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 體分

類別︰子部 作者︰宋•王得臣 書名︰麈史

    蔡邕《獨斷》曰︰「臣與天子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達尊之意也。及臣士庶相與言,曰殿下、閣下、執事之屬,皆此類也。」段成式《酉陽雜俎》雲︰「秦漢以來,于天子言陛下,皇太子言殿下,將言麾下,使者言下、轂下,二千石長史言閣下,父母言膝下,通類相與言足下。」此蔡所言,蓋已詳而有等矣。然予觀秦漢間卑對尊者亦稱足下,如《史》謂「大王足下」者是也,則非特通類相與者之言也。

    朕,古者上下通稱,如皋陶對禹曰「朕言惠,可底行」,兩鈔本皆誤作績。屈平曰「敖朕辭而不听」是也。蔡中郎以為兩鈔本皆作謂。至秦,天子獨稱之。予嘗以為漢以後,臣之稱亦止施于君前,而相與言猶或卿之,若蔡邕謂顧雍曰「卿必成遠至。」案《三國志.吳志.顧雍傳》注引《江表傳》作卿必成致,今以吾名與卿。孫楚參石苞驃騎軍事,初至,長揖曰「天子遣我參卿軍事」,陶淵明曰「我醉欲眠卿且去」矣,如此之類甚眾。隋以來不復卿稱,惟人主呼其臣則卿之,分上下定矣。

    秦漢時人自稱猶曰臣,天子呼公卿亦曰君。後則不然,惟對君則稱臣。然今之人呼他人猶曰某君雲者,以君之稱加于人,非不恭也。今世人見稱公則以為重己,稱為君則為輕己,不知何謂。

    古人有曰僕馬原本作曰,從兩鈔本改,《說郛》鈔本同。走者,稱謙損原本作遜,從兩鈔本改。舊鈔《說郛》同。也。夫自況曰僕,非不卑也。稱人曰君,又斥雲足下,非不恭也。常觀唐賢如韓退之,凡與人書,遇尊者則曰閣下,與在下者多雲某君足下,而又稱曰僕。以退之之才識,所言宜不苟者。豈習俗之變,不能易耶?

    舊制凡入兩府,許薦館職試出身、任監司者各一員。樞相王公德用自莆田原本作圃田,兩鈔本同。據《宋史.地理志》改。復召入,長宥密。疑當作樞密。有干薦館職者。王曰︰「以君進士登科,所薦應合兩鈔本均無合字。格矣。然某武人,素不閱書,若奉薦則色叫矣。」世以為知言。蓋今人以事理不相當為色叫。


如果你對麈史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麈史》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