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證篇 一五三、索求古籍慮狀同源

類別︰子部 作者︰顏之推(南北朝) 書名︰顏氏家訓

    張揖雲︰“虛,今伏羲氏也。”孟康《漢書》古文注亦雲︰“,今伏。”

    而皇甫謐雲︰

    “伏羲或謂之宓羲。”按諸經史緯候ヾ,遂無宓羲之號。慮字從虍,宓

    字從で,下俱為必,末世傳寫,遂誤以為宓,而《帝王世紀》因更立名耳。

    何以驗之?孔子弟子子賤為單父宰,即慮羲之後,俗字亦為宓,或復加山。

    今兗兗州永昌郡城,舊單父地也,東門有“子賤碑”,漢世所立,乃曰︰“濟

    南伏生,即子賤之後。”

    是知之與伏,古來通字,誤以為宓,較可知矢。

    【譯文】

    張揖說︰“,就是現在所說的伏羲氏。”孟康《漢書》古文注也說︰

    “,就是現在的伏,”而皇甫謐卻說︰“伏羲,有人也稱之為宓羲。”我

    查閱了各種經書、史書、緯書以及佔驗之書,就沒有宓羲這個稱號。字從

    “虍”,宓字從“で”,下面部分都是”必”,後代人傳抄,就誤把寫成

    了宓,而皇甫謐的《帝王世紀》據此又另外立了一個名稱,用什麼來驗證它

    呢?孔子的學生子賤擔任單父的長官,他就是羲氏的後代,俗字也寫作

    “宓”,有的又在宓下如個“山”。現在兗州永昌郡城就是過去單父的地盤,

    東門有一個“子賤碑”,是漢代豎立的,那上面就說︰“濟南人伏生,就是

    子賤的後人。”由此可以知道“”與“伏”,自古以來就是通用字,後人

    誤把“”寫作“宓”的事實,就明顯可知了。

    【注釋】

    ヾ緯候︰緯,指緯書。其書以儒家經義,附會人事吉凶禍福,預言治亂

    興廢,多迷信內容。候,指佔驗之書。

    【評語】

    漢字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經歷了復雜的演變過程,總體而言,趨勢是

    由繁趨簡,所以,過去的一些俗字已被人們所接受,成為正規文字,近年來,

    一些出版物竟相采用繁體字貌似新潮,實為陳腐,復古之風,實不可長。


如果你對顏氏家訓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顏氏家訓》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