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文》,世間題雲“河南服虔字子慎造ヾ”。虔既是漢人,其《敘》
乃引甦林、張揖ゝ;甦、張皆是魏人。且鄭玄以前,全不解反語ゞ,《通俗》
反音,甚會近俗々。阮孝緒又雲“李虔所造“ぁ。河北此書,家藏一本,遂
無作李虔者。《晉中經簿》及《七志》あ,並無其目,竟不得知誰制。然其
文義允愜,實是高才。殷仲堪《常用字訓》,亦引服虔《俗說》,今復無此
書,未知即是《通俗文》,為當有異ぃ?或更有服虔乎?不能明也。
【譯文】
《通俗文》一書,世間的本子寫作“河南服虔字子慎撰”。服虔既既是
漢代人,他的《敘》卻引用了甦林、張揖的話;甦林、張揖都是三國時魏國
人。而且在鄭玄以前,人們都不懂得反切,《通俗文》的反切注音,與現在
的習尚太相合。阮孝緒又說是“李虔所撰”。這本書在河北地區,家家收藏
有一本,就沒有題作李虔的。《晉中經簿》及《七志》上,並沒有它的條目,
最終不能知道是誰撰寫的。但是它的文辭妥貼,確實是高才。殷仲堪的《常
用字訓》,也引用了服虔的《俗說》,現在又沒見到這本書,不知它就是《通
俗文》,還是別一種書?或者是另有一位服虔嗎?不能知曉啊。
【注釋】
ヾ《通俗文》︰訓釋經史用字之書。服虔︰漢人。字子慎。《隋書•經
籍志》著錄有服虔《通俗文》。
ゝ甦林︰三國魏人,字孝友。通文字訓詁。張揖︰魏人。
ゞ反語︰即反切。古代注音的一種方法,即用兩個字注一個字的讀音。
這兩個字的前一個字取聲母,後一個字取韻母和聲調。如︰“毛,莫袍反。”
々會︰合。近俗︰現在的習尚。
ぁ阮孝緒︰南朝梁人,字士宗。以德行顯于世。撰有《七錄削繁》。此
雲《通俗文》李虔所造,當出其中。
あ《晉中經簿︰即《中經新簿》。三國魏荀勖撰。《七志》︰南朝宋王
儉撰。二書均為書目。
ぃ為︰或者,還是。表選擇。
【評語】
著述文章,托名他人,古已有之,如《黃帝內經》即是一例。淡泊名利,
造福社會,此類高人比之于那些無恥的追名逐利之徒。豈非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