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此篇大夫就賢良所提“道狹”問題,進行答辯,認為“行止之道”在己,“己不能
故耳,道何俠之有?”賢良則認為“開臣途,在于選賢而器使之”。
大夫曰︰賢者處大林,遭風雷而不迷ヾ。愚者雖處平敞大路,猶暗惑焉
ゝ。今守、相親剖符贊拜ゞ,蒞一郡之眾々,古方伯之位也ぁ。受命專制,
宰割千里あ,不御于內ぃ;善惡在于己,己不能故耳,道何狹之有哉?
【注釋】
ヾ《尚書•舜典》“納于大麓,烈風雷雨下迷。”《史記•五帝本紀》︰“舜入于大麓,烈風
雷雨不迷。”
ゝ暗惑︰迷惑。
ゞ守︰官名。漢制一郡之長曰郡守,又稱太守。相︰官名。漢制諸侯王國設丞相,景帝時改丞
相曰相。剖符︰古代中央政府任用各郡國守相時,用竹、木、玉、銅等刻上文字,分成兩半,各執一
半,以為憑證,即“剖符”。贊拜︰守相被任用時,朝拜天子的禮節。
々蒞︰古代官吏上位叫“蒞官”,這里是統治的意思。
ぁ方伯︰古時一方諸侯之長。
あ宰割︰支配,管制。
ぃ御,統治。不御于內︰不受朝廷的約束。
【譯文】
大夫說︰有才能的人在深山大林中,遇到風雨也不迷失方向。愚蠢的人雖然在平坦寬敞的大路
上,也還是辨不清方向。現在的郡守和郡相由皇帝親自委任,統治一郡的百姓,相當于古時候諸侯首
領的地位。奉皇帝的命令獨斷行事,管制方圓千里的範圍,不受朝廷的約束;從善作惡在于自己,(自
己做得不好)是沒有能力的緣故,怎麼能說道路狹窄呢?
賢良曰︰古之進士也(1),鄉擇而里選(2),論其才能,然後官之,勝職
任然後爵而祿之。故士修之鄉曲(3),升諸朝廷,行之幽隱(4),明足顯著(5)。
疏遠無失士(6),小大無遺功。是以賢者進用,不肖者簡黜(7)。今吏道雜而
不選(8),富者以財賈官(9),勇者以死射功(10)。戲車鼎躍(11),咸出補吏
(12),累功積日,或至卿相。垂青繩(13),擐銀龜(14),擅殺生之柄,專萬民
之命。弱者,猶使羊將狼也(15),其亂必矣。強者,則是予狂夫利劍也,必
妄殺生也。是以往者郡國黎民相乘而不能理(16),或至鋸頸殺不辜而不能正。
執綱紀非其道(17),蓋博亂愈甚。古者封賢祿能,不過百里;百里之中而為
都,疆垂不過五十(18),猶以為一人之身,明不能照,聰不得達,故立卿、
大夫、士以佐之,而政治乃備。今守、相或無古諸侯之賢,而蒞千里之政,
主一郡之眾,施聖主之德,擅生殺之法,至重也(19)。非仁人不能任,非其
人不能行。一人之身,治亂在己,千里與之轉化,不可不熟擇也(20)。故人
主有私人以財(21),不私人以官,懸賞以待功,序爵以俟賢(22),舉善若不
足,黜惡若仇讎(23),固為其非功而殘百姓也(24)。夫輔主德(25),開臣途,
在于選賢而器使之(26),擇練守、相然後任之(27)。
【注釋】
(1)進士︰選拔當官的人。
(2)鄉︰周朝的行政單位,一萬二千五百家為一“鄉”。里︰古時五家為一“鄰”,五“鄰”為
一“里”。
(3)鄉曲︰偏僻的鄉村。
(4)幽︰深遠。隱︰隱蔽,行之幽隱,指隱居修行。
(5)明足︰這里指當官。
(6)失︰同“逸”,遺失,失掉。
(7)簡黜︰檢查罷免。
(8)雜,原作“壅”,今據盧文說校改。《史記•平準書》︰“吏道益雜不選而多賈人。”
(9)賈︰買。
(10)射︰逐取,追求。
(11)戲車︰漢代雜技的一種,即表演車技。《漢書,衛綰傳》︰“以戲車為郎。”師古曰︰“戲
車,若今之弄車之伎。”鼎躍︰舉鼎跳躍,也是戰國秦漢時人的一種雜技。
(12)補吏︰充當官吏。
(13)垂︰掛下。青繩︰即青綬,古時卿、相一類官員用來拴在印鈕(龜形)上的青色綢帶。
(14)擐︰聯絡,貫穿。銀龜︰卿、相用的銀印龜鈕。
(15)將(jiang)︰帶領。
(16)相乘︰互相侵凌。
(17)綱紀︰封建國家的政綱和法紀,即國法。
(18)疆垂︰垂,同陲,邊境,邊界。
(19)生重︰任務極其重大。
(20)熟擇︰深思熟慮地進行挑選。
(21)《荀子•君道篇》︰“故明主有私人以金石珠玉,無私人以官職事業。”即此文所本。私︰
恩賜。
(22)序爵︰制定和安排官爵。
(23)仇讎︰仇人。
(24)固︰這里是于是的意思。
(25)輔,原作傅,于文不通,當作“輔”,形聲俱相近,今改。本書《復古篇》︰“輔明主以
仁義。”《未通篇》︰“公卿輔政。”《毀學篇》︰“學以輔德。”《相刺篇》︰“上有輔明主之任。”
《殊路篇》︰“非禮無以輔政。”俱足為證。
(26)器使︰指重用。
(27)擇練︰練,同揀,選擇,挑選。
【譯文】
賢良說︰古時候,推薦當官的人,從鄉里挑揀選擇,考察他們的才能,然後給他官做,勝任職
務以後再按照一定等級封爵授祿。所以讀書人在偏僻鄉村里閉門讀書,也能到朝廷來做官,隱居修身,
做官揚名。不因為關系疏遠而丟掉賢能的人,不論大小事功,都沒有被遺失的。因此,賢能的人得到
任用,沒有才能的人被檢查罷免。現在升官的道路雜亂,不按人的才能選拔官吏,富有的人用錢財來
買官,勇敢的人賣命求取功名。耍車技的和舉鼎技的人,都出來充當官吏,多次立功,積年累月,有
的人甚至當上了卿相,他們身上拴著青色綢帶,掛著銀印龜鈕,掌握生殺大權,控制萬民命運。任用
軟弱的人,如同用羊帶領狼,國家一定要亂。任用強暴的人,等于把利劍給了暴徒,他必然胡亂殺人。
所以以往郡國的老百姓互相侵凌而無法治理,有的人甚至用鋸拉斷人的脖子,殺無罪的人,也不能給
以懲罰。執掌國法不按仁義之道行事,大亂越來越嚴重。古時分封和賞賜有賢德有才能的人,不過給
以方圓百里的土地;在這百里之中設立都城,邊界不過五十里,還認為一個人的聰明才力有限,眼楮
不能全看到,耳朵不能全听到,為此設立卿大夫來輔助他,這樣政事才能完備。現在有些郡守和郡相
沒有古代諸侯的才能,而管理千里的政事,主管一郡的百姓,施行君主的仁德,獨掌生殺大權,任務
極其重大。不是有仁德的人不能擔任這樣的職務,不是有仁德的人也不能完成這個任務。(郡守)只
身一人,治理得好壞都在他身上,一舉一動牽涉到千里的變化,不可不深思熟慮地進行挑選。所以君
主可以恩賜別人財產,不能恩賜別人官位,張榜懸賞等待有功的人領取,設立官位等待有才德的人就
任,推舉賢人總感到不足,罷免壞人像對待仇人一樣,這是他們無功而殘害了百姓。輔助君主的德政,
開闢升官的道路,就在于選擇重用賢能的人,(按照這種辦法)選拔郡守、郡相、然後加以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