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緩,兄弟並為名器,其父名昭,一生不為照字,惟依《爾雅》火
旁作召耳。然凡文與正諱ヾ相犯,當自可避;其有同音異字,不可悉然。劉
字之下,即有昭音。呂尚ゝ之兒,如不為上;趙壹之子,儻不作一︰便是下
筆即妨,是書皆觸也。
【譯文】
劉舀、劉緩兩兄弟,同為名人,他們的父親名叫昭。所以兄弟便一輩子
都不寫照字,只是依照《爾雅》用 來代替。然而凡文字與人的正名相同,
當然應該避諱;如行文中出現同音異字,就不該全部避諱了。劉字的下半部
分就有昭的音。呂尚的兒子如果不能寫“上”字;趙壹的兒子如果不能寫“一”
字,便會一下筆就犯難,一寫字就犯諱了。
【注釋】
ヾ正諱︰指人的正名。
ゝ呂尚︰姜太公。
【評語】
避諱之事,本屬多余,假若為了避諱父親名字而挖苦心思,無所適以,
豈非庸人自擾?封建思想,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