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天即理

類別︰子部 作者︰宋•羅璧 書名︰羅氏識遺

    讖緯之學未興,古人自信多托之天,堯舜讓賢,俱曰︰天之歷數在爾躬。湯武之興,曰天命弗僭,曰天一德,曰天其以德民,曰天矜于民,曰天必從之等語,往往借天為訓。朱文公謂事不出于人則出于天,天即理也。凡合于理之自然,非人私智所為者,皆謂之天。桀紂之暴如是,東征西怨,南征北怨,三千臣而同心,八百侯而畢會,乃是人智力不可得而爭者。湯武順之則天,逆之則人,其謂之天不誣也。《左傳》曰天誘其衷,曰天奪之魄,夫豈有誘奪之跡哉?行事順理而興,殆天啟之,行事逆理而亡,殆天喪之,天且不違權于理之逆順。《孟子》曰︰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先儒解天因舜之行事,示以與之之意,堯舜子不肖,便見天不久堯舜之天下,啟賢能繼,便見天欲久禹之天下,故曰莫之為而為者,天也。禹治水,彝倫攸敘,箕子曰︰天乃錫禹。《洪範》、《九疇》,亦謂禹能順水之性,不失高下之宜,蓋天錫以知九疇之敘,故無逆水之失。漢儒不審,乃拘于洛書龜背水文多少之較(詳《書•洪範疏》),豈真知天者?況太古文籍未生,天果以龜文示人,亦未必有所謂不一名字三十八字之詳也。又按《易•系》,孔子只言河出圖,洛出書,即無龜龍之說。漢世緯書起,始曰龍負  圖,龍負書,殆漢儒增也。兼古人言災祥多卜以人事,緯書盡益以神怪,禹觀河見白面長人,殷白狼餃鉤沈璧于洛,而黑龜興之書,黃魚雙躍,周赤雀餃書,白魚入舟皆《禮緯•稽命微》之辭,故讖緯皆起漢儒。


如果你對羅氏識遺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羅氏識遺》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