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 學術

類別︰子部 作者︰宋•王得臣 書名︰麈史

    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禹聞善言則拜。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夫充季路喜過之心,則可以為禹。充禹兩鈔本均無禹字。拜言之心,則可以為舜。聖人何遠哉,兩鈔本均作也。善充其所為而已矣。

    荀卿子曰︰「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故常以謂禮義出于聖人之偽。能偽然後能為聖人,能為君子。嗚呼,卿所論以治人者獨曰禮義,是以偽教人也!又使知性之本惡,若恬于性而恥乎學,偽則奈何?是禍天下之言也。至于《非十二子》,則子思、孟軻在焉。此韓愈氏醇疵之辨與?然可謂大疵小醇也。

    莊周號為達觀,故能齊萬物,一死生,至于妻亡則鼓盆而歌。夫哀樂均出于七情,周未能亡情,強歌以遣之,其累一也,奚為是紛紛與?揚子雲雲「蕩而不法」,信知言哉!

    歐陽文忠公《答李翊論原本無論字,鮑本同,從《言行錄》補。性書》︰「性非學者之所急,而聖人之所罕言也。或因而及焉,非為性而言也。」文忠雖有是說,然大約謹兩鈔本亦作謹,《言行錄》作御名二小字。所習與所惑《言行錄》作感。及率之者,以孟、荀、揚之說皆為不悖,此其大略也。臨邛《言行錄》作岐。計都官用章謂予曰︰「性,學者之所當先,聖人之所致《言行錄》作欲。言。吾知永叔卒貽後世之誚者,其在此書矣。」

    予幼時,先君日課令誦《文選》,甚苦其詞與字難通也。先君因曰︰「我見小宋說手鈔《文選》三過,方見佳處。汝等安得不誦。」由是知前輩名公為學,大率如此。

    集賢張君房字尹原本有才字,從兩鈔本刪。案《默記》作字允方。方,壯始從學。逮游場屋,甚有時名。登第時年已四十余,以校道書得館職。後知隨、郢、信陽三郡。年六十三分司歸安陸,年六十九致仕。嘗撰《乘殘鈔本誤作集,案《宋.藝文志》與此同。異記》三編、案《宋史》應作三卷。《科名定分按《宋志》作分定。錄》七卷、《儆戒會蕞》鈔本作最。五十事、《麗情集》十二卷,又《潮原本、殘鈔本作朝,從鈔本改,《宋志》同。說野語》各三篇。洎退居,又撰《脞說》案《宋志》應作《|紳脞說》。二十卷。年七十六,仍著詩賦雜文。其子百藥嘗纂為《慶歷集》三十卷。予惟《薈蕞》、鈔本作會最,殘鈔本作會蕞。《麗情》外,昔嘗見之,富哉所聞也。

    令狐先生嘗讀書萬卷,自有《萬卷錄》。余嘗見之,乃知先生于世閑書無所不見。先生所著《易疏兩鈔本均作說。精義》、《晉年統緯》、《世祭忠  貳 賭 椴魎琛貳 肚倨住貳 侗疽 健貳S轡  保 染畋┤椋 妒肌貳 鍛澄場返仁欏︰笥執油 眯稚 ㄉ憲誠濾齲┘偎 兌姿怠貳 肚倨住貳 恫魎琛芬怨堊傘A匠 居凶宰幀S嚳彌罾鍶耍 竅視兄 摺


如果你對麈史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麈史》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