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杂文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1)

类别:集部 作者:(晋)陶洲明 书名:陶渊明集

    [说明]

    此文是陶渊明为其已故外祖父孟嘉写的一篇传记。文中记述了孟嘉的生

    平事迹,并着重表现其温雅平旷、任怀适意的气质个性,以及他身在官场而

    能坚守“行不苟合,言无夸矜”的清操美德。

    君讳嘉(2),字万年,江夏鄂人也(3)。曾祖父宗,以孝行称(4),仕吴司空

    (5)。祖父揖,元康中为庐陵太守(6)。宗葬武昌新阳县(7),子孙家焉(8),遂为

    县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9),闺门孝

    友(10),人无能间(11),乡里称之。冲默有远量(12)。弱冠(13),祷类咸敬之(14)。

    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15),常叹君温雅平旷(16),自以为不及。

    逊从弟立(17),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18),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

    流京邑(19)。太尉颍川庾亮(20),以帝舅民望(21),受分陕之重(22),镇武昌,

    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23)。下郡还,亮引见(24),问风俗得失。对曰:

    “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25)。”亮以麈尾掩口而笑(26)。诸从事既去,唤弟

    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

    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27)。旬有余日(28),更版为劝学从事(29)。时

    亮崇修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30),故应尚德之举(31)。太傅河南褚裒(32),

    简穆有器识(33),时为豫章太守,出朝宗亮(34),正旦大会州府人士(35),率多

    时彦(36),君坐次甚远(37)。裒问亮:“江州有孟嘉,其人何在?”亮云:“在

    坐,卿但自觅。”裒历观,遂指君谓亮曰:“将无是耶(38)?”亮欣然而笑,

    喜裒之得君,奇君为裒之所得,乃益器焉(39)。举秀才(40),又为安西将军庾

    翼府功曹(41),再为江州别驾(42)、巴丘令(43)、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44)。

    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游龙山(45),参佐毕集(46),四弟二甥

    咸在坐。时佐吏并著戎服(47),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48),

    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49),温命取以还之。廷尉太原孙盛为谘

    议参军(50),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51)。君归,

    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52)。文辞超卓,四座叹之。奉使京师,除尚书

    删定郎(53),不拜(54)。孝宗穆皇帝闻其名(55),赐见东堂,君辞以脚疾,不任

    拜起(56),诏使人扶入。君尝为刺史谢永别驾。永,会稽人(57),丧亡,君求

    赴义(58),路由永兴(59)。高阳许询(60),有隽才(61),辞荣不仕,每纵心独往,

    客居县界(62)。尝乘船进行,适逢君过,叹曰:“都邑美士,吾尽识之,独不

    识此人。唯闻中州有孟嘉者,将非是乎?然亦何由来此?”使问君之从者。

    君谓其使曰:“本心相过(63),今先赴义,寻还就君(64)。”及归,遂止信宿

    (65),雅相知得(66),有若旧交。还至,转从事中郎,俄迁长史(67)。在朝溃然

    (68),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69),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70),

    顾景酣宴(71),造夕乃归(72)。温从容谓君曰:“人不可无势(73),我乃能驾御

    卿。”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始自总发(74),至于知命(75),行不苟合,

    言无夸矜(76),未尝有喜温之容(77)。好酣饮,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融

    然远寄(78),傍若无人。温尝问君:“酒有何好,而卿嗜之?”君笑而答曰:

    “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79)。”又问听妓(80),丝不如竹(81),竹不如肉(82),

    答曰:“渐近自然(83)。”中散大夫桂阳罗含(84),赋之曰:“盂生善酣,不

    愆其意(85)。”光禄大夫南阳刘耽(86),昔与君同在温府,渊明从父太常夔尝

    问耽(87):“君若在,当已作公否(88)?答云:“此本是三司人(89)。”为时所

    重如此。渊明先亲,君之第四女也。《凯风》“寒泉”之思(90),实钟厥心(91)。

    谨按采行事(92),撰为此传。惧或乖谬,有亏大雅君子之德,所以战战兢兢,

    若履深薄云尔(93)。

    赞曰:孔子称:“进德修业,以及时也(94)。”君清蹈衡门(95),则令闻

    孔昭(96),振缨公朝(97),则德音允集(98)。道悠运促(99),不终远业(100),惜

    哉!仁者必寿(101),岂斯言之谬乎!

    [注释]

    (1)故:亡故。征西大将军:指温桓。温桓,字元子,谯国(今安徽省怀远县)人,晋明帝时为

    征西大将军。长史:是温桓属下的一种官职名称,总理幕府。孟府君:指孟嘉。汉、晋时尊称太守为

    府君,子孙对先父先祖也称府君。

    (2)讳:避讳,讳名。旧时对帝王将相或尊长不直称其名,叫做避讳。所以用来指所避讳的名字。

    (3)江夏:郡名,郡治在今湖北省安陆县。鄂:江夏郡下属的县,在今湖北武昌。按《晋书?孟

    嘉传》作“? .”(méng 盟),? .在今河南省罗山县西南,也是江夏郡下属的县。

    (4)称:称誉,闻名。

    (5)吴:三国时吴国。司空:古代官职名,掌管工程建设。

    (6)元康:晋惠帝司马衷年号(291—299)。庐陵:郡名,在今江西省吉水县东北。太守:郡的

    最高行政长官。

    (7)宗:指盂宗。武昌:晋时郡名。新阳县:当作阳新县,三国时吴所置。《晋书?地理志》武

    昌郡下有阳新县,而无新阳县。

    (8)家焉:在那里安家。焉:代词,指阳新。

    (9)陶侃:陶渊明的曾祖父,曾任太尉,封长沙郡公,后拜大将军,死后追赠大司马。

    (10) 闺(guī归)门:室内的门,这里指在家中。 孝友:孝敬长辈,友于兄弟。《礼记?乐记》:

    “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11) 间:离间,使关系疏远。

    (12) 冲默:襟怀淡泊,语言简默。远量:胸怀阔大,度量大。

    (13) 弱冠:指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

    (14) 祷类:同辈之人。咸:都。

    (15) 右:上。古人以有为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位在廉颇之右。”

    (16) 温雅:温文儒雅。平旷:平易旷达。

    (17) 从弟:堂弟,同祖父的兄弟。立:名,即郭立。

    (18) 齐誉:名声相当,不分上下。

    (19) 流:流传。京邑:京城,指东晋都城建康。

    (20) 太尉:全国的最高军事长官。庾亮死后被追赠为太尉。颖川:郡名,郡治在今河南许昌。

    庾亮:字元规,晋明帝庾皇后之兄。明帝时累迁中书监,加左卫将军,以功封永昌县公。成帝初徙中

    书令,官至征西将军,镇武昌。死后谥号文康,追赠太尉。

    (21) 帝舅:庾亮为晋明帝皇后之兄;晋成帝即位,他便是皇帝的舅父。民望:指在国内的声望。

    (22) 分陕之重:指辅佐君主朝政的重任。周成王即位时年幼,周公旦与召公》奭(shì是)辅佐

    朝政,分陕而治,周公主治陕之东,召公主治陕之西。后因用此典表示幼主临朝,大臣辅政。

    (23) 辟:征召。部:所部,即属下。从事:官名,刺史的佐吏。

    (24) 引见:召见。

    (25) 传(zhuàn 撰):传舍,客舍。古时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汉书?郦食其传》:“沛公

    至高阳传舍。”颜师古注:“传舍者,人所止息,前人已去,后人复来,转相传也。”从吏:跟从官

    僚的下级随员。

    (26) 麈(zhǔ主)尾:拂尘。麈:兽名,似鹿而大,其尾辟尘。魏晋人清谈时常执的一种拂子,

    用麈的尾毛制成。

    (27) 怡怡(yí夷):和悦的样子。如:然。

    (28) 旬有余日:十多天。十天为一旬。

    (29) 更:更换,改。版:名册。指载有职官的名册。劝学从事:掌管教育的佐吏。

    (30) 望实:名望与实才。

    (31) 应:适合。尚德:重视道德修养,指教育之事。举:荐举,举用,指职务。

    (32) 太傅:官名,辅佐君主或辅导太子的官。褚裒(póu 抔):诸本皆作“褒”,逯本据《晋书》

    校改,今从后者。襦裒,字季野。女为晋康帝皇后。曾任豫章太守。死后追赠太傅。

    (33) 简穆:干练而温和。器识:指度量与才识。

    (34) 出朝宗亮:指离开豫章来朝见庾亮。朝宗:诸侯朝见天子。《周礼?春官?大宗伯》:“春

    见曰朝,夏见曰宗。”这里指下级晋见上级。

    (35) 正旦:正月初一。

    (36) 率多:大多为。时彦:当时的名流。彦:贤俊之士。《尚书?太甲上》:“旁求俊彦。”

    孔安国传:“美士曰彦。”《诗经?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37) 远:指距离主座远。

    (38) 将无:岂不,难道不。是:这,这人。

    (39) 益器:更加器重。

    (40) 举秀才:指孟嘉被推举力秀才。

    (41) 庾翼:庾亮之弟。亮卒后翼接任都督江。荆等州军事,以安西将军号兼荆州刺史,镇武昌。

    府:州府。功曹:官名,掌管选署功劳之职。

    (42) 别驾:州刺史的佐吏。

    (43) 已丘令:已丘县令。巴丘:在今江西省峡江县北。

    (44) 参军:将军府佐僚。

    (45) 龙山:在今湖北江陵县西北。

    (46) 参佐:泛指将军府属官吏。毕集:都会集一处。

    (47) 著:穿着。戎服:军装。

    (48) 目:目示,使眼色。

    (49) 如厕:上厕所。如:往。

    (50) 廷尉:掌刑狱之官。孙盛:字安国,太原人,著有《魏氏春秋》、《晋阳秋》等书。

    (51) 著:放置。坐处:指孟嘉的坐处。

    (52) 了不容思:丝毫不加考虑,构思。

    (53) 除:授职,拜官。尚书删定郎:官名。

    (54) 不拜:不接受任命,不受官职。

    (55) 孝宗穆皇帝:晋穆帝司马聃,庙号孝宗,谥为穆。

    (56) 不任:不胜任,不能做到。拜起:指拜见的礼节。

    (57) 会稽:郡名,在今浙江绍兴。

    (58) 赴义:指前往吊丧。

    (59) 由:经由,经过。永兴:县名,在今浙江萧山县西。

    (60) 高阳:今河北蠡县一带。 许询:字元度,高阳人,好游山水,为当时名士。

    (61) 隽(jùn 峻):通“俊”,英俊,俊秀。

    (62) 客居:旅居,指许询游至此而客居。县界:指永兴县境内。

    (63) 本心:本想。 过:访。

    (64) 寻:不久。 就:接近,这里指拜访。

    (65) 止:停留,逗留。信宿:连宿两夜,再宿口信。

    (66) 雅:很,甚。 相知得:相互成为知音,彼此情投意合。

    (67) 俄:不久。迁:升迁,提官。

    (68) 朝:指州府。? .(tuì颓)然:随顺柔和的样子。《周易?系辞下》:“夫坤,? .然示人简矣。” (69) 会:遇,适逢。 神情独得:指内心有所体悟。

    (70) 径之:径直前往,直到。

    (71) 景:同“影;,指自己的身影。

    (72) 造夕:到了晚上。

    (73) 势:指地位权势。

    (74) 总发:亦作“总角”,指儿童时代。

    (75) 知命:指五十岁。《论语?为政调“五十而知天命。”

    (76) 夸矜:犹矜夸,夸耀自己的长处,自我吹虚。矜:自以为贤能。《尚书?大禹谟》:“唯

    汝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

    (77) 愠(yùn 运):含怒,怨恨。

    (78) 融然:恬适的样子。远寄:心寄世外。

    (79) 明公;对有名位者的尊称。

    (80) 听妓:听歌妓弹奏演唱。

    (81)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82) 肉:指歌喉,声乐。

    (83) 渐近自然:因丝、竹乐器皆人工制成,而歌喉乃是天生,所以说是“渐近自然”。

    (84) 中散大夫:官职名。 桂阳:今湖南省郴县。罗含:字君章,桂阳未阳人。尝为州主簿,桓

    温极重其才,以为江左之秀。累迁廷尉、长沙相。

    (85) 不愆(qiān 千)其意:谓内心清醒,没有过失。愆:过失,失误。

    (86) 光禄大夫:官职名。南阳:今河南南阳。刘耽:字敬道,南阳人。少有行检,以义尚著称,

    历度支尚书,公平廉慎。为桓玄之岳父,玄辅政时,以耽为尚书令,加侍中,不拜卒。

    (87) 从父:叔父,指陶夔。太常:即大常卿,掌国家祭把礼乐之职。

    (88) 公:指三公(司徒、司马、司空),又称三司,为全国军政最高长官。否:录本作“不”,

    今从焦本、李本改。

    (89) 本是:本来应当是。三司人:三司中人。三司即三公。

    (90) 《凯风)“寒泉”之恩:指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

    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爱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91) 钟:汇聚,专注。厥:其。

    (92) 按:审察,研求。采:采集,搜集。行事:行踪事迹。

    (93) 如履深薄:好像是行走在深渊的边缘、薄冰之上。《诗经。小雅。小晃):“战战兢兢,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云尔:句未助词。

    (94) 进德修业:提高道德修养,增进业务知识。及时:谓及时为世所用。孔子此二句见《周易?文

    言?乾卦):“子曰:? .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

    (95) 清蹈衡门:指隐居在家之时。清:情操,高洁。蹈:谓出入。横门:陋室。

    (96) 令闻:美名传扬。孔昭:很显著。

    (97) 振缨公朝:指出仕为官。振缨:振动冠上的缨带,即戴上官帽。《晋书?周馥传):“馥

    振缨中朝,素有俊彦之称。”

    (98) 德音:犹令闻,好的声誉。(诗经?豳风?狼跋):“德音不暇。”允:诚信。

    (99) 道悠运促:天道悠远,人命短促。

    (100) 远业:大业。

    (101) 仁者必寿:《论语?雍也):“知(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已故孟君讳名嘉,字万年,江夏郡鄂县人氏。曾祖父孟宗,因孝行而闻

    名,在吴国做官,为司空。祖父孟揖,晋惠帝元康年间做过庐陵太守。孟宗

    死后葬在武昌郡新阳县,子孙在那里安家,于是成为该县人氏。孟嘉少年丧

    父,奉养母亲同二弟住在一起,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的第十女为妻,在家

    孝敬长辈,兄弟和睦,无人能使他们相互疏远,为此受到当地人的称赞。孟

    嘉襟怀淡泊,语言简默,很有度量,二十岁时,已受到同辈人的敬佩。同郡

    的郭逊,以清高的节操而闻名,当时名声在孟嘉之上。他常赞叹孟嘉温文儒

    雅、平易旷达,认为自己不如孟嘉。郭逊的堂弟郭立,也是有才华有志向之

    人,他与孟嘉同时而名声相当,却常对孟嘉推许心服。因此孟嘉名冠卅里,

    声传京城。太尉庚亮是颖川人,他以皇帝舅父的身份和在国内的威望,受命

    辅佐朝政的重任,坐镇武昌,兼任江州刺史。他征召孟嘉为其所部庐陵郡的

    从事。一次孟嘉下郡回来,质亮召见,问他下面风俗好坏。孟嘉回答说:“孟

    嘉不知道,待我回旅舍时当问问随从的小吏。”瘦亮拿着拂尘掩口而笑。诸

    位从事离开后,瘦亮叫来弟弟庾翼并对他说:“孟嘉毕竟是有盛德之人啊。”

    孟嘉告辞出来之后,自己除去其从事的官名,就步行还家;老母在堂,兄弟

    共相欢乐,一派和悦。过了十多天,孟嘉被改任为劝学从事的官职。当时庚

    亮重视修建学校,选拔德高望重者为儒官,凭着孟嘉的名望和实才,所以符

    合这一重视道德修养的职务。太傅褚裒是河南人,他干练而温和,很有度量

    且有才识,当时他任豫章太守。一次他离开豫章来朝见厦亮,适逢正月初一

    庾亮大会州府人士,其中大多是贤俊名流之辈,孟嘉的座位离主座很远。诸

    裒问庚亮:“江州有位孟嘉,他在哪里?”庾亮说:“他在此,您只管自己

    寻找。”褚裒一一看过,于是指着孟嘉对庚亮说:“难道不是这人吗?”庾

    亮高兴地笑了,喜的是褚裒能认出盂嘉来,同时也为盂嘉能被褚裒认出来而

    感到惊奇,于是就更加器重孟嘉。孟嘉被推举为秀才,又做过安西将军庾翼

    府的功曹,还做过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大将军谁国人桓温的参军。孟

    嘉为人和气而且正派,桓温非常看重他。九月九日,桓温游龙山,所部参佐

    官吏全都到齐,他的四弟二甥也都在坐。当时下属官员都穿着军装,一阵风

    将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桓温目示左右及宾客不要讲话,以观孟嘉的举止。

    孟嘉开始并没在意,过了好一阵子起身上厕所去了,桓温叫人把帽子捡起还

    给孟嘉。廷尉太原人孙盛任谘议参军,当时在坐,桓温使人拿来纸笔,让他

    写文嘲笑孟嘉。文章写好后给桓温看,桓温把它放在孟嘉的坐处。孟嘉返回

    坐处,见嘲笑自己的文章后,便请求纸笔作答,细毫不加考虑,文辞超众卓

    越,四座之人为之赞叹。奉命出使京城,被任命为尚书删定郎,他没有接受

    任命。晋穆帝司马耽闻其名,要在东堂亲自召见孟嘉,孟嘉以脚疾为借口推

    辞不去,说自己不能做拜见的礼节,皇帝还是下诏命人将他扶入东堂相见。

    孟嘉曾经做过刺史谢永的别驾。谢永是会稽人,不幸去世,孟嘉请求前去吊

    丧,以尽往日下属之情,途经永兴县。高阳人许询,有俊才,辞去荣禄不愿

    做官,常常随心所欲,独来独往,此时正客居在永兴县界。一次他乘船到附

    近去,正遇孟嘉经过,他赞叹道:“都市中的优秀人物我全都认识,唯独不

    识此人。也只有中州的孟嘉,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这难道不正是他吗?可是

    他又因何而至此地呢?”许询请人去向孟嘉的随从打听。孟嘉告诉来人说:

    “我本就打算前去拜访,现在我先去吊丧尽义,不久回头就到许先生那里

    去。”孟嘉返回时,于是就在许询处连住两夜,两人相互成为知音,彼此很

    是投机,像是多年的老友。孟嘉回到桓温府后,转官为从事中郎,很快又升

    迁为长史。孟嘉在州府随顺和气,只是凭着自己的正直和顺而待人接物罢了。

    家中没有闲杂的客人来往,尝遇内心有所感触体悟,就超然驾车,直去龙山,

    顾影痛饮,至晚方归。桓温曾经和缓地对孟嘉说:“人不能没有权势,这样

    我才能驾驭您。”后来孟嘉因病在家去世,终年五十一岁。从儿童时代直到

    五十岁,孟嘉行事从不苟且求合,言辞之中从不自我吹虚,从未有过喜怒哀

    乐的表情。喜欢酣畅饮酒,即使过量仍言行不乱。至于放纵情怀、得其意趣

    之时,便心寄世外、恬适安然,旁若无人。桓温曾经问孟嘉:“酒有什么好

    处,而您如此嗜好它?”孟嘉笑着回答说:“明公您只是没得到酒中的意趣

    罢了。”桓温又问关于歌妓弹唱,为什么听起来弦乐不如管乐,管乐不如歌

    喉声乐呢?孟嘉回答说:“那是因为逐渐接近自然的缘故。”中散大夫桂阳

    人罗含,为孟嘉赋诗说:“孟嘉善饮酒,不失其本意。”光禄大夫南阳人刘

    耽,过去与孟嘉同在桓温府中供职,我的叔父太常卿陶夔曾经问刘耽:“孟

    嘉如还在世,是否可以做到三公的职位?”刘耽回答说:“他本来就应当是

    三公中的人物。”孟嘉就是如此被当时人所推重。我已故的母亲,是孟嘉的

    第四个女儿。正如《诗经?凯风》“寒泉”之诗那样,对母亲的思念,充满

    我的内心。我谨慎地采录。考察孟嘉生平的行踪事迹,写成这篇传记。只恐

    有错误之处,而有损于大雅君于的德行。所以我战战兢兢,真像是临深渊。

    履薄冰啊。

    赞语是:孔子曾说:“提高道德修养,增进业务知识,是想及时为世所

    用。”孟嘉以高洁的情操隐居柴门之时,则美名远扬;出仕做官之时,则有

    口皆碑。天道悠远而人命短促,没能终成大业,多么可惜啊!仁者必定长寿,

    这话岂不是说错了么!”


如果你对陶渊明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陶渊明集》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