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孔門多才

類別︰子部 作者︰宋•羅璧 書名︰羅氏識遺

    孔門多才,可使治賦,可使為宰,可使從政,可使與賓客言。子華之使,冉求之藝,子路良孺之勇(《左傳》︰微虎宵攻吳,師卒二百,有若與焉。冉求清郊之戰,樊遲為我右,則勇非一夫),子貢辭命外善貨殖,公冶長能通禽言。言語、德行、文章外無往不有。聖人從而以道德禮樂陶熔之,譬天地間生生職職,各正性命,所以為萬古大化治。聖人歷聘列國,雖因道德所宗,亦多因弟子而重。   

    楚謀欲以書社封孔子,子西忌之曰︰王之輔相有如顏回者乎?王之帥師有如子路者乎?王之使列國有如子貢者乎?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其後季孫啟哀公聘孔子,亦以冉求之勝學軍旅于孔子也。《史記》言仲尼沒後,弟子大者為諸侯師,小者為卿相。蓋其平日琢磨,使有用非止章句之末也。《漢•藝文志》曰︰孔子沒,群弟子各編成一家之言,名曰九流︰一儒、二道、三陰陽、四法、五名、六墨、七縱橫、八雜、九農。則孔門之學何所不參?孔子之教何所不講?所以為聖而當時共慕,至沒而弟子異昔,故曰孔子沒而微言絕,異端起而大義乖,春秋之後無聖人。戰國孟嘗、平原輩亦皆聚客數千,書之史者雞鳴狗盜、袖椎竊符、縱    橫狙詐,賈生民之禍而已。下惟是珠履毒瑁,以雄其國,所以士益眾,世益卑。   

    近世伊洛學興,始以修齊平治為教。故胡氏謂伊洛發明,然後人知孔孟可學而至。視漢晉以來,第以詞學名儒者有間矣。至紫陽集諸家之大成,其精本之義理,其粗究之經濟,嘗書儲才之說曰︰有天下者必諏詢咨問取之無事之時,而參伍折衷,用之有事之日,方其事之未及也,無旦暮倉卒之需,則親之得以久,無利害紛拿之擾,則察之得以精,誠心素著,則可得之多,歲引月長,則所蓄獨富。久且精故,知其長短而不謬,多且富故,更迭為用而不竭。今人平居不以才為意,及臨事倉卒泛然求之,所以用之欲稱其任,難哉!又曰︰不以小惡掩大善,不以眾短棄一長,不以近遺遠,不以小加大。則共聚一時英彥,請之者豈直曰文為而已。    

    又當參堯禪舜、舜禪禹,皆是積歲程年,稷、契、夔、龍之任,曰“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則決,非以驟致也。若傅說起于版築,膠鬲舉于魚鹽,管夷吾舉于士,漢祖倉卒羅致,販繒、屠狗、吹簫、織簿皆為用,則短不可棄長,小不可掩大,又可驗也。況物有不求,未有無物之歲,人有不用,未有無才之時。特患教無孔子而取之,之說又不大公爾。                       


如果你對羅氏識遺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羅氏識遺》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