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虛脈(陰)

類別︰子部 作者︰明 • 李中梓 書名︰診家正眼

    體象 虛合四形,浮大遲軟;及乎尋按,幾不可見。

    主病 虛主血虛,又主傷暑。左寸心虧,驚悸怔忡。右寸肺虧,自汗氣怯。左關肝傷,血不營筋。右關脾寒,食不消化。左尺水衰,腰膝痿痹。右尺火衰,寒癥蜂起。

    【按】虛之為義,中空不足之象也,專以軟而無力得名也。叔和雲︰“虛脈遲大而軟,按之豁豁然空”,此言最為合義。雖不言浮字,而曰按之豁豁然空,則浮字之義已包含具足矣。崔紫虛以為形大力薄,其虛可知,但欠遲字之義耳。偽訣雲︰“尋之不足,舉之有余”,是浮脈而非虛脈矣。浮以有力得名,虛以無力取象。有余二字,安可施之虛脈乎!楊仁齋曰︰“狀為柳絮,散漫而遲。”滑氏曰︰“散大而軟。”二家之言,俱是散脈而非虛脈矣。夫虛脈按之雖軟,猶可見也。散脈按之絕無,不可見也。虛之異于濡者,虛則遲大而無力,濡則細小而無力也。虛之異于芤者,虛則愈按而愈軟,芤則重按而仍見也。

    王叔和曰︰“血虛脈虛”,而獨不言氣虛者,何也?氣為陽,主浮分,血為陰,主沉分;今浮分大而沉分空,故獨主血虛耳。夫虛脈兼遲,遲為寒象,大凡癥之虛極者必挾寒,理勢然也。故虛脈行指下,則益火之原,以消陰翳,可劃然決矣。更有浮取之而且大且軟,重按之而豁然似無,此名內真寒、外假熱,古人以附子理中湯冰冷與服,治以內真熱而外假寒之劑也。


如果你對診家正眼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診家正眼》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