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證篇 一七八、《說文解字》隱括有例

類別︰子部 作者︰顏之推(南北朝) 書名︰顏氏家訓

    客有難主人曰︰“今之經典,子皆謂非,《說文》所言,子皆雲是,然

    則許慎勝孔子乎?”

    主人拊掌大笑,應之曰︰“今之經典,皆孔子手跡耶?”客曰︰“今之

    《說文》,皆許慎手跡乎?”答曰︰“許慎檢以六文ヾ,貫以部分ゝ,使不

    得誤,誤則覺之。孔子存其義而不論其文也。

    先儒尚得改文從意,何況書寫流傳耶?必如《左傳》止戈為武,反正為

    乏,皿蟲為蠱,亥有二首六身之類,後人自不得輒改也,安敢以《說文》校

    其是非哉?且余亦不專以《說文》為是也,其有援引經傳,與今乖者,未之

    敢從。

    又相如《封禪書》曰︰‘導一睫六穗于庖,犧雙共抵之獸ゞ。’此導

    訓擇,光武詔雲︰‘非徒有豫養導擇之勞々是也。而《說文》雲︰‘是禾

    名。’引《封禪書》為證;無妨自當有禾名,非相如所用也。‘禾一睫六

    穗于庖’,豈成文乎?縱使相如天才鄙拙,強為此語;則下句當雲‘麟雙

    共抵之獸’,不得雲犧也。吾嘗笑許純儒ぁ,不達文章之體,如此之流,不

    足憑信。大抵服其為書あ,隱括有條例ぃ,剖析窮根源,鄭玄注書,往往引

    以為證;若不信其說,則冥冥不知一點一畫,有何意焉。”

    【譯文】

    有位客人非難我說︰“今天的經典,你都說不對,《說文》所說的,你

    都說對,這麼說來,許慎比孔子還高明嗎?”我拍手大笑,回答他說︰“今

    天的經典,都是孔子的親筆手跡嗎?”客人說︰“今天的《說文》,都是許

    慎的親筆手跡嗎?”我回答道︰“許慎用六書來檢驗文字,用分出的部首費

    串全書,使它們不致出現錯誤,出現錯誤就能發現。孔子保留文句的含義而

    不討論文字本身。前輩學者還可以按照自己的看法來改動文字,何況這些典

    籍經過歷代傳抄呢?必須是像《左傳》里所說的止戈為武,反正為乏,皿蟲

    為蠱、亥有二首六身這類情況,後人自然不能隨便改動,哪能用《說文》來

    校訂它們的是非呢?況且我也不是只以《說文》為是,《說文》中有援引經

    傳的文句,與今天的經傳文句不相合的,我就不敢順從它。又比如司馬相如

    的《封神收》說︰‘導一睫六穗于庖,犧雙共抵之獸。’這個導字就解釋

    作擇,漢光武帝的詔書說︰‘非徒有豫養導擇之勞’的導字,就是這個含義。

    而《說文》卻說︰‘是禾名。’並引《封禪書》為證。我們不妨說本來就

    有一種禾叫,卻不是司馬相如在《封禪書》中使用的。否則,‘禾一睫六

    穗于庖’,難道能成文句嗎?就算是司馬相如的天資低下拙劣,很勉強地寫

    下了這句話;那麼下一句也應當說‘麟雙共抵之獸’,而不應該說‘犧’。

    我曾經嘲笑許慎是專一于文字的純粹儒者,不懂得文章的體制,像這一類情

    況,就不足憑信。但總的說來我佩服許慎撰寫的這本書,審定文字有條例可

    依,剖析文字含義能夠窮盡它的根源,鄭玄注釋經書,往往引用《說文》作

    為證據。如果我們不相信《說文》的說法,就會懵懵懂懂地不知道文字的一

    點一畫有什麼意義。

    【注釋】

    ヾ六文︰即六書。古人分析漢字的造字方法而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即

    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ゝ部分︰指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首創的部首編排法。

    ゞ導︰通,選擇。庖︰廚房。犧︰宗廟祭祀的牲畜。︰角。抵︰本,

    指角的底部。

    々導擇︰二字連文為義,即選擇的意思。

    ぁ純儒︰純粹的儒者。這里指專于文字訓詁。

    あ大抵︰表示總括一般情況。服︰佩服。

    ぃ隱括︰也作隱栝。矯正竹木彎曲的器具。引申為修改、訂正之意。

    【評語】

    文字里構成文字的基礎,學習文章先剖析文字,這不失為一種好的學習

    方法不懂文字,必然糊里糊涂,似里而非。


如果你對顏氏家訓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顏氏家訓》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