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傷食證二

類別︰子部 作者︰明•皇甫中 書名︰明醫指掌

    【歌】胸膨噯氣為傷食,氣口緊盛端可識。所傷仍辨熱和寒,元氣要分虛與實。

    【論】經雲︰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故傷食者,氣口脈緊盛,左手脈平和,胸膈痞塞,噫氣如敗卵臭,頭疼發熱,絕類傷寒,但身不疼為異耳。所傷之物,有辛辣、香燥、炙爆、酒、面、熱物者;有傷生冷、魚腥、水果、寒涼等物者;有壯實人縱飲大嚼者;有虛弱人多食不克化者之不同。更審其所傷多少,酌其元氣虛實而消之、導之、攻之、補之,則萬舉萬全而無誅伐太過之失也。

    【脈】氣口緊盛,為傷于食。食不消化,浮滑而疾。

    傷冷物

    所傷一切冷物,如魚腥、瓜果之類,胸中痞滿者,二陳湯加香附、砂仁、神曲、紅豆,或治中湯,或木香見丸,仍用炒麩皮熨之。

    二陳湯(方見痰證。)

    治中湯(方見脾胃。)

    木香見 丸

    巴豆霜(五分) 京三稜(一兩) 神曲(炒黃,一兩) 木香(二錢) 香附(五錢,炒熟) 石三稜(五錢,去皮,與京三稜共煨) 升麻(三錢) 柴胡(三錢) 草豆蔻(面裹,燒熟,取仁五錢)

    上為細末,湯浸 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白湯下,量所傷多少服之。

    傷熱物

    所傷熱物,如姜、椒、蒜、韭、酒、面、炙爆、煎炒、犬肉、辛辣之類,致心下痞滿作痛者,三黃枳實湯,或二陳加芩、連、山楂、枳實、神曲、麥芽。食已下,大便不通,大承氣湯下之。

    三黃枳實湯

    黃芩(一錢) 黃連(一錢) 大黃(煨,一錢) 枳實(二錢) 濃樸(五分)甘草(五分)

    上銼,一劑,水二盞,煎八分,空心熱服。

    二陳湯(見痰證。)

    大承氣湯

    大黃(三錢) 芒硝(三錢) 濃樸(一錢五分) 枳實(一錢五分)

    上銼,一劑,水二大鐘,煎至八分,熱服,以利為度。

    按︰經曰︰脾胃者,倉廩之官,無物不受,一有停滯,則氣不順而生痞、滿、燥、實、堅。是方也,濃樸苦溫以去痞,枳實苦寒以瀉濁,芒硝咸寒以潤燥軟堅,大黃苦寒以瀉實去熱,此土郁則奪之之意也。

    虛人傷食

    虛弱人食不化,痞滿者,六君子湯加神曲、麥 、山楂。大便不通者,加枳實、濃樸,或枳術丸加曲、 、橘、半、山楂。虛甚者加茯苓、人參。

    六君子湯

    即四君子湯合二陳湯。(四君子見脾胃,二陳見痰證。)

    枳術丸(方見脾胃。)

    實人傷食

    氣壯人傷食,痞滿不消者,保和丸。大便閉結不通,脹滿者,木香檳榔丸。

    保和丸

    治食積。

    山楂肉(二兩,蒸熟) 神曲(炒,一兩) 半夏(一兩) 茯苓(一兩) 萊菔子(五錢) 陳皮(五錢) 連翹(五錢)

    上為末,神曲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錢,空心米湯下。

    加白術名大安丸。

    木香檳榔丸

    治一切氣滯,心腹痞滿,脅肋脹痛,大、小便結滯不利者。

    木香(一兩) 檳榔(一兩) 蓬術(一兩) 青皮(一兩) 陳皮(一兩) 枳殼(一兩) 黃連(一兩) 香附(三兩) 大黃(炒,三兩) 牽牛(生,取頭末,三兩)

    上為末,水發為丸,食後姜湯送下四、五十丸,以利為度。


如果你對明醫指掌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明醫指掌》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