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楊由傳》雲︰“風吹削肺ヾ。”此是削札牘之柿耳。古者,
書誤則削之,故《左傳》雲“削而投之”是也。或即謂札為削ゝ,王褒《童
約》曰︰“書削代犢ゞ。”甦竟書雲︰“昔以摩研編削之才々。”皆其證也。
《詩》雲︰“伐木滸滸ぁ。”毛《傳》雲︰“滸滸,柿貌也。”史家假借為
肝肺字,俗本因是悉作脯臘之脯あ,或為反哺之哺ぃ。學士因解雲︰“削哺,
是屏障之名。”既無證據,亦為妄矣!此是風角佔侯耳い。《風角書》曰ぅ︰”
庶人風者,拂地揚塵轉削う。”若是屏障,何由可轉也?
【譯文】
《後漢書•楊由傳》說︰“風吹削肺。”這個“肺”就是削札牘的“柿”。
古時候。字寫錯了就把它刮削掉,所以《左傳》說“削而投之”就是這個意
思。也有把”札”叫作“削”的,王褒《童約》說︰“書削代牘。”甦竟的
信中說︰“昔以摩研編削之才。”都是“札”作“削”的證據。《詩經》說︰
“伐木滸滸。毛《傳》解釋說“滸滸,柿貌也。”史官們用假借之法把”柿”
字變成了肝肺的”肺””字,世上流行的版行本又據此全都寫成了脯臘的“脯”
字,或者寫作反哺的“哺”字。學者都們因此解釋《後漢書》中的“削哺”
一詞說︰“削哺,是屏障之名。”這種解釋即無證據,也只能算是亂說了。
《風角書》上說︰“庶人風者,拂地揚塵轉削。這里說利用風角之術來佔吉
凶。”如果”削”是指屏障,怎麼可能轉動呢?
【注釋】
ヾ削肺︰削札牘時削下的碎片。
ゝ札︰古代書寫用的小而薄的本片。
ゞ牘︰古代寫字用的木板。
々摩研︰切磋研究。編削︰指編纂書籍。削即札。削即札。古代書籍木
自或竹簡制成。
ぁ滸滸(x 許)︰伐木聲。今本《詩經》作“許許”
あ脯(f )臘︰干肉。
ぃ反哺︰鳥雛長成,餃食喂養其母。
い風角︰古代佔侯之術。
ぅ《風角書》︰講風角佔侯之書。
う以上二句大意是說︰普通人的風,能夠吹佛地面,揚起塵土,使地上
的木屑隨風旋轉。削︰碎木屑。
【評語】
注釋書籍是一件嚴肅的工作,關系到祖國文化的傳播與繼承。因此,必
須言之有據,切忌主觀臆測,視”木屑”為“屏障”之類的錯誤,豈不貽誤
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