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十六策 考黜第八

類別︰子部 作者︰諸葛亮 書名︰諸葛亮兵法

    考黜之政,謂遷善黜惡。明主在上,心昭于天,察知善惡,廣及四海,不敢遺小國之臣,下及庶人,進用賢良,退去貪懦,明良上下,企及國理,眾賢雨集,此所以勸善黜惡,陳之休咎。故考黜之政,務知人之所苦。其苦有五。或有小吏因公為私,乘權作奸,左手執戈,右手治生,內侵于官,外采于民,此所苦一也;或有過重罰輕,法令不均,無罪被辜,以致滅身;或有重罪得寬,扶強抑弱,加以嚴刑,枉責其情,此所苦二也;或有級罪惡之吏,害告訴之人,斷絕語辭,蔽藏其情,掠劫亡命,其枉不常,此所苦三也;或有長吏數易守宰,兼佐為政,阿私所親,枉克所恨,逼切為行,偏頗不承法制,更因賦斂,傍課采利,送故待新,夤緣征發,詐偽儲備,以成家產,此所苦四也;或有縣官慕功,賞罰之際,利人之事,買賣之費,多所裁量,專其價數,民失其職,此所苦五也。凡此五事,民之五害,有如此者,不可不黜,無此五者,不可不遷。故書雲︰“三載考績,黜陟幽明”。

    【譯文】

    君主治理國家時,考核官吏的原則是︰使有良好治績的官員得到提升,使表現惡劣、治績差的官員受到廢免。清明的君主,內心光明可鑒日月,能夠準確地察辨是非,使自己的統治伸達于全國各處,不疏漏小地方的官吏,甚至一般的黎民百姓也被列入自己的考核範圍,選用賢能善良的官吏,對貪婪、怯懦的官吏撤職查辦,使國家上下秩序井然,使天下賢人皆輔佐于國家的治理,讓世間所有的賢良紛紛來此聚集,這就是國群治國勸善黜惡、消除各種隱患的道理。因此,國君考核百官,要首先了解官吏的各種粗劣行為,他們直接造成了百姓的疾苦。總結官吏的粗劣行為,一般有五類︰一是小的官吏貪污腐敗,假公濟私,利用手中職權肆意妄為,他們直接統治黎民百姓,卻對上蒙騙,對下欺壓;二是官吏在執法時,對罪大惡極的人施以輕罰,不明法令,又使無罪的人無辜受冤,甚至使其喪失生命,或者對犯有重罪的輕判,恃強凌弱,施嚴刑歪曲案情;三是,縱容罪惡的官吏,對冤情隱匿不查,並從中做手腳消滅證據,使蒙冤的人永遠得不到昭雪;四是上下官官相護,結黨營私,執法犯法,利用為國家征收賦稅的機會另設課目,搜刮民脂民膏,還常常利用各種機會在政治上鑽營,攀附大戶,在經濟上把屬于國家或者老百姓的財產納入自己的家產;五是官吏貪功慕利,以賞罰力借口,加入各種私情關系,虛報數額,與民爭利,致使百姓無法生活下去。具有這五種劣行的官吏是國家的危害,所以,對這樣的官吏不可以不依法治罪,對沒有這五種劣行的官吏,不可以不提升他們。所以《書》說︰“考核官吏要利用三年的時間,對官吏三年的行為進行綜合考評,辭退、查辦沒有任何治績並給百姓造成苦難的官吏,對成績優良,有突出政績的官吏要進行嘉獎,”

    【解析】

    這篇文章論述的是對官吏的考核升降問題,文章談了三層意思,首先說明了考核的目的是“遷善黜惡”,即提升政績好的官吏,貶斥表現不佳或者作惡的官員;其次,說明考察對象,包括邊遠小吏,直至平民百姓,以便“進用賢良,退去貪懦”;接著又特別指出應該了解百姓所恨的五種官吏,對有這些惡行的官吏,必須懲治。

    本文論述的問題,有兩點值得特別指出。首先,提出普遍考核,並根據其政績升降,這很重要。對于發現人才,發揮賢才的作用,建立一支有效能的官員隊伍十分重要。其次,特別提出“考黜之政,務知人所若”,以人民的利益做為考核官員的標準,懲治各種為害百姓的惡吏,保護百姓。這一點特別可貴,也特別重要,一個君主,真能做到不以個人好惡用人,不憑主觀印象升降官吏職務,而以其實績,以平民百姓的好惡考核遷黜官員,那就確實是一位明君了。


如果你對諸葛亮兵法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諸葛亮兵法》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