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篇 阳明杂治法第三 发黄证治七条

类别:子部 作者:清·尤在泾 书名:伤寒贯珠集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者,身必发黄。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邪入阳明。寒已变热。若更被火,则邪不得去,而热反内增矣,且无汗,则热不外越。小便不利,则热不下泄。蕴蓄不解。集于心下而聚于脾间,必恶热,为懊 不安。脾以湿应,与热相合,势必蒸郁为黄矣。额上虽微汗。被火气劫。从炎上之化也。岂能解其火邪哉。

    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热越、热随汗而外越也。热越则邪不蓄而散,安能发黄哉。若但头汗出而身无汗,剂颈而,则热不得外达。小便不利,则热不得下泄,而又渴饮水浆,则其热之蓄于内者方炽,而湿之引于外者无已。湿与热得。瘀郁不解,则必蒸发为黄矣。茵陈蒿汤苦寒通泄。使病从小便出也。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擘) 大黄(二两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煎茵陈减六升。纳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

    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伤寒发汗已。热与汗越,不能发黄,而反身目为黄者,以寒湿深入在里。汗虽出,而寒湿不与俱出也。寒湿在里,必伤于脾。脾伤而色外见,则身目为黄,是不可比于瘀热在里之例,而辄用下法也。云于寒湿中求之者,意非温脾燥湿不可耳。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此则热结在里之证也。身黄如橘子色者,色黄而明,为热黄也。若湿黄则色黄而晦。所谓身黄如熏黄也。热结在里,为小便不利。腹微满,故宜茵陈蒿汤下热通瘀为主也。

    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此热瘀而未实之证。热瘀,故身黄。热未实,故发热而腹不满。栀子彻热于上。柏皮清热于下。而中未及实,故须甘草以和之耳。

    栀子柏皮汤方

    栀子(十五枚擘) 甘草(一两炙) 柏皮(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此亦热瘀而未实之证。瘀热在里者,汗不得出而热瘀于里也,故与麻黄、杏仁、生姜之辛温。以发越其表。赤小豆、连轺、梓白皮之苦寒甘,以清热于里。大枣、甘草。甘温悦脾,以为散湿驱邪之用。用潦水者,取其味薄。不助水气也。合而言之。茵陈蒿汤是下热之剂。栀子柏皮汤是清热之剂。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是散热之剂也。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麻黄(二两) 生姜(二两切) 生梓白皮(一升) 连轺(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赤小豆(一升) 杏仁(四十粒去皮尖)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如果你对伤寒贯珠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伤寒贯珠集》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