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卷五 希夷心相篇

類別︰子部 作者︰民國•陳公篤 書名︰公篤相法

    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行者心之表。觀行而禍福可知。

    余考心為全身主宰。有心然後有性。有性然後有行為。凡事先動于心。後露于形。故聖人有誠中形外。胸正焉。胸不正睦焉之說。按行為是心之代表。福善禍淫。乃天道之自然。福淫禍善。乃相法之形質。查其有心無心之行為。心善心惡之原理。或天道支配人事。或人事強勝天道。當以形格運限氣色。為認定之標準也。

    心性不公平。難得兒孫長育。言語多反復。應知詭譎旋生。

    人處社會交際。以公平交易為正當。方為昭信用而持久。如有欺詐。雖有暫時利益。亦不久必敗。或兒孫不肖與刑克。按言語反復。其人奸貪妄舉。險詐心毒。不可交游同事也。

    垂首低言。必是奸貪之輩。披肝露膽。決為英杰之人。心和氣平。可上孫榮子貴。才偏性傲。定招大禍奇窮。

    垂首者。沉思用心之態。低言者。邪淫不正之例。披肝言其正直。露膽言其耿介。心和言其量宏。氣平言其厚重。才偏者。私心自用。性傲者。暴戾凌人。故有取怨結仇之大禍潛伏也。

    轉眼無情。兒孫累重。談時念舊。富貴期頤。仗富欺貧。焉可托妻寄子。敬老憐幼。必能裕後光前。

    無情之人。六親斷絕。朋友交惡。故累及子孫。念舊之人。多結深厚善緣。故能享大福。仗富欺貧。其人無公。理故招官訟而敗家。敬老憐幼。其人多慈良。故種福田而發達。

    輕口出違言。壽元短折。忘恩思小怨。科第難成。小富小貴易盈。前程有限。大富大貴不動。獲福無程。

    日德關系頗大。妄語可傷人命。破人產。故有禍從口出之說。忘恩者。不可問前程也。小富貴易盈。當然不是大器。大富貴不動。當然是厚福。

    欺蔽陰私。縱有榮華享不久。公平正直。雖無子息死為神。開口說輕生。臨大節決然規避。逢人稱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

    上二句是言公理。下二句是言性情。余每見能言者。于事實均相反。故常說輕生。而不能循正義。素稱知己。心有別圖。凡流露于表面者。皆非事實。或言過其實者。皆不能履行。此希夷深于社會學。始有如此精義也。

    處事不辭勞怨。堪為棟梁之材。遇故輒避嫌疑。豈是心腹之寄。乖戾難堪。因訟喪身又害子。待人誠厚。無端福祿更延年。迷花戀酒。閨中妻妾參商。利己損人。膝下兒孫忤逆。賤買田莊。決生敗子。尊崇師道。必產賢郎。

    凡社會情形。任勞者有成。避嫌者多阻。乖戾者多官非。誠厚者多閑福。花酒損身惡疾。不止口舌。損人欺人。皆種惡因于子孫。亦常情也。

    愚魯又尖酸。刻薄貧窮兼損壽。聰明反誠厚。優容福祿及誥封。患難能守。若讀書必為柱石之臣。安樂若忘。縱低才亦是青雲之客。鄙吝勤勞。亦有大富小康之別。宜觀其量。奢侈靡麗。豈無奇人浪子之分。必視其才。

    尖酸刻薄。多刑人丁而貧苦。聰明誠厚。皆平安多福。守道安貧。皆非尋常之人。凡人以器量。為認人之標準。才智為別人之關鍵。而鑒定其大富小康。奇人浪子。皆在合宜與否耳。

    弗以見小為守成。惹禍破家難免。莫認惜福為慳。輕財仗義盡多。處大事不燥急。偉器晚成。能見機而擴充。高才早發。多才吝教。已無成人亦無成。見過隱規。身可托家亦可托。知足與自滿不同。一則矜而受災。一則謙而受益。大才與庸流各異。一則誕而多敗。一則實而有成。

    凡事慳為見小。當用合度為惜福。持重不燥為大器。逢時見機為多才。一技之長而吝教。終為消滅。規過遷善為君子。驕智有別。才庸各異。故各之事實與利害不同也。

    忮求勝會。圖名利到底遜人。惻隱心多。遇艱難中途獲救。不分德怨。料難至乎遐年。較量錙銖。豈足期乎大受。剛者圖謀易就。災傷豈保全無。柔者作事難成。平福亦能安受。樂處生愁。一生辛苦。怒時反笑。至老奸貪。

    不分德怨。昧卻天良故夭壽。較量錙銖是小品。剛者勇于進取。然有傾覆之失敗。柔者作事猶豫。然有中止之障礙。樂時愁者勞碌。怒時笑者陰毒。

    好矜己善初弗再望乎功名。樂談人非。最足傷乎性命。責人重而責己輕。弗與同謀共事。功歸人而過歸己。盡堪救患扶災。

    矜己善主招嫉。談人非主結仇。二者有反動之害也。責人恕己。即不公平之謂。功人過己。即大器量之別。二者為君子小人之界限也。

    處家孝弟無虧。管櫻奕世。與世吉凶同受。血食千年。任意周全。其德必厚。任情激搏。其心必毒。另變臉薄福之人。能耐久宏量之士。

    孝弟二字。為品行常度。聖賢初基。與世存亡。為劫在當時。名垂後世。德厚之人天性善。當然耐久。心毒之人天性惡。容易變臉。

    愛與人爭。滋培淺而前程有限。事求自反。蓄積厚而屈事能伸。少年飛揚浮動。顏子之限難逃。狀年冒昧昏迷。不惑之期難過。喜怒不擇輕重。一事無成。笑罵不查是非。知交斷絕。

    愛爭為盛世之戒。亂世之趨。故科學為競爭時代。主負氣不壽。自反為容量有智。飛揚者三十二歲止。迷昧者四十歲止。有于邪行故也喜笑怒罵皆不查。其人驕妄。六親失睦。知交斷絕矣。

    濟人之急。亦有時乎貧乏。天將福矣。排人之難。亦有涉乎囹圄。神必佑之。凍餓休怨根基。造惡所致。瘟亡不由運數。獲罪于天。甘受人欺。有子必然大發。常思退步。一生終得安閑。得失不驚其神。非富即貴而且壽。喜怒不形于色。成功立名亦有奸。無事失措倉皇。躬卑狹隘。有難欣然安穩。膽識寬宏。

    濟急排難。種善因也。造惡結凍餓之果。戕賊為瘟疫之源。能讓者有厚福。思退者得安全。得失不亂常度。主貴壽。怒喜不現形色。主權奸。

    處事存心。終身介吉。果仁積德。五世其昌。人事可憑。天道不爽。如何餐刀飲劍。君子剛復自用。小人行險僥幸。如何投河自隘。男子才短蹈危。女子氣盛見逼。

    人乃于機謀。天巧于報施。故君子剛復自用。遇反動力大則危。小人行險僥幸。遇時機不合則凶。男子才短蹈危。當然有傾覆之故。女子氣盛見逼。當然有輕生之舉。

    如何短折己身。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處處皆薄。如何凶災惡死。有陰行。多陰私。藏陰毒。種種皆陰。

    薄言喪口德而招非。薄事昧天良而結怨。薄心設機阱而害人。故夭壽。陰行含邪淫。陰私悖倫理。陰毒造危機。故罹尚。皆從邪妄發生。當然無好結果也。

    如何暴病而殘。縱欲奢情。如何毒瘡而危。肥甘膩凝。如何老後無嗣。性情孤僻。如何盛年喪子。心地欺瞞。

    縱欲自戕。故損其壽。肥膩爽口。故災其身。老後無子。一為孤僻之妄貪。一為財之邪行。盛年喪子。亦為慳欺心。不積德也。

    如何多遭火盜。刻薄為懷。如何時犯官符。強梁作膽。如何端揆首輔。常懷濟物之心。如何拜相封侯。獨挾蓋世之氣。

    刻薄者。有天災以報之。火盜乃輕重也。強梁者。有橫禍。故以官符累之。濟物利人。氣挾蓋世。皆大貴之格也。

    何知金馬玉堂。動容清麗。何知建節擁牙。氣慨凌霄。何知丞薄下吏。量平膽薄。何知明經教授。老近行尸。何知苗而不秀。非惟愚蠢更荒唐。何知秀而不實。蓋謂自賢兼短行。

    量平而不剛決。膽薄而不勇進。故僅常貴而止。凡以教授職終者。老近行尸頗驗。愚蠢荒唐。乃偏好而惑邪。自賢每行。乃中止而驕傲。此皆希夷之精深處也。

    若論婦人。先須靜默。從來淑女。不貴才能。貌有威嚴。當膺一品之封。時少修飾。能掌萬金之重。

    女格古法以靜默為主。坤道宜柔之意。女子無才便是德。今世反此。但取美麗。不問淫蕩。但取才智。不問剛亂。希夷之法。不為用也。

    多言好勝。縱然有嗣必傷身。孝弟慈良。不特助夫而旺子。貧苦中毫無怨言。兩國褒封。富貴時常惜衣糧。滿堂榮慶。

    好勝之人。量狹心窄。負氣而病。何能旺子。孝慈之人。器大量寬。當然助夫與家。強身旺子。貧苦不怨。富貴不驕。皆婦德而賢。近世尚浮華。否則土俗矣。

    奴婢成摹。定是寬宏待下。資財盈庫。決然勤儉持家。腋徑嘁蛐怨浮@蝦笪薰欏 善哦ㄊ喬楣浴I倌昀俗摺br />
    寬宏不如富貴。勤儉不如陰險。此衰世與盛世不同。性垢不損人便損己。故有無歸之說。乖戾家不和而親又。故有浪蕩之舉。

    為甚欺人。顯然淫亂。緣何無子。暗里傷人。

    淫婦之心最毒。亂婦之心最惡。故有欺人手段。蓋持其美。而驕其才。暗里傷人。刑夫又刑子女。

    合觀前論。歷試無差。勉教後來。猶期善變。信手骨格部位。相輔而行。允矣血氣精神。由是而顯。如其善而守之。錦上添花。如其惡而不為。禍轉為福。

    公篤曰。希夷者。大華山之隱士也。姓陳名搏。字圖南。為五代末時人。其性命學繼。呂祖之道統。風鑒受麻大之真傳。當宋太祖即位時。曾宣入朝相帝。賜以官不受。故賜號希夷。復歸于華山也。按希夷之法。言心不言相。故名心相篇。宣傳聖賢之禮教。發揚善惡之因果。含有老子之禍福無門。為人自招之義。余考盛世天道淳厚。尚道德禮義。而繩人以善。正也。亂世天道澆薄。尚陰謀險詐。而迫人以貪。權也。故管子雲。衣食足。而知禮義。太史公雲。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候之門。仁義存。由是觀之。生活為立身之本。潮流為人事之變。盛世儉樸。其耗費不多。財源日豐。人心容易規正。用希夷之法可也。其法有益于風化故也。亂世浮奢。其耗費既多。財源日竭。人心飄搖顧忌。事實險詐百出。而不本乎禮義者。環境惡劣。逼迫而使之然也。其法既不為用。余猶全錄者。此心相篇。可抵朱子格言。以道德立網。以禮義立法。其意在規過遷善耳。余有二語。為立身社會之必要。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執中可也。


如果你對公篤相法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公篤相法》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