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豪杰不苟就

類別︰子部 作者︰宋•羅璧 書名︰羅氏識遺

    古豪杰皆不輕用其身,伊尹三就桀。《鬼谷子》著太公三入商朝,三就文王,然後合。故孫武兵書著呂尚、伊尹于《反間篇》,以皆往來遲回二者間也。張子房圯上一編,屢以說人,始說沛公。馬援初游隴、漢不從,盛陳陛衛之公孫述,而從袒幘迎笑之光武。袁紹禮郭嘉甚,至嘉去之,及見曹操曰︰真吾主也。張賓見石勒曰︰吾歷觀諸將,無如此。胡將軍乃提劍詣軍門。王猛聞桓溫入關,被褐詣之,溫不渡灞水,遂去不就,後寧事苻堅。晉屢征謝安不起,桓溫征,始赴之。蓋小人之仕在濟其欲,君子之仕在行其志,于是可觀豪杰之志矣。或勸東漢魏桓就征,桓曰︰今後宮數千,其可損乎?廄馬萬匹,其可滅乎?左右權豪,其可去   乎?干祿求進,所以行志,而若此出何為哉?遂以隱終。大概士之有志于時者,熟察世故,胸中皆有素定之規,度其人不足與謀,萬鐘于我何加焉。東坡嘗謂淮陰終身事業,一見高祖而決之;諸葛孔明用蜀,只隆中初見劉備數語。範文正公天聖中上《萬言書》,欲致太平,考其平生所為,無出此書者。司馬仲達號盛雄,初亦韜隱,後就征曹操。胡致堂謂孔明躬耕南陽,既不從難與爭鋒之曹操,又不附可與為援之孫權,獨委身流離顛沛之劉備,且三顧後起,則措身之審,又非徒較強弱而已。   


如果你對羅氏識遺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羅氏識遺》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