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辨梅核氣喉喑論

類別︰子部 作者︰清•高秉鈞 書名︰瘍科心得集

    梅核氣者,乃痰氣結于喉中如塊,咽之不下,吐之不出。《金匱》雲︰婦人咽中有如炙臠,半夏濃樸湯主之。炙臠者,干肉也。此病不因腸胃,故不礙飲食、二便,不因表邪,故無骨疼、寒熱,乃為積寒所傷,不與血和,血中之氣溢而浮于咽中,得水濕之氣凝結難移。

    男子亦間有之。藥用半夏濃樸湯,乃二陳湯去陳皮、甘草,加濃樸、紫甦、生姜也。專治婦人七情之氣,郁滯不散,結成痰涎;或如梅核在咽,咯咽不下;或中脕痞滿,氣不舒暢;或痰飲中滯,嘔逆惡心,並可取效。蓋半夏消痰降逆,濃樸散結,生姜、茯苓宣至高之滯而下其濕,甦葉味辛氣香、色紫性溫,能入陰和血,則氣與血和,不復上浮也。

    喉喑者,謂有言而無聲。由風火侵肺,誤服寒涼生冷。音雌者輕,虛癆肺損音啞者難治。又病患瘥後,氣短及聲不出者,皆肺氣不行,宜服降氣湯,多加前胡,臨服加姜汁以佐之。又婦人有子喑病,經雲︰婦人重身九月而喑者,胞之絡脈絕也,無治,當十月復。謂胎至九月,兒體已長,胞宮之絡脈,系于腎經者,阻絕不通,故間有是證。蓋腎經之脈,上系舌本,脈道阻絕,則不能言,至十月分娩後,而自能言,不必加治,治之當補心腎。


如果你對瘍科心得集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瘍科心得集》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