饕印7 蚣掖 疲骸干蓯Я哪贐惚鮒蕁T  暌隻 蕁!顧皇苤故前自櫻 勺游鬧復碩啤H簧蓯Е曄 輪9  瘸鮒 輪藎皇 輝擄埠袂漵殖鮒 幽希凰哪暾呂畎鈧庇殖鮒 本  庇冒自印J貝巳私圓輝謖  慫悼治蟆br />
    元佑名卿朱紱者,君子人也。嘗登禁從。紹聖初,不幸坐黨錮。崇寧間亦有朱紱者,甦州人。初登第,欲希進用,上疏自陳︰與奸人同姓名,恐天下後世以為疑,遂易名曰諤,字聖予。蔡元長果大喜,不次峻擢位,至右丞。未及正謝,卒。 【 出王明清揮麈前錄 脫心傳按語】

    韓相縝有心術,章 分 7蒼 又湊庸  匾允輪兄  桓壹扮恰V羚撬潰 絞掛蹲媲 圓揮胊佷選【 闕書名 當出邵子文辨誣】 按,哲宗實錄,韓玉汝附傳,縝守潁昌,再上章引年,未許。給事中葉祖洽論縝垂簾之初,首登相位,交結張茂,則梁簡 【 當出梁惟簡】 諂事司馬光,持祿養交,以太子太保,仍舊職致仕,薨,上為輟朝,成服,贈司空,但不定謚而已。史所書如此。子文所記 風羌安揮胊俳圓釵蟆? 袢昴嗽 嶂湊 淶萸ㄓ詿沽敝   磧胝隆 灘 穡 窨剎拗  喲蟪家 br />
    紹聖初,治元佑黨人,凡嘗為宰執者無不坐貶,惟甦子容一人得免。辨雲,元佑宰相韓縝,執政李清臣、許將,紹聖以前皆無他,李、許仍再執政。此雲「獨子容得免」,非也。 【 出汪端明辨石林燕語】 按,韓玉汝元豐執政,垂簾初,但與蔡持正遞遷至相位,既而為元佑諸公所擊去位,非子容比也。李邦直首建「紹述之議」,許沖元依違兩可,歷符、佑、崇、靖之間,皆為執政。若之元佑宰執之間,誤矣。

    邢恕既為  迤鷯懷桑 可系睿 剖輩幌攏 芍  觥F湓 映踮廝嬤菔保 閑屎笞員媸椋 菩使Φ攏 小缸諉澩蠹疲  罩 骯桃嚴榷 怪 錚 烊胊 擁常 鷸 材暇 嗽  曄 率亂病【 闕書名】 按恕為右史時,嘗上宣仁後書言五事,有「儲貳之建,旬浹已前固已先定」之語,然實不曾降出。章 鏊 睪憾 彼鮮瑁 蟺殖潑澇 映跽 已約河 韭砉 硎萇褡謚   次藪聳鎩br />
    紹聖三年十月戊辰,知瀛州路昌衡言︰「伏惟朝旨,姚不與磨勘。謹按,罪大罰輕,未厭輿論。」詔落寶文閣待制,管勾洞霄宮。注,昌衡知瀛州,何故言姚?當考,恐字有脫誤。 【 出李燾長編】 按此時每月以賞功罰罪事鏤板下諸州,故昌衡奏狀有伏惟之語。蓋時方排擊黨人,是以出位論奏無害。亦元佑中處厚箋蔡確車蓋亭詩之比耳。

    按紹聖間,鄭公肅不帶職,周次元止帶待制,非自西美始。紹興後,蕭德起、符正明亦以次對為制帥,不但曹、王二人也。西美初復次對,知成都府,後四年,乃升雜學士,充置使。此所記誤。 【 此條證揮麈余話之誤,脫正文。(按,揮麈錄余話卷二雲︰「祖宗以來,帥蜀悉雜學士,以上方為之。

    李西美坐蔡元長黨,久擯不用。紹興中,乃以女適秦會之夫人之弟王歷,因而內相昵結,起帥瀘南,已而復次對,制閫成都。自是,蜀帥職始殺矣。其後曹筠、王剛中是也。」心傳蓋證此條之誤,今錄以備參。)】

    崇寧五年冬末,朱始進黃楊木三本。 【 闕書名】 按,二年,朱沖以獻花石得三班奉職,不應以五年為始。

    李孝廣崇寧間為成都漕,以點檢州士人費義、韋直方私試試卷詞理謗訕,龐汝翼課冊,系元佑學術 【 議】  【 譏】  【 (據函海本、榕園叢書本改)】 詆元豐政事上聞,三人並竄廣南。孝廣遷官後,紹興庚戌,孝廣之子屬疾于婺州,謂有妖孽,招路時中治之。時中始不肯,托親舊叩問其詳。時中雲︰「有一費義者,獨不肯去,吾亦莫知其故。」雲︰「若爾,某疾不起矣。」因道向來費義等事實,以告其父。後義輩皆客死于路。 【 闕書名 出王明清揮麈後錄】 按,此崇寧初事也。後二人以大禮赦得歸,直方更名革,中進士第,終安居令。義更名允濟,中進士甲科,終漢州推官。馮當可先生志其墓甚詳。此雲「客死于道」,蓋誤。又,紹興無庚戌,庚戌乃建炎四年。而志雲,張丞相宣撫陝州,費佐幕府,意峭直難合,出為漢州推官。據史,魏公以建炎三年己酉十一月至漢中,則費君入幕、出幕,又死于漢州,決非一歲間事。計李病時,費尚未死也,意者路時中億度妄雲之詞,不足信。

    安堯臣上書諫復燕雲,安 紗俗犯湊畬蠓頡【 安    肌按, 哉腿臧嗽倫犯湊畬蠓潁 雲浞蛉甦攀獻運咭病V睪馱 曄 輝錄何從剩骸 湮錘淳曬  商賾胝畬蠓頡!掛瘧磯髟螅 諞 汲形窶傘8 竟儻 飴淮蠓潁 亟=褡犯次淳。 賾盟垂僂貧鰲4嗽埔蛞 紀潦楦垂  笠印br />
    政和初,上欲建延福宮,一日,魯公命召諸巨來,且有事約束。時童貫、楊戩、賈祥、藍從熙、何欣皆奏稟,以此上默已曉,因戲之曰︰「汝等必作過,今為師臣,定行遣汝等矣。」諸莫測,咸變色。而詣省,魯公則戒之曰︰「恐至尊暑熱,汝等各辦事,建一二納涼之所,朝廷當一切應副汝也。」于是改作延福五位。 【 闕書名】 按,此政和三年事也。蔡京素與宦者交結,必相表里。此雲「師臣行遣」,又雲「諸變色」,皆妄也。況童貫已為太尉,恩數視二府矣,可召至都堂爾汝之邪?延福五位,何欣、藍從熙第一,李谷第二。此無谷名,亦誤也。

    李端叔為密院編修官,曾文肅薦于上,將以為右史。命未下,而為錢論罷,暫泊潁昌,為範忠宣草遺表。上讀之稱賞,將召用之,而蔡元長入相,時事大變,端叔坐除名,編管太平州。 【 闕書名 出王明清揮麈後錄】 按,範公薨于建中靖國元年正月,而蔡元長明年春始召還北門。若上將擢端叔用之,不應在朝年無除目也。端叔政和三年九月除名。

    王仲 【 嶷】  【 】  【 (據上文、函海本、揮麈余話卷二改)】 守會稽,頗著績效,如干湖為田、導水入海是也。 【 出王明清揮麈余話】 按史,明越州鑒湖、夏蓋、白馬、竹溪、廣德等十三湖,自唐長慶中創立,湖水高于田,田又高于江海,旱澇則遞相輸放,其利甚溥。自宣、政間樓守明,王仲守越,皆內交權臣,專事應奉,于是悉廢二郡陂湖以為田,其租悉屬御前。重和元年二月甲子,詔鑒湖田租以備繕修原廟之需,不許他司奏請。他皆類此。由是民失水利,而官失省稅,不可勝計。紹興元年,李莊簡為吏部侍郎,奏請復之。上虞令趙不搖奉詔考究,自宣和元年至今,湖田凡得米三萬三千余斛,入御前而納放,省稅米十四萬六千余斛,得不償失,遂復廢。余姚、上虞二縣湖田其本末如此。仲言所雲亦誣矣。

    宣和元年九月乙卯,範致虛以母憂罷。 【 闕書名 出王 際侶浴按謙叔去位在八月癸卯。

    宣和庚子,蔡元長當軸,外祖曾空青守山陽,時方臘據二浙甚熾。初,元長怨陳瑩中,以陳嘗上書詆文肅,編置郡中,欲外祖甘心焉。適瑩中告病,外祖即令醫者朝夕診視,具疾之進退與夫所供藥餌申官。已而不起,亦令作佛事,僧下至凶肆之人,悉入狀用印系案,僚吏以為何至是?外祖曰︰「數日之後當知之。」已而朝廷遣淮南轉運使陸長民體究雲,盜賊方作,未審陳之死虛實。外祖即以案牒繳奏以聞,人始服其先見。 【 出王明清揮麈後錄】 此尤謬誤。按,國史,宣和二年,方臘反時,陳忠肅在南康,有飛語雲︰「其子婿為賊所得,欲以為相。」詔移楚州居住,命守臣察之。六年春,忠肅卒于楚,臘平久矣。

    宣和三年辛丑,盜起東南,上慨然有一新政事之意。廷策有二士,對甚切直,初考官陸德先等謂非宜言,乞唱名日行遣。有旨送覆考,考置第三等。李丞相士美時以翰長充詳定官,見二卷,大奇之,手疏論其忠鯁,仍定上上等,得旨甲乙科。已而呼臚,乃劉寧止、範宗尹也。 【 闕書名 當出趙子崧朝野遺事】 心傳嘗疑此事,後見楊文靖公作周中丞武仲墓志雲,為殿試考官,進士對策,有極言切直者,同列欲指為謗訕取旨。公雲︰「今盜起東南,正國家開言路之時,豈可吾儕先加以此名?」遂改為涉異奏之。已而降旨,皆取于前列。伯山宣、政間本李士美客,由此觀之,伯山所書,恐曲為士美地,未可盡信也。

    宣和七年七月庚午,禁士民名字有犯天、王、君、聖及主字者。 【 闕書名】 按,此五字皆宣和以前所禁,至此始罷之,今乃以為禁,非也。重和元年九月禁天字,二月禁君字,五月禁聖字,政和三年六月,禁王字,政和八年七月禁主字。

    王正道,三槐之裔。祖端,父毅,俱以材顯。靖康末,李士美罷相就第,正道直造拜于堂下,願隨至禁中,有欲白于上。會有旨,令前宰執赴殿廷議事,士美因攜之而入。請募死士,奉兩宮,決圍南幸。欽宗忠之,以片紙批曰︰「事成日,可除尚書兵部侍郎。」 【 出王明清揮麈後錄】 按,王正道乃文正弟旭之四世孫。旭官至兵部郎中,子端官至通議大夫,端子元官至朝散大夫,元子毅,崇寧中為朝散郎,上書勒停。如此所雲,皆不審方城將破時,未嘗召前宰執議事,且李士美亦不在城中也。敵人欲用正道為平灤漕,非留守也。

    甦叔黨靖康中得y真定,赴官次河北,道遇綠林,脅使相從。叔黨曰︰「若曹知世有甦內翰乎?吾即其子,肯隨爾輩草間求活耶?」通夕痛飲,翌日視之,卒矣。惜乎,世不知其此節也。 【 出王明清揮麈後錄 脫心傳按語】

    曹功顯自燕山逃歸,顯仁令奏高宗曰︰「上再使敵中,欲就鞍時,二後洎宮人送至廳前。有小婢招兒,見四金甲士衛上。」 【 出王明清揮麈後錄】 按欽宗實錄,上自康邸出使,而顯仁皇後以龍德宮婉容居禁中,召內知客韓公裔至權子門,屬以調護意。此雲「送至廳前」,當考。

    二聖皇族既詣敵營,中議亦取元佑皇後。淵聖意邦昌必不能久僭,欲留後以為興復基本。因遣人入城取物,紙尾批C語與府尹徐秉哲雲︰「趙氏注孟子,可相度分付。」會敵人以後廢久,無預時事,故不復取。 【 出朱勝非秀水閑居錄】 按實錄,敵取宗族,皆據管宮合內侍所供名字,後實以廢處外宮,不為敵所指名,未必欲取而復止也。況徐秉哲乃賣國之尤者,豈可以情諭之邪?

    秦會之嘗對方務德言︰「靖康末,與莫儔俱在敵寨,時搜索宗室有未盡者,儔陳計乞取玉牒,其中有名盡行根刷。會之在傍曰︰『尚書誤矣!譬如 【 吾曹】  【 (據揮麈錄後錄卷三補)】 人家宗族不少,有雖號同姓,而情好極疏者,平時富貴既不與共,一旦禍患乃與之均,恐無此理。』尼堪曰︰『中丞之言是。』」由此異待之。 【 出王明清揮麈後錄】 按實錄,二月癸酉,金人于宗正寺取玉牒簿,指名取南班宗室,自二王宮以下,近屬及官序高者先取。此時秦會之未出城也。會之所論,或是三月庚子再取宗室時。然儔獻計之日,會之實不在傍。此說不足據。

    熙寧法,宗子出仕者,見謝辭及獨餃奏事,並不著姓。建炎元年,某知鎮江府,上謝表,黃英州任中書侍郎,乃令進奏官退回,為不合不著姓,殆欲見沮而不考著令也。至今雖大宗正司宗室,亦稱皇叔、皇兄,具官,仍著姓。矯枉太過,誤矣。 【 闕書名 當出趙子崧朝野遺事】 按,建炎指揮見中興會要。時黃茂和在中書,取此旨也,然南班宗室初未嘗有著姓者,此所雲誤。

    國朝宗子,自葬山陵之外,又有南墳、西墳,問諸宗子,多南渡後始生,無知之者。建炎二年十月,知汴州張\奏劾其州官遁竄之罪。有趙叔潛者,結餃雲︰「保義郎添差管轄舒王已下墳園。」有承節郎王世者,其餃即雲︰「管轄魏王已下墳園。」此雲舒魏二王墳即南、西二墳也邪? 【 闕書名 出程大昌演繁露】 按,國朝宗子分三祖︰藝祖、太宗葬西京,故宗子連「惟」字、「允」字以上者,並西洛。魏悼王葬汝州,故宗子連「承」字以下者,並溫陽。所謂西墳,永安是也。所謂南墳,汝州是也。國書中自可考據。泰之嘗為從官矣,乃不知此,何邪?

    秦會之、範覺民同在廟堂,二公不相咸。敵騎初退,欲定江西二守臣之罪︰康倬知臨江軍,棄城而走;撫守王仲山以城降。仲山,會之婦翁也。覺民欲寬之,會之雲︰「不可,既已投拜,委質于賊,甚麼話不曾說!豈可貸耶?」蓋詆覺民嘗仕偽楚耳。 【 出王明清揮麈余話】 按敵入江西,建炎三年冬也。明年春,敵退,秦會之在達賚軍中。其年十月乃得歸。紹興元年,始除參知政事。此大誤矣。

    建炎四年十二月,尼堪籍諸路客戶,拘之入官。次年春,盡鎖之雲中,耳上刺「官」字以志之。河間府樂壽縣,初,縣客戶六十八人,而誤作六百八人以報。後尼堪不容訴,于是縣官驅窮民孤旅五百四十人以補碼,至則一例賣之,莫能辨也。 【 闕書名】 按建炎三年秋,已書升樂壽縣為壽州。此仍稱縣者,誤也。

    方務德守荊南,有寓客張黜者,魏公之族子,出其乃翁所記建炎遺事一編雲;孔彥舟領十余萬破荊南城,時朝廷方經理北敵,未暇討捕。張單騎入城說諭彥舟,使之效順。又令討鍾相,許以成功,入川從宣撫司求賞。相平,張遂與彥舟心腹數人入蜀,至夔,又降說劇賊劉超。未及宣撫司,道遇族兄攫金不得,乃先見魏公言︰「張受賊賂厚,不可信。」魏公然之。張乞令彥舟屯荊南,公不從。令往黃州屯駐,其徒皆不樂,率眾渡淮降金。 【 闕書名出王明清揮麈三錄】 按,鍾相乃鼎州土豪,以左道惑,率人守鄉井。孔彥舟為東平鈐轄,因事叛去,侵荊南諸郡,攻長沙,不克,乃偽稱鍾相,遂入之,反奏相叛。傅彥濟以宣機督軍,討之不勝,相遂自稱楚王。此建炎四年二月也。四月,彥舟獲相送行在,拜利州觀察使、湖北副總管。時朝廷命向伯恭帥潭,為彥舟所拒。賀子忱說巨寇馬友擊彥舟,逐之,彥舟引兵入江西。明年二月,呂元直奉詔討李成,乃奏彥舟同擊賊,成敗,降劉豫。其秋,以彥舟為蘄黃鎮撫使,實代成。明年五月,權端明邦彥入樞府。權故東平帥也,彥舟心不自安。偶韓良臣破閩、湘諸盜,順流而東,彥舟疑其圖己,遂引所部降偽齊。以首末考之,彥舟賞功及除拜皆朝命,非自宣撫司。且賞典已厚,又距其叛去已二年。蓋張所記多大言,不足信。

    按孟富文以辛亥九月自戶部尚書除江湖宣諭制置使,使理財治盜,未嘗兼閩中,亦不除韓良臣。是時,辛企宗已在建寧,朝廷又遣胡丞公督捕。十月二日,洪成季始自鎖闥遷吏書,為言者論去。後五日, 【 宣】  【 富】 文 【 (據上下文、揮麈後錄卷一一改)】 即除參知政事,此時成季吏書除目尚未下,安得雲「上已留參政,擬狀數日也」?十一月五日,富文除福建宣撫,良臣副之,其執事已彌月。蓋方務德誤記,而仲言又因之。 【 此條證揮麈後錄之誤。脫正文。(按,揮麈錄後錄卷一一雲︰「孟富文庾為戶部侍郎,紹興辛亥之歲,邊遽少寧,廟堂與一二從官共議,以謂不若乘時間隙,分遣諸將削平諸路盜賊。其方張不易擒者,莫如閩之範汝為,乃以命韓世忠。而世忠在諸將雖號勇銳,然病其難制,或為州縣之害,當選從官中有風力者一人置宣撫使,世忠副之以行。而在廷其選。乃謂孟人物既厚,且嘗為韓所薦,首遷本部尚書遣之。又以為韓官已高,亦非尚書所能令,乃欲以為同簽書。上意已定。時洪成季擬為禮部尚書,呂丞相以孟除與成季參預之命同進。上留擬狀,值連數日假告,而已甚播。初,沈必先為侍御史時,嘗擊去成季,至是沈召還舊列,成季亦復為宗伯,以呂丞相初拜,未欲論也,至是聞將大用,亟奏成季罷去。上意以謂二相初拜,薦二執政,其一已先系去,其一萬一又有議之者,二相俱不安矣。遂亟批出︰『富文除參知政事。』蓋適記前日除富文,誤當成季所擬官。二相亦恐紛紛,不復申前說也。然亦議定,俟閩中使還,即罷之。而會逢多事,在位獨久,凡三年然後去國。」心傳即證此條之誤,今錄以備考。)】

    宗澤造戰車,初是劉浩創造,試之不可用。每一兩以二十五人為左角,二十五人為右角,二十五人為前距,二十五人為後距,共四隊,凡一車用百人。迨元帥府分遣澤往開德,乃用浩車制旋造。 【 出趙之遺史】 按,宗公遺事載其京城所造車式,每乘用五十有五︰運車者十有一,執器械;輔車者四十有四。回旋曲折可以應用。與趙公記殊不同。

    李綱私藏過于國帑,厚自奉養,侍妾、歌僮,衣服、飲食,極于美麗。每饗客,х捅}漣倨貳S齔觶   !F渚癰V菀玻 趴1徽  訇嶁幸話俁 希 弦災炱 我笆危 迫繅唬 雲湔 饉姓摺【 出朱勝非秀水閑居錄】 按李、張二公皆渡江後名相,此所雲殊不可解。豈非以張自福州還朝而薦李公起為江西大帥,故以此污之邪?


如果你對舊聞證誤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舊聞證誤》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