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第六

类别:史部 作者:赵晔(东汉) 书名:吴越春秋

    越之前君无余者,夏禹之末封也。禹父鲧者,帝颛顼之后。鲧娶于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年壮未孳。嬉于砥山得薏苡而吞之,意若为人所感,因而妊孕,剖胁而产高密。家于西羌,地曰石纽。石纽在蜀西川也。

    帝尧之时,遭洪水滔滔,天下沉渍,九州阏塞,四渎壅闭。帝乃忧中国之不康,悼黎元之罹咎。乃命四岳,乃举贤良,将任治水。自中国至于条方,莫荐人。帝靡所任,四岳乃举鲧而荐之于尧。帝曰:“鲧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群臣,未有如鲧者。”尧用治水,受命九载,功不成。帝怒曰:“朕知不能也。”乃更求之,得舜,使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观鲧之治水无有形状,乃殛鲧于羽山。鲧投于水,化为黄能,因为羽渊之神。

    舜与四岳举鲧之子高密。四岳谓禹曰:“舜以治水无功,举尔嗣,考之勋。”禹曰:“俞,小子敢悉考绩,以统天意。惟委而已。”

    禹伤父功不成,循江,溯河,尽济,甄淮,乃劳身焦思以行,七年,闻乐不听,过门不入,冠挂不顾,履遗不蹑。功未及成,愁然沉思。乃案黄帝中经历,盖圣人所记曰:在于九山东南天柱,号曰宛委,赤帝在阙。其岩之巅,承以文玉,覆以磐石,其书金简,青玉为字,编以白银,皆瑑其文。

    禹乃东巡,登衡岳,血白马以祭,不幸所求。禹乃登山仰天而啸,因梦见赤绣衣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闻帝使文命于斯,故来候之。“非厥岁月,将告以期,无为戏吟。”故倚歌覆釜之山,东顾谓禹曰:“欲得我山神书者,斋于黄帝岩岳之下三月,庚子登山发石,金简之书存矣。”禹退又斋三月,庚子登宛委山,发金简之书。案金简玉字,得通水之理。

    复返归岳,乘四载以行川。始于霍山,徊集五岳,诗云:“信彼南山,惟禹甸之。”

    遂巡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俗、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记之,故名之曰“山海经”。

    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 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取辛壬癸甲,禹行。十月,女娇生子启。启生不见父,昼夕呱呱啼泣。

    禹行使大章步东西,竖亥度南北,畅八极之广,旋天地之数。

    禹济江,南省水理,黄龙负舟,舟中人怖骇,禹乃哑然而笑曰:“我受命于天,竭力以劳万民。生,性也;死,命也。尔何为者?”颜色不变。谓舟人曰:“此天所以为我用。”龙曳尾舍舟而去。

    南到计于苍梧,而见缚人,禹拊其背而哭。益曰:“斯人犯法,自合如此,哭之何也?” 禹曰:“天下有道,民不罹辜;天下无道,罪及善人。吾闻,一男不耕,有受其饥;一女不桑,有受其寒。吾为帝统治水土,调民安居,使得其所,今乃罹法如斯,此吾得薄,不能化民证也。故哭之悲耳。”

    于是周行宇内,东造绝迹,西延积石,南逾赤岸,北过寒谷;徊昆仑,察六扈,脉地理,名金石;写流沙于西隅,决弱水于北汉;青泉、赤渊,分入洞穴;通江东流,至于碣石;疏九河于涽渊,开五水于东北;凿龙门,辟伊阙;平易相土,观地分州。殊方各进,有所纳贡;民去崎岖,归于中国。

    尧曰:“俞!以固冀于此。”乃号禹曰伯禹,官曰司空,赐姓姒氏,领统州伯,以巡十二部。

    尧崩,禹服三年之丧,如丧考妣,昼哭夜泣,气不属声。

    尧禅位于舜,舜荐大禹,改官司徒,内辅虞位,外行九伯。

    舜崩,禅位命禹。禹服三年,形体枯槁,面目黎黑,让位商均,退处阳山之南,阴阿之北。万民不附商均,追就禹之所,状若惊鸟扬天,骇鱼入渊,昼歌夜吟,登高号呼,曰:“禹弃我,如何所戴?”禹三年服毕,哀民,不得已,即天子之位。

    三载考功,五年政定,周行天下,归还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观示中州诸侯,防风后至,斩以示众,示天下悉属禹也。乃大会计治国之道。内美釜山州慎之功,外演圣德以应天心,遂更名茅山曰会稽之山。因传国政,休养万民,国号曰夏。后封有功,爵有德,恶无细而不诛,功无微而不赏,天下喁喁,若儿思母,子归父。而留越恐群臣不从,言曰:“吾闻食其实者,不伤其枝,饮其冰者,不浊其流。吾获覆釜之书,得以除天下之灾,令民归于里闾。其德彰彰若斯,岂可忘乎?”乃纳言听谏,安民治室;居靡山伐木,为邑画作印,横木为门;调权衡,平斗斛,造井示民,以为法度。凤凰栖于树,鸾鸟巢于侧,麒麟步于庭,百鸟佃于泽。

    遂已耆艾将老,叹曰:“吾晏岁年暮,寿将尽矣,止绝斯矣。”命群臣曰:“吾百世之后,葬我会稽之山,苇椁桐棺,穿圹七尺,下无及泉,坟高三尺,土阶三等。葬之后,曰:“无改亩,以为居之者乐,为之者苦。”

    禹崩之后,众瑞并去。天美禹德而劳其功,使百鸟还为民田,大小有差,进退有行,一盛一衰,往来有常。

    禹崩,传位与益。益服三年,思禹未尝不言。丧毕,益避禹之子启于箕山之阳,诸侯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子也。”启遂即天子之位,治国于夏。遵禹贡之美,悉九州之土以种五谷,累岁不绝。启使使以岁时春秋而祭禹于越,立宗庙于南山之上。

    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余始受封,人民山居,虽有鸟田之利,租贡才给宗庙祭祀之费。乃复随陵陆而耕种,或逐禽鹿而给食。无余质朴,不设宫室之饰,从民所居。春秋祠禹墓于会稽。

    无余传世十余,末君微劣,不能自立,转从众庶为编户之民,禹祀断绝。十有余岁,有人生而言语,其语臼鸟禽呼:咽喋咽喋。指天向禹墓曰:“我是无余君之苗末,我方修前君祭祀,复我禹墓之祀,为民请福于天,以通鬼神之道。”众民悦喜,皆助奉禹祭,四时致贡,因共封立,以承越君之后,复夏王之祭,安集鸟田之瑞,以为百姓请命。自后稍有君臣之义,号曰无壬。

    壬生无择(手改目) ,择专心守国,不失上天之命。无择卒,或为夫谭。夫谭生元常,常立,当吴王寿梦、诸樊、阖闾之时。越之兴霸自元常矣。

    译文:

    越国的先君无余,是被分封的夏禹的后代。

    禹的父亲鲧,是帝王颛顼的后代。

    鲧娶了有莘部落的女儿,名叫女嬉,到了壮年还没生育,当她在砥山游玩的时候,发现一颗薏苡珠而把它吞了,心神好象被人触动了一样,因此而怀了孕,结果剖开胸膛而生了高密。

    鲧落户在西羌,地名叫石纽。

    石纽在今蜀郡西川县。

    帝尧统治的时候,遇上大水弥漫,天下都沉没浸泡在水中,九州之间阻塞隔绝,长江、淮河、黄河、济水四条大河淤塞不通。

    于是帝尧便担忧中国不得安乐,哀怜百姓遭受祸殃,就命令四方诸侯之长,让他们推荐贤能的人,将任用他来治理洪水。

    从首都直到四方边远地区,没有谁推荐人才,帝尧没有可任用的人,四方诸侯之长就推举鲧而把他引荐给了尧。

    帝尧说:“鲧这个人,违抗命令,残害善类,不可任用。”四方诸侯之长说:“把他和大臣们相比,还没有谁及得上鲧。”尧便任用鲧治理洪水,鲧接受任命后九年,治水的工作仍然没有成效。

    帝尧愤怒地说:“我早就知道他没有能力治水啊。”于是就另外访求人才,得到了舜,就让他代理操办天子的政务。

    舜到各地视察臣属的工作,看到鲧的治水没有成效,就谴责鲧而把他流放到羽山。

    鲧跳到水中自杀,变成了黄色的三脚鳖,因而成为羽渊的神。

    舜和四方诸侯之长推举鲧的儿子高密来治水。

    四方诸侯之长对禹说:“舜因为鲧治水没有成绩,所以提拔你继承先父的事业。”禹说:“是!小子敢尽力于先父的事业来统领天意么?我只是受到委任罢了。”禹伤心父亲的使命没有完成,于是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又在黄河中逆流而上,走遍济水,考察淮河,象这样竭尽全力、呕心呖血地在外奔波,七年之间,听见音乐也不去欣赏,经过家门也不进去,帽子被树枝等挂住了也不回头看一下,鞋子掉了也不穿上,但治水的工作还是未见成效。

    他忧愁地深深思索着,于是就查考《黄帝中经历》一—这大概是圣人所记录的,那书上说:“在九嶷山东南的天柱山,号称宛委山,赤帝就居住在这山上的宫殿里。

    在那山崖的顶上有一本书,用有花纹的宝玉托着,用厚厚的大石头盖着,这本书用的是黄金制的简札,简上是青色的宝玉连缀成的文字,用白银制成的绳子编联起来,那书上的文字都凸出在筒片上。”禹于是就到东方巡视,登上了衡山,杀了白马用它的血来祭祀山神,仍没有见到他所寻觅的神书。

    禹于是登上山峰,仰天长啸,恍惚之间睡着了,因而梦见一个身穿红色绣花衣的男子,自称:“我是玄夷苍水的使者,听说皇帝派文命到这里,所以来等候你。

    现在还不是那看神书的时候,我将告诉你这日期。

    不要认为我是在开玩笑地吟唱,我本来就老在覆釜山依着曲子来歌唱。”这男子向东掉过头对禹说:“想要得到我山神的书,必须在黄帝峰下斋戒,三月庚子日,再登上山顶揭开石头,那黄金简札的书就在那里了。”禹退下山去,又整洁身心,在三月庚子日,登上宛委山,拿出了黄金简札的书,查阅了黄金筒札上的玉字,了解了疏通河道的原理。

    于是禹又回到了衡山,凭借四种交通工具去巡视河流,从霍山出发,轮流到五岳停留。

    《诗》云:“逶迤而去那南山,大禹曾经治其间。”于是禹巡视了长江、黄河、济水、淮河四条入海的河流,与益、夔一起谋划。

    他巡视到大山大湖,就召见那里的神仙而向他们询问山河的脉络条理、金银宝玉所蕴藏的地方、该处鸟兽昆虫的种类以及四面八方的民间习俗、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所拥有的土地里数,让益分别记录下来,所以把这些记载取名叫《山海经》。

    禹三十岁了还没有娶妻,巡视到涂山,怕娶妻的时间太晚而违背了婚姻制度,于是就托辞说:“我娶妻,一定得有先兆。”于是有一只九条尾巴的白色狐狸来到禹的跟前。

    禹说:“白色,就是我衣服的颜色;那九条尾巴,是称王九州岛的证验。

    涂山的歌谣唱道:‘独行求偶白狐狸,九条尾巴大又长。

    我家幸福又欢乐,所来客人是帝王。

    组成家庭结成双,我去以后他兴旺。

    上天与人彼此间,遵循此言就通畅。

    ’这兆征已经很明白的了!”禹于是娶了涂山的女子,把她叫做女娇。

    娶女娇只过了辛、壬、癸、甲四天,禹又外出巡视了。

    十个月后,女娇生了儿子启。

    启生下来不见父亲,日日夜夜哇哇哇地啼哭。

    禹出外巡视,派太章测量东西的长度、竖亥测量南北的长度,充分地测量了八方尽头的广度,普遍地掌握了有关天文地理的各种数据。

    禹渡过长江到江南视察河道的时候,有条黄龙用背驮起他的船,船里的人非常恐惧,禹却嘿嘿嘿地笑起来,说:“我从上天那里接受了命令,竭尽全力来为亿万民众操劳。

    活着,是一种天性;死去,是一种命运。

    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害怕呢?”他脸、色一点儿也没变。

    对船上的人说:“这条龙是上天拿来给我使用的工具啊。”那条龙就拖着尾巴、丢下了船只游走了。

    禹向南来到苍梧山考核官吏,却见到被捆绑的人,禹抚摩着他的背哭了。

    益说:“这人犯了法,本来就该这样。

    你为他哭泣,为什么呢?”禹说:“社会政治清明,民众就不会犯罪;社会政治黑暗,惩处罪过就会涉及到良民。

    我听说:‘有一个男子不耕种,就有人因此而挨饿;有一个女子不采桑养蚕,就有人因此而受冻。

    ’我为皇帝治理水土,调理民众安顿生活,以使他们各得其所。

    现在他们却象这样犯了法!这是我德行不厚因而不能感化民众的证验啊。

    所以我才为他哭得很悲伤。”打这以后,禹便跑遍了国界内的所有地方,向东到了无人涉足的地方,向西延伸到积石山,向南越过了赤岸,向北翻过了寒谷山,来回于昆仑山脉。

    考察了玄扈山水,摸清了地形地势,在山石上刻下了各种文字。

    他在西部边远地区排除流沙,在北边沙漠地带疏通弱水;青色的地下水、红色的深水潭分别引入洞穴,疏通江河使它们向东流到碣石山入海;在混浊的漩涡中疏通黄河下游的九条分水道,向东北开通了五条河;凿通了龙门山,打开了伊阚山;平整土地又审察土质,视察地形来划分州域;不同的地方根据各自的不同物产分别进献,都有一定的上交给朝廷的贡品;所以民众离开了崎岖艰险的山区,投奔到中国来。

    尧说:“行啊j竟把中国巩固得象这样!”于是就赐封名号,称禹为伯禹,委任的官职是司空,赐给他的姓氏是姒氏,让他领导州长,并负责巡视全国十二州。

    尧死了,禹守了三年的丧,就象死了父母,日夜痛哭,泣不成声。

    在尧把帝位让给舜以后,舜推荐大禹,使他改任司徒的官,在朝廷上辅助舜的统治,在外巡视考查九州岛的州长。

    舜死了,禅让帝位的时候命令禹继承他。

    禹守丧三年,身体憔悴,脸色黑瘦,把帝位让给商均,退避而住在阳山的南面,阴丘的北面。

    百姓不依附商均,投奔禹的住处,即情况就象受惊的鸟飞上天空、被吓的鱼潜入深渊;他们白天歌唱夜晚吟诵,登上高处喊叫,说:“禹抛弃我们,对我们所爱戴的人该怎么办呢?”禹三年服丧完毕,哀怜民众拥戴自己不肯罢休,就登上了天子的位子。

    三年考核功绩,五年政局就安定了。

    禹走遍了天下,又回到大越,登上了茅山,使四面八方的大臣们前来朝见,让中国的诸侯前来会晤。

    防风迟到了,禹就杀了他来示众,表示天下已全部属于禹管辖了。

    于是就大规模地汇综考核治国的办法,对内赞美釜山之神给自己神书从而使天下各州被安定的功绩,对外弘扬圣明的道德来报答天帝的心意,于是就把茅山改名为会稽山。

    接着又颁布了国家的政令,使民众休养生息。

    国号叫夏后。

    对有功劳的人封给土地,对有德行的人授予爵位;邪恶没有因为轻微而不受到处罚的,功劳最小也受到奖赏。

    天下的人都景仰向慕,象小孩想念母亲、儿子归顺父亲那样留在越地。

    禹怕群臣不归顺,就宣传说:“我听说:‘吃那树上果子的,不会去损伤它的树枝;喝那河中流水的,不会去搞泥它的源流。

    ’我获得了覆釜山的神书,才能够除掉天下的灾难,使民众回到乡里,那恩德明显得象这样,难道可以忘了么?”于是就采纳大臣的建议,听从大臣的劝说,安顿民众,营造房屋,随山砍伐树木修成城邑,在木料上画上记号作为进出城邑的印信,设置拦路的横木当作城门。

    又调整了衡器,校正了斗、斛等量器,挖井给民众看,拿这些作为民众遵循的法度。

    于是凤凰来到树上栖息,鸾鸟在旁边做窝,麒麟在庭院中走动,群鸟在洼地耕耘。

    转眼之间,禹终于已经五六十岁老得快死了,他叹息说:“我已到了晚年,寿命将要完结了,将要死在这儿了。”他命令群臣说:“等我千年之后,把我葬在会稽山;使用芦苇做的外棺和桐木做的内棺;挖墓穴挖七尺深,下面不要挖到地下水;坟的高度为三尺,泥土的台阶搞三级;埋葬以后,田地不要更改田埂,不要为了使住在这里的死者安乐,而使耕种此田的生者劳苦。”禹死了以后,各种吉祥的征兆都消失了。

    天帝赞美禹的德行而慰劳他的功绩,就让群鸟回来给民众耕耘,这些鸟的大小有一定的差别,进退有一定的行列,一会儿兴盛一会儿萧条,来去也有一定的常规。

    禹死了,把帝位传给益。

    益守丧三年,思念禹的话从没有间断过。

    守丧完毕,益到箕山之南退避禹的儿子启。

    诸侯不去益那里而去朝拜启,说:“我们的君主,是帝禹的儿子啊。”启就登上了天子的位子,在夏王朝治理国政。

    他遵循《禹贡》所制定的计划,全部开垦了九州岛的土地来种植五谷,连年不断。

    启派遣了使者按照每年的祭礼节日一年四季都到越地去祭祀禹,在南面的会稽i山上建造了祭祀祖宗的庙宇。

    禹以下六代便是少康帝。

    少康怕对禹的祭祀断了香火,就把自己的庶出儿子封在越国,号称无余。

    无余最初被分封在这里的时候,民众都在山上居住,虽然有群鸟耕耘的有利条件,但国家的税收只够供给宗庙祭祀的费用。

    于是他就又让民众利用土山陆地来补,或者追击禽兽野鹿来满足食用。

    无余质朴,不搞宫殿房屋的装饰,而是依从民俗,住与老百姓冈样的房子,一年四季都按时在会稽山上祭祀禹的坟墓。

    无余传了十多代,那最后的君主能力微弱,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有所建树,反而跟随百姓当了个编入户口簿的平民。

    禹的祭祀因此就断绝了。

    过了十多年,有个人一生F来就会说话,他的话说:“鸟在喊咽喋咽喋。”又手指上天向着禹的坟墓说:“我是无余国君的后代。

    我将要重整先君的祭祀,恢复我们对禹墓的祭祀。

    为民众向上天求福,以畅通通向鬼神的道路。”广大的民众很高兴,都帮助他供奉对禹的祭祀,一年四季都交纳贡品,又—起拥立他来接续越君的后代。

    他恢复对夏王禹的祭祀,安定群鸟来耕耘的吉祥征兆,并为老百姓祈求上天保全生命。

    从此以后,越国才渐渐有了君臣之间的道义,他号称无壬。

    无壬生了无晖,无曝一心一意保住自己的国家,没有错失上天赋予的寿命。

    无晖死,大概是夫谭。

    夫谭生了元常。

    元常立为越君,相当于吴王寿梦、诸樊、阖闯在位的时期,越国的兴起与称霸就从元常开始了。


如果你对吴越春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吴越春秋》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