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十三 梁家人傳第一

類別︰史部 作者︰歐陽修(宋) 書名︰新五代史

    嗚呼,梁之惡極矣!自其起盜賊,至于亡唐,其遺毒流于天下。天下豪杰,四面並起,孰不欲戡刃于胸,然卒不能少挫其鋒以得志。梁之無敵于天下,可謂虎狼之強矣。及其敗也,因于一二女子之娛,至于洞胸流腸,l若羊豕,禍生父子之間,乃知女色之能敗人矣。自古女禍,大者亡天下,其次亡家,其次亡身,身苟免矣,猶及其子孫,雖遲速不回,未有無禍者也。然原其本末,未始不起于忽微。《易•坤》之初六曰︰“履霜,堅冰至。”《家人》之初九曰︰“閑有家,悔亡。”其言至矣,可不戒哉!梁之家事,《詩》所謂“不可道”者。至于唐、晉以後,親疏嫡庶亂矣!作《家人傳》。

    文惠皇後王氏

    梁太祖母曰文惠皇後王氏,單州單父人也。其生三子︰長曰廣王全昱,次曰朗王存,其次太祖。後少寡,攜其三子佣食蕭縣人劉崇家。太祖壯而無賴,縣中皆厭苦之。崇患太祖慵墮不作業,數加笞責,獨崇母憐之,時時自為櫛沐,戒家人曰︰ “三非常人也,宜善遇之!”黃巢起,太祖與存俱亡為盜,從黃巢攻廣州,存戰死。居數歲,太祖背巢降唐,反以破巢,遂鎮宣武。乃遣人以車馬之蕭縣,迎後于崇家。使者至門,後惶恐走避,謂劉氏曰︰“三落魄無行,作賊死矣,何以至此邪!”使者具道太祖所以然,後乃驚喜泣下,與崇母俱載以歸,封晉國太夫人。

    太祖置酒太夫人前,舉觴為壽,歡甚。太祖啟曰︰“五經平生讀書,不登一第,有子為節度使,無忝于先人也。”後惻然良久曰︰“汝能至此,可謂英特,然行義未必得如先人也!”太祖莫知其故,後曰︰“二與汝俱從黃巢,獨死蠻嶺,其孤皆在午溝,汝今富貴,獨不念之乎?”太祖泣涕謝罪,乃悉召存諸子以歸。太祖剛暴多殺戮,後每誡之,多賴以全活。

    大順二年秋,後疾,卜者曰︰“宜還故鄉。”乃歸。卒于午溝。太祖即位,立四廟,追尊皇考為穆皇帝,後曰文惠皇後。

    元貞皇後張氏

    太祖元貞皇後張氏,單州碭山縣渠亭里富家子也。太祖少以婦聘之,生末帝。太祖貴,封魏國夫人。後賢明精悍,動有禮法,雖太祖剛暴,亦嘗畏之。太祖每以外事訪之,後言多中。太祖時時暴怒殺戮,後嘗救護,人賴以獲全。太祖嘗出兵,行至中途,後意以為不然,馳一介召之,如期而至。

    郴王友裕攻徐州,破瑾于石佛山,瑾走,友裕不追,太祖大怒,奪其兵。友裕惶恐,與數騎亡山中,久之,自匿于廣王。後陰使人教友裕脫身自歸,友裕晨馳入見太祖,拜伏庭中,泣涕請死,太祖怒甚,使左右鄢觶  噸 ︰笪胖  患奧模 咄й諧鐘言F唬骸叭曄砉樽錚 癲揮鞣欠春 俊碧 嬉飩猓 嗣狻

    太祖已破瑾,納其妻以歸,後迎太祖于封丘,太祖告之。後遽見瑾妻,瑾妻再拜,後亦拜,淒然泣下曰︰“價┬ 究脹 罩  й僦 洌 孕」市爍篩輳 刮徭χ鏈耍蝗舨恍毅曛菔 兀  噯鞜艘櫻 毖砸延制L 嫖  卸  慫丸 尬 幔 蟪 湟率場K究眨  媸奔煨9僖病

    天元年,後以疾卒。太祖即位,追冊為賢妃。初葬開封縣潤色鄉,末帝立,追謚曰元貞皇太後,于宣陵。後已死,太祖始為荒淫,卒以及禍雲。

    陳昭儀

    昭儀陳氏,宋州人也,少以色進。太祖已貴,嬪妾數百,而昭儀專寵。太祖嘗疾,昭儀與尼數十人晝夜為佛法,未嘗少懈,太祖以為愛己,尤寵之。開平三年,度為尼,居宋州佛寺。

    李昭容

    昭容李氏,亦以色進。尤謹願,未嘗去左右。太祖病,晝寢方寐,忽棟折,獨李氏侍側,遽牽太祖衣,太祖驚走,棟折寢上,太祖德之,拜昭容。皆不知其所終。

    末帝德妃張氏

    末帝德妃張氏,其父歸霸,事太祖為梁功臣。帝為王時,以婦聘之。帝即位,將冊妃為後,妃請待帝郊天,而帝卒不得郊。貞明五年,妃病甚,帝遽冊為德妃,其夕薨,年二十四。

    次妃郭氏

    次妃郭氏,父歸厚,事梁為登州刺史。妃少以色進。梁亡,唐莊宗入汴,梁故妃妾,皆號泣迎拜。賀王友雍妃石氏有色,莊宗召之,石氏慢罵,莊宗殺之。次以召妃,妃懼而听命。已而度為尼,賜名誓正,居于洛陽。

    初,莊宗之入汴也,末帝登建國樓,謂控鶴指揮使皇甫麟曰︰“吾,晉世仇也,不可俟彼刀鋸,卿可盡我命,無使我落仇人之手!麟與帝相持慟哭。是夕,進刃于帝,麟亦自剄。莊宗入汴,命河南張全義葬其尸,藏其首于太社。晉天福三年,詔太社先藏罪人首級,許親屬收葬,乃出末帝首,遣右衛將軍安崇阮與妃同葬之。妃卒洛陽。

    太祖兄子

    太祖二兄︰曰全昱,曰存。八子︰長曰友裕,次曰友、友璋、友貞、友雍、友徽、友孜,其一養子曰友文。開平元年五月乙酉,封友文為博王、友郢王、友璋福王、友貞均王、友雍賀王、友徽建王。友裕前即位卒,追封郴王,而康王友孜,末帝即位封。友璋初為壽州團練使、押左右番殿直、監豐德庫,友時,為鄆州留後,末帝時,為忠武軍節度使,徙鎮武寧,及友雍、友徽皆不知其所終。

    兄廣王全昱 全昱子友諒 友能 友誨

    廣王全昱,太祖即位封。太祖與仲兄存俱亡為盜,全昱獨與其母猶寄食劉崇家。太祖已貴,乃與其母俱歸宣武,領嶺南西道節度使。以太師致仕。

    太祖將受禪,有司備禮前殿,全昱視之,顧太祖曰︰“三,爾作得否?”太祖宴居宮中,與王飲博,全昱酒酣,取骰子擊盆而迸之,呼太祖曰︰“三,爾碭山一百姓,遭逢天子用汝為四鎮節度使,于汝何負?而滅他唐家三百年社稷,吾將見汝赤其族矣,安用博為!”太祖不悅,罷會。全昱亦不樂在京師,常居碭山故里。三子皆封王︰友諒衡王,友能惠王,友誨邵王。

    乾化元年,升宋州為宣武軍,以友諒為節度使。友諒進瑞麥一睫三穗,太祖怒曰︰“今年宋州大水,何用此為!”乃罷友諒,居京師。太祖臥病,全昱來視疾,與太祖相持慟哭;太祖為釋友諒,使與東歸。貞明二年,全昱以疾薨。徙衡王友諒嗣封廣王。

    友能為宋、滑二州留後、陳州刺史,所至為不法,奸人多依倚之。而陳俗好淫祠左道,其學佛者,自立一法,號曰“上乘”,晝夜伏聚,男女雜亂。妖人母乙、董乙聚眾稱天子,建置官屬,友能初縱之,乙等攻劫州縣,末帝發兵擊滅之。自康王友孜謀反伏誅,末帝始疏斥宗室,宗室皆反仄。貞明四年,友能以陳州兵反,犯京師,至陳留,兵敗,還走陳州,後數月降,末帝赦之,降為房陵侯。

    友誨為陝州節度使,欲以州兵為亂,末帝召還京師,與友諒、友能皆被幽囚。梁亡,莊宗入汴,皆見殺。

    兄朗王存 存子友寧 友倫

    朗王存,初與太祖俱從黃巢攻廣州,存戰死。存子友寧、友倫。

    友寧字安仁,幼聰敏,喜慍不形于色。太祖以為軍校,善用弓劍。遷衙內制勝都指揮使、龔州刺史。太祖圍鳳翔,遣友寧東備宣武。王師範襲梁,圍齊州,友寧引兵擊之,奪馬千匹,斬首數千級。太祖奉昭宗還京師,拜友寧建武軍節度使,賜號“迎鑾毅勇功臣”。太祖復遣攻師範,圍博昌,屠之,清河為之不流。戰于石樓,兵敗,友寧墮馬見殺。

    友倫幼亦明敏,通《論語》、小學,曉音律。存已死,太祖以友倫為元從馬軍指揮使,表右威武將軍。燕人攻魏內黃,友倫以前鋒夜渡河,奪馬千匹。李罕之以潞州降梁,晉人攻潞,友倫以兵入潞州,取罕之以歸。累遷檢校司空,領藤州刺史。太祖圍鳳翔,晉人襲梁,友倫以兵三萬至{樊石}山,晉人乃卻,友倫西會太祖于鳳翔。昭宗還長安,拜友倫寧遠軍節度使。太祖東歸,留友倫宿衛,伺察昭宗所為。友倫擊鞠墜馬死,太祖大怒,以兵七萬至河中。昭宗涕泣,不知所為,將奔太原,不果。宰相崔胤遣人止太祖,太祖以為友倫胤等殺之,奏請誅胤等,昭宗未從,乃遣友諒至京師,以兵圍開化坊,殺胤及京兆尹鄭元規、皇城使王建勛、飛龍使陳班、閣門使王建襲、客省使王建V、前左僕射張浚。

    太祖即位,已封宗室,中書上議,故皇兄存,皇佷建武軍節度使友寧、寧遠軍節度使友倫,皆當封。于是追封存朗王、友寧安王、友倫密王。

    子郴王友裕

    郴王友裕,字端夫,幼善騎射,從太祖征伐,能以寬厚得士卒心。太祖與晉圍黃于西華,卒荷槊登城罵敵,晉王使胡騎連射不能中。太祖顧友裕,一發中之,軍中皆大歡呼,晉王喜,遣友裕良弓百矢。太祖鎮宣武,以為衙內都指揮使。景福元年,太祖攻鄆,友裕以先鋒次斗門,鄆兵夜擊之,友裕敗走。太祖從後來,不知友裕之敗也,前軍遇敵多死。太祖至村落間,始與友裕相得。是時,宣在濮州,太祖乃遣友裕先以二百騎前,太祖後至,與友裕相失。太祖卒與敵遇,敗而走。敵兵追之甚急,前至大溝,幾不免,賴溝中有積薪,馬乃得過,梁將李等死者十余人。

    冬,友裕取濮州,遂圍時溥于徐州。瑾以兵二萬救溥,友裕敗瑾于石佛山,瑾走。都虞候友恭讒之太祖,以為瑾可追而友裕不追。太祖大怒,奪其兵屬龐師古,以友裕屬吏,使者誤致書于友裕,友裕惶恐,不知所為,賴張皇後教之,得免。權知許州。許州近蔡,苦于大寇,居民殘破,友裕招撫流散,增戶三萬余。

    遷諸軍都指揮使,與平肌ゞ  沽煨碇蕁4蘚楸薊茨希 言R 討藎 脅灰姿痢L 婕嬲蚧エ 雜言N 艉蟆Gㄖ椅渚詼仁埂L 婀Ё鏘瑁 聰攏 Зт州。友裕破靈台、良原,下隴州,楊崇本以州降。後崇本復叛,太祖遣友裕攻之,屯于永壽。友裕以疾卒。

    子博王友文

    博王友文,字德明,本姓康名勤。幼美風姿,好學,善談論,頗能為詩,太祖養以為子。太祖領四鎮,以友文為度支鹽鐵制置使。太祖用兵四方,友文征賦聚斂以供軍實。太祖即位,以故所領宣武、宣義、天平、護國四鎮征賦,置建昌宮總之,以友文為使,封博王。太祖幸西都,友文留守東京。

    子庶人友

    庶人友者,太祖初鎮宣武,略地宋、亳間,與逆旅婦人野合而生也。長而辯黠多智。博王友文多材藝,太祖愛之,而年又長,太祖即位,嫡嗣未立,心嘗獨屬友文。太祖自張皇後崩,無繼室,諸子在鎮,皆邀其婦入侍。友文妻王氏有色,尤寵之。太祖病久,王氏與友妻張氏,常專房侍疾。太祖病少間,謂王氏曰︰“吾知終不起,汝之東都,召友文來,吾與之決。”蓋心欲以後事屬之。乃謂敬翔曰︰ “友可與一郡,趣使之任。”乃以友為萊州刺史。

    太祖素剛暴,既病,而喜怒難測,是時左降者,必有後命,友大懼。其妻張氏曰︰“官家以傳國寶與王氏,使如東都召友文,君今受禍矣!”夫婦相對而泣。左右勸友曰︰“事急計生,何不早自為圖?”友乃易衣服,微行入左龍虎軍,見統軍韓圖剖攏鴕匝辣灝偎嬗勛,雜控鶴衛士而入。夜三鼓,斬關入萬春門,至寢中,侍疾者皆走。太祖惶駭起呼曰︰“我疑此賊久矣,恨不早殺之,逆賊忍殺父乎!”友親吏馮廷諤以劍犯太祖,太祖旋柱而走,劍擊柱者三,太祖憊,僕于床,廷諤以劍中之,洞其腹,腸胃皆流。友以褥裹之寢中,秘喪四日。乃出府庫,大齎群臣及諸軍。遣受旨丁昭浦矯詔馳至東都,殺友文。又下詔曰︰“朕艱難創業,逾三十年。托于人上,忽焉六載,中外協力,期于小康。豈意友文陰畜異圖,將行大逆。昨二日夜,甲士突入大內,賴友忠孝,領兵剿戮,保全朕躬。然而疾恙震驚,彌所危殆。友克平凶逆,厥功靡倫,宜委權主軍國。”然後發喪。乾化二年六月既望,友于柩前即皇帝位,拜韓橢椅渚詼仁梗 閱┐畚 曛 艉螅 又諧p友謙為中書令。友謙不受命。而懷州龍驤軍三千,劫其將劉重霸,據懷州,自言討賊。三年正月,友祀天于洛陽南郊,改元曰鳳歷。

    太祖外孫袁象先與駙馬都尉趙岩等,謀與末帝討賊。二月,象先以禁兵入宮,友與妻張氏趨北垣樓下,將逾城以走,不果,使馮廷諤進刃其妻及己,廷諤亦自殺。末帝即位,復友文官爵,廢友為庶人。

    子康王友孜

    康王友孜,目重瞳子,嘗竊自負,以為當為天子。貞明元年,末帝德妃薨,將葬,友孜使刺客夜入寢中。末帝方寐,夢人害己,既寤,聞榻上寶劍槍然有聲,躍起,抽劍曰︰“將有變邪!”乃索寢中,得刺客,手殺之,遂誅友孜。明日,謂趙岩、張漢杰曰︰“幾與卿輩不相見。”由此遂疏弱宗室,而信任趙、張,以至于敗亡。

    嗚呼,《春秋》之法,是非與奪之際,難矣哉!或問︰“梁太祖以臣弒君,友以子弒父,一也。與弒即位,逾年改元,《春秋》之法,皆以君書,而友不得列于本紀,何也?且父子之惡均,而奪其子,是與其父也,豈《春秋》之旨哉?” 予應之曰︰“梁事著矣!其父之惡,不待與奪其子而後彰,然末帝之志,不可以不伸也。《春秋》之法,君弒而賊不討者,國之臣子任其責。予于友之事,所以伸討賊者之志也。”  

    譯文︰

    唉,梁的罪惡大極了!自從它以盜賊起家,到滅亡唐朝,它留下的毒害遍及天下。

    天下的英雄豪杰,從四面八方奮起,誰不想在它胸膛上刺把刀?然而終究不能稍稍挫折它的鋒芒而實現願望。

    梁在天下無敵,堪稱虎狼般的強壯。

    到它被打敗時,只是由于迷戀一兩個女子的快活取樂,直到胸口被刺穿,腸子淌出,像獵羊一樣地被宰殺,災禍在父子之間產生,知道女色是能夠毀滅人的(.>從古到今女色產生的禍害,大的使國家滅亡,其次使家庭破敗,再次使人失去性命,假如自己免禍,禍害還會危及子孫後代,雖然快慢不同,但沒有不導致災禍的。

    然而推究事情的根源,未嘗不是從細小的事產生的。

    《易經?坤》卦的初六說︰“踩到霜,就快結冰了。”《家人》卦的初九說︰“治家閑散不嚴,必有亡家的後悔。”這是至理名言,能不引以為戒嗎!梁人的家事,是《詩經》上所說的“不能說”的事。

    至于唐、晉以後,近親遠戚、嫡系旁支的界線都混亂了。

    因此作《家人傳》。

    梁太祖的母親是文惠皇後王氏,單州單父人。

    她生了三個兒子︰長子是廣王朱全昱,次子是朗王朱存,三子就是太祖。

    皇後年輕守寡,帶著三個兒子在蕭縣人劉崇家幫工為生。

    太祖長大後刁潑無賴,縣里的人對他都深感頭痛。

    劉崇憂慮太祖懶惰不勞動,多次加以鞭打斥責,有劉崇的母親憐愛他,常常親自為他梳洗,告誡家中人說︰“朱三不是普通人,應當好好地待他。”黃巢起兵後,太祖和朱存都偷跑出外為盜,跟隨黃巢攻打廣州,朱存戰死。

    過了幾年,太祖背叛黃巢向唐投降,反而以擊潰黃巢有功,做了宣武軍守將。

    于是派人率車馬到蕭縣,去劉崇家接皇後。

    太祖的使臣到劉崇家門,皇後驚慌逃避,對劉氏說︰“朱三窮困失意、品行不好,定已作賊死了,怎磨會有這種地位呢!”使臣一一述說了太祖成為現在這樣的原因,皇後驚喜交加地哭了,和劉崇的母親一起坐車回去,封為晉國太夫人。

    太祖在太夫人座前擺設酒席,舉杯祝壽,十分快活。

    太祖說︰“朱五經讀了一輩子書,不曾及第,現在有我這個兒子做了節度使,無愧于先人了。”皇後神色很感傷,過了好一會見,說︰“你能達到現在的地位,堪稱英偉杰出,但德行未必能比得上先人!”太祖不明白皇後為什麼這樣說,皇後說︰“朱二和你都跟隨黃巢,獨自死于荒遠的山嶺中,他的後代都在午溝,你現在富貴了,難道不關心他們嗎?”太祖哭泣告罪,于是全部召回朱存的子女。

    太祖性格剛暴,殺人很多,皇後每每警告他,很多人因此活卞來。

    大順二年秋,皇後生病,佔卜的人說︰“應當返回家鄉。”于是返回。

    死在午溝。

    太祖即位後,設立四廟,追尊父親為穆皇帝,皇後為文惠皇後。

    太祖元貞皇後張氏,是單州陽山縣渠亭里富豪人家的女兒。

    太祖年輕時聘她為妻子,生下末帝。

    太祖顯貴後,封為魏國夫人。

    皇後賢明精悍,凡事都有禮法,雖然太祖性格剛暴,也很敬畏她。

    太祖常向她咨詢外問的事務,皇後的話多有應驗。

    太祖常常狂怒殺人,皇後常給以保護,很多人因此得以保全性命。

    有一次太祖率兵外出征戰,行到半路,皇後認為不應這樣,派一人騎馬前去召回,太祖按期而返。

    郴王朱友裕進攻徐州,在石佛山打敗朱瑾的軍隊,朱瑾逃跑,朱友裕沒有追趕,太祖大怒,解除朱友裕的兵權。

    朱友裕驚慌害怕,帶領敷名騎兵逃入山中,過了很久,一個人躲藏在廣王那里。

    皇後暗中派人去教朱友裕脫離廣王回來,于是朱友裕一早就馳馬趕來見太祖,茌庭院中俯伏下拜,哭泣著請求一死,太祖很憤怒,叫手下的人把朱友裕揪出去,準備殺掉他。

    皇後听說後,來不及穿鞋,奔到庭中扶著朱友裕哭著說︰“你自綁請罪,難道不是想表明自己不是反叛太祖嗎?”太祖的怨怒消去,赦免了朱友裕。

    太祖打敗朱瑾後,佔有了朱瑾的妻子返回,皇後在封丘迎接太祖,太祖把這件事告訴了皇後。

    皇後立即見朱瑾的妻子,朱瑾的妻子行兩拜禮,皇後也答拜,感傷落淚,說︰“充州、鄆州和司空是同姓的邦國,弟兄之間,因小事動武,卻使我的姐姐落到這種地步;如果汴州不幸失守,我也就同你現在的處境一樣了。”說完又哭起來。

    太祖被皇後的話打動,于是送朱瑾的妻子去做尼姑,皇後常常供給她衣物糧食。

    司空,是太祖當時所任的檢校官餃(‘)天佑元年,皇後因病而死。

    太祖即位後,追封為賢妃。

    最初安葬在開封縣潤色鄉,末帝即位後,追加謐號叫元貞皇太後,拊葬在宣陵。

    皇後死後,太祖變得荒淫,最終因此招致災禍。

    昭儀陳氏,宋州人,年輕時以美色進宮()當時太祖已經顯貴,旁妻侍妾有數百人,而獨寵昭儀。

    有一次太祖患病,昭儀和數十個尼姑晝夜不停地做佛事,不曾有一點懈怠,太祖認為她很心疼自己,更加寵愛她。

    開平三年,昭儀剃度為尼,住在宋州的佛寺申。

    昭容李氏,也是以美色進官。

    她特別謹慎忠厚,不曾離開太祖。

    太祖患病時,白天睡覺剛入睡,屋梁斷了,只有李氏在太祖旁侍奉,于是拉太祖的衣服,太祖驚醒奔走,屋梁斷了打在床上,太祖很感激她,拜為昭容。

    都不知道她最後怎樣。

    未帝的德妃張氏,父親張歸霸,焉太祖做事,是梁的功臣。

    末帝為王時,娶她為妻。

    末帝即位後,準備冊封她為皇後,德妃請求等到末帝祭天之後,但末帝始終未能祭天。

    貞明元年,她病得很重,末帝趕忙冊封她為德妃,當晚去世,年二十四歲。

    次妃郭氏,父親郭歸厚,效力梁朝,任登州刺史。

    郭妃年輕時以美色進宮。

    梁滅亡後,唐莊宗進入汴京,梁原來的妃妾都哭泣迎拜。

    賀王朱友雍的妃子石氏很有美色,唐莊宗召見她,石氏饅罵唐莊宗,唐莊宗殺了她。

    接著召見郭妃,郭妃因懼怕而听從。

    不久剃度焉尼,賜名叫誓正,住在洛陽。

    當初,唐莊宗攻入汴州,末帝登上建國樓,對控鶴指揮使皇甫麟說︰“我是晉的世代仇敵,不能等他們來殺我,你應結束我的性命,不要讓我落到仇人手中!”皇甫麟和末帝相抱痛哭。

    這天晚上,皇甫麟用刀刺死末帝後,也自殺了。

    唐莊宗攻進汴州後,命令河南張全義埋掉末帝的尸體,把末帝的頭收藏在太社。

    晉天福三年,詔太社過去收藏的罪人人頭,準許他們的親屬收葬,于是取出末帝的頭,派遣右衛將軍安崇阮把末帝與妃子一起安葬。

    郭妃後來死在洛陽。

    太祖有兩個兄長︰一個名叫朱全昱,一個名叫朱存。

    八個兒子︰長子名叫朱友裕,其次名叫朱友、朱友璋、朱友貞、朱友雍、朱友徽、朱友孜,有個養子名叫朱友支。

    開平元年五月乙酉,封朱友文為博王、朱友為郢王、朱友璋為福王、朱友貞為均王、朱友雍為賀王、朱友徽為建王。

    朱友裕死在太祖即位前,追封為郴王,而康王朱友孜,是末帝即位時封的。

    朱友璋最初為壽州團練使、押左右番殿直、監豐德庫,在朱友稱帝時任鄆州留後,末帝時任忠武軍節度使,改鎮武寧軍,與朱友雍、朱友徽一樣,都不知道他們的最終去向。

    廣王朱全昱,是太祖即位時所封。

    太祖和二哥朱存逃亡為盜,只有朱全昱和母親仍然依附劉崇家。

    太祖顯貴後,和母親一道前往宣武軍,領山南西道節度使。

    以太師退休。

    太祖即將接受禪讓時,有關人員在前殿作儀式準備,朱全昱看了,回頭對太祖說︰“朱三,你能做皇帝嗎?”太祖在宮中舉行宴會,和廣王飲酒賭博,朱全昱酒已喝醉,拿骰子投擲盆中而反彈于外,呼叫太祖說︰“朱三,你不過是殤山一個平民,有幸天子任用你為四鎮節度使,有什麼對不起你的地方呢?然而你卻毀滅了唐朝延續三百年的國家,我會看見你整個家族被殺,哪里用得著賭博呢!”太祖不高興,停止宴會。

    朱全昱也不喜歡住在京城,常常住在腸山老家。

    三個兒子都封為王︰朱友諒為衡王、朱友能為惠王,朱友誨為邵王。

    干化元年,太祖將宋州升為宣武軍,任朱友諒為節度使。

    朱友諒進獻一根桿上結三個穗的象征吉祥的麥子,太祖發怒說︰“今年宋州大水成災,哪需做這種事!”于是罷免了朱友諒,讓他住在京城。

    太祖患病臥床,朱全昱前來探視病情,和太祖相抱痛哭;太祖因此放了朱友諒,讓他和父親一道柬歸。

    貞明二年,朱全昱因病而死。

    繼封衡王朱友諒為廣王。

    朱友能為宋滑二州留後、陳州刺史,所到之處行為不軌,很多奸入都投靠他。

    陳州的風俗喜好胡亂祭祀和旁門左道,那里學佛的人,自己建立了一套佛法,號稱“上乘”,晝夜聚集在一起,男女混雜。

    妖人母乙、董乙聚眾自稱天子,設置各種官吏,起初朱友能放任他們,母乙等就攻打搶劫州縣,末帝派軍隊消滅了他們。

    自從康王朱友孜謀反被殺,末帝開始疏遠和斥退皇族,皇族都懷有二心,紛紛反叛。

    貞明四年,朱友能率領陳州軍隊反叛,進犯京師,到陳留,軍隊被打敗,逃回陳州,敷月後投降,末帝赦免了他,降為房陵侯。

    朱友誨為陝州節度使,準備率領州中軍隊叛亂,末帝把他召回京師,和朱友諒、朱友能一起都被囚禁了。

    梁滅亡時,唐莊宗攻入汴州,都被殺死。

    朗王朱存,當初和太祖都跟隨黃巢進攻廣州,朱存戰死。

    朱存的兒子名叫朱友寧、朱友倫。

    朱友寧字安仁,從小聰明機敏,喜怒不形于色。

    太祖以他為軍校,擅長使用弓劍。

    後升為衙內制勝都指揮使、龔州刺史。

    太祖圍攻鳳翔,派遣朱友寧在柬面防備宣武軍。

    王師範襲擊梁,圍攻齊州,朱友寧率領軍隊擊敗他們,繳獲戰馬一千匹,殺敵數千人。

    太祖事奉唐昭宗返回京師,拜朱友寧為建武軍節度使,賜號叫“迎鑾毅勇功臣”。

    太祖再次派他進攻王師範,圍攻博昌,大肆屠殺,清河被尸體阻塞不流。

    在石樓交戰,軍隊被打敗,朱友寧從馬上墮下來被殺死。

    朱友倫從小也聰明機敏,精通《論語》、小學,通曉音律。

    朱存死後,太祖任朱友倫為元從馬軍指揮使,上表奏請命他為右威武將軍。

    燕人進攻魏州內黃,朱友倫率前鋒趁夜渡過黃河,繳獲戰馬一千匹。

    李罕之以潞州向梁投降,晉人進攻潞州,朱友倫率兵攻入潞州,俘獲李罕之而回。

    累遷檢校司空,領藤州刺史。

    太祖圍玫鳳翔,晉人襲擊梁,朱友倫率領軍隊三萬人到礬山,晉人于是退兵,朱友倫西進和太祖在鳳翔會合。

    唐昭宗返回長安,任命朱友倫為寧速軍節度使。

    太祖束歸,留朱友倫護衛皇城,窺視唐昭宗的動向。

    朱友倫擊球從馬上墜下摔死,太祖大怒,率領七萬軍隊到河中。

    唐昭宗哭泣,不知所措,準備逃奔太原,未能實現。

    宰相崔胤派人阻止太祖,太祖認為朱友倫是被崔胤等人殺死的,上奏請求誅殺崔胤等人,唐昭宗沒有允許,于是太祖派遣朱友諒到京師,率兵圍住開化坊,殺死崔胤和京兆尹鄭元規、皇城使王建勛、飛龍使陳班、閣門使王建襲、客省使王建父、前左僕射張浚。

    太祖即位,已經冊封宗室,中書提出建議,已故的皇兄朱存,皇佷建武軍節度使朱友寧、寧遠軍節度使朱友倫,都應當冊封。

    于是追封朱存為朗王、朱友寧為安王、朱友倫為密王。

    郴王朱友裕字端夫,從小擅長騎馬射箭,跟隨太祖征戰,能以為人寬厚蠃得士兵的喜歡。

    太祖和晉兵在西華圍困黃鄴,黃鄴的士兵肩扛長矛登上城牆斥罵敵軍,晉王派胡人騎兵不斷射擊都役能射中。

    太祖回頭示意朱友裕,朱友裕一箭就射中,軍中士兵都大聲歡呼,晉王很高興,送給朱友裕最好的弓和一百支箭。

    太祖鎮守宣武軍,任朱友裕為衙內都指揮使。

    景福元年,太祖進攻鄆州,朱友裕作為先鋒駐扎斗門,鄆州軍隊趁夜攻擊,朱友裕敗逃。

    太祖從後來,不知朱友裕已被打敗,前面的軍隊和敵軍遭遇,很多人被殺死。

    太祖行到鄉村中,和朱友裕相遇。

    這時,朱宣在濮州,于是太祖派朱友裕先率領二百人馬前行,太祖後到,和朱友裕失去聯絡。

    太祖突然和敵兵相遇,被打敗而逃跑。

    敵兵追得很緊,逃到一條大溝前,差點不能脫身,幸好溝中堆有柴草,馬得以躍遇,梁將李等十多人被殺死。

    棗天,朱友裕攻取濮州,接著將時溥圍困在徐州。

    朱瑾率領兩萬軍隊援救時溥,朱友裕在石佛山打敗朱瑾,朱瑾逃跑。

    都虞候朱友恭在太祖面前說朱友裕的壞話,認為可以追殺朱瑾而朱友裕卻不追。

    太祖大怒,削奪他的兵權歸龐師古,把朱友裕交給法官查辦。

    使者誤將詔書送給朱友裕,朱友裕驚恐不安,不知所措,幸虧張皇後教他辦法,得以免死。

    權知許州。

    許州靠近蔡州,苦于大盜劫掠,民眾死亡流移,朱友裕招回安撫流散的百姓,增加戶口三萬多。

    遷任諸軍都指揮使,參加平定充、郫二州,回來後仍領許州。

    崔洪逃奔淮南,朱友裕率兵平定蔡州,街市買賣經營如常。

    太祖兼鎮護國軍,以朱友裕為留後。

    遷任忠武軍節度使。

    太祖進攻鳳翔,未能攻克,于是離開鳳翔而攻合州。

    朱友裕攻破靈台、良原,攻克隴州,楊崇本以郇州來降。

    後來楊崇本又反叛,太祖派遣朱友裕進攻他,在永壽屯駐。

    朱友裕因病而死。

    博王朱友文字德明,原姓康,名叫勤。

    從小俊美有風姿,好學,善于談吐,很能寫詩,太祖收養他作兒子。

    太祖統領四鎮,以朱友文為度支鹽鐵制置使。

    太祖四方征戰,朱友文聚斂財物以供軍需。

    太祖即位,用過去所領的宣武、宣義、天平、護國四鎮征收賦稅,設立建昌宮統管它們,任朱友文為建昌宮使,封為博王。

    太祖到西都,朱友文留守束塞。

    平民朱友,是太祖當初鎮守宣武軍,侵奪宋、毫二州間時,和途中婦人苟合所生的。

    長大後狡猾多智謀。

    博王朱友文多才多藝,太祖很喜歡他,而他年齡又最大,太祖即位時,還沒有立繼承人,心里常常只屬意朱友文。

    太祖自從張皇後死後,沒有再娶,兒子們在各地鎮守,太祖要他們的妻子入宮侍奉自己。

    朱友文的妻子王氐頗有美色,太祖特別寵愛她。

    太祖久病不起,王氏和朱友的妻子張氏,常常專寵在房中侍候太祖。

    太祖的病稍稍輕一點,對王氏說︰“我知道最終不免一死,你去束都,叫朱友文回來,我要和他訣別。”大概心中想將後事托付給他。

    于是對敬翔說︰“可給朱友一個郡,催他去赴任。”于是以朱友為萊州刺史。

    太祖平常性格剛暴,病後就更加喜怒無常,這時被降官的人,隨後必然還會有重處的命令,朱友十分恐懼。

    他的妻子張氏說︰“皇帝已經將傳國寶拿給王氏,要她去束都召回朱友文,你現在遭禍了!”夫婦相對而哭。

    手下人勸朱友說︰“事情緊急計謀即出,為什麼不早些為自己作打算?”于是朱友換了衣服,暗中進入左龍虎軍,會見統軍韓勃商量辦法。

    晚上韓勃派牙兵五百人跟隨朱友,混雜在控鶴衛士中進入皇宮。

    半夜三更的時候,斬斷門閂而進入萬春門,到太祖寢室,侍候太祖的人都跑了。

    太祖驚恐地起身叫道︰“我疑心這個賊子很久了,悔恨沒有早一天殺掉他,反賊你忍心殺死父親嗎!”朱友親信的官吏馮廷夸用劍刺太祖,太祖繞著柱子躲藏奔走,劍三次擊在柱子上,太祖精疲力盡,倒在床上,馮廷謬用劍刺中太祖,穿破肚皮,腸胃流出。

    朱友用墊子將太祖的尸體裹到寢室中,喪事保密四天,打開府庫,大賞群臣和各軍將士。

    派遣受旨丁昭浦拿著假韶書飛馳到柬都,殺死朱友文。

    又發布假詔書說︰“我艱難創業,三十多年()登位稱帝,很快已六年,中外齊心協力,希望使天下小康。

    哪里料到朱友文暗中別有打算,準備反叛。

    前二日晚上,武裝士兵突然闖進宮內,全靠朱友忠心孝順,率兵剿殺叛賊,我得以保全性命。

    然而病中受驚,生命更加危急。

    朱友平定逆凶,功勞無與倫比,可以委任他代掌軍國大政。”然後發布喪告。

    干化二年六月十六日,朱友在太祖的靈柩前登上皇帝位,拜韓勃為忠武軍節度使,以末帝為汴州留後,河中朱友謙為中害令。

    朱友謙不接受任命。

    懷州龍壤軍三干人馬,脅迫他們的將領劉重霸,佔據懷州,自稱討賊。

    三年正月,朱友在洛陽南郊祭天,更改年號為鳳歷。

    太祖外孫袁象先和駙馬都尉趙岩等人,策劃和末帝一起討伐朱友。

    二月,袁象先率禁兵進入皇宮,朱友和妻子張氏逃奔到北面牆樓下,準備越過城牆逃跑,沒有成功,命令馮廷夸用刀刺死妻子和自己,馮廷夸也自殺了。

    末帝即位,恢復朱友文的官爵,廢朱友為平民。

    康王朱友孜,眼楮里有兩個瞳子,私下很自負,認為應當成為天子。

    貞明元年,末帝的德妃死,快要安葬時,朱友孜派刺客在晚上進入末帝臥室里。

    末帝剛剛入睡,夢見有人要殺自己,醒來後,听見床榻上的寶劍發出鏘鏘的聲音,一躍而起,拔劍說︰“將有兵變啊!”于是在臥室中搜索,捉到刺客,親手殺死他,接著殺死朱友孜。

    第二天,對趟岩、張漢杰說︰“差點不能與你們相見了。”從此就疏遠削弱皇室親屬,而信任趙、張二人,以至于失敗滅亡。

    唉,《春秋》的筆法,褒貶毀譽之間,難做到啊!有人間︰“梁太祖作為臣子殺君主,朱友作為兒子殺父親,都是一樣的。

    贊揚殺君即位,第二年改換年號,《春秋》的筆法,都作為君主來記載,然而朱友未能列在本紀中,為什麼呢?況且父子的罪惡一樣大,而在本紀中不寫麼呢?況且父子的罪惡一樣大,而在本紀中不寫兒子,這就是贊揚他的父親,難道這是《春秋》的宗旨嗎?”我回答說︰“梁的情況很明顯。

    朱友父親的罪惡,無須等褒貶他的兒子而後彰明,然而末帝的志向,不能不表明。

    《春秋》的筆法,君主被殺而殺君的人卻得不到討伐的,國家的臣子要承擔罪責。

    我對于朱友的事情的寫法,就是用來伸張討伐殺害君主的人的志向的。”


如果你對新五代史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新五代史》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