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天下之名生于不足

類別︰子部 作者︰宋•陳傅良 書名︰永嘉八面鋒

    舉國皆儒,則儒者之名不聞。為吏皆循,則循吏之名不聞。士皆純德,野無遺賢,則獨行、逸民之名不聞。為子皆孝,為臣皆忠,則忠臣孝子之名不聞。蓋嘗讀渾渾之書,而得九官、十二牧之為人;讀灝灝之書,而得伊尹、伊陟、傅說之為人;讀噩噩之書,而得周、召、閎夭之徒之為人。彼皆大儒也,當時不稱其為懦者。皆能致循良之吏也,當時不目之曰循吏。彼皆為忠為孝也,當時不指之為忠臣孝子。下至于鄉黨庠序之間,不聞其有獨行;山林草澤之間,不聞其有逸民。

    自魯國之人以儒稱,則儒道衰于周矣。自鄭子產、楚孫叔敖以循吏聞,則吏治衰于列國矣。自伯夷、柳下惠以獨行著,則天下之事始有尚偏之弊矣。自長沮、桀溺之徒以逸民而長往,則韜光鏟彩于漁樵間者,多逸民矣。自子胥以忠稱于吳、曾參以孝稱于魯,則忠臣、孝子稀疏寥落,如參、辰相望矣。嗚呼!士以一行得名于時,彼亦何等時耶?是故西漢之有“儒林”,有“循吏”,非西漢之美事也;東漢之有“獨行”,有“逸民”,非東漢之美事也;李唐之有“孝友”,有“忠義”,非李唐之美事也。(實)﹝德﹞泯于有余,名生于不足而已。

    王《雅》之詩,其序不言美。極盛之卦,其爻不言吉。是二者文雖不同,而意出于一。何也?天下之事,名生于不足,德泯于有余。方其美惡之相形,善否之相傾,故天下之人得以窺其跡而議其事。大人君子處于純全至正之地,其不言之妙,不言之神,足以感動萬世。乎其不可知者!天下之人,雖欲指而名之,頌而美之,豈可得哉?《詩》之所述,一介莫不稱美;而成王之《雅》序,獨不言美焉。非不美也。《易》之諸卦,一事之得,莫不言“吉”;而“乾”之六爻辭,獨不言“吉”焉。非不吉也,道盛德備,不可得而形容也。有有則“有”之名不立,無有則“有”之名始著。甦文忠公稱慶歷之盛,曰︰“天人合同,上下歡心,才智不用而道德有余,功烈難名而福祿無窮。”當是時也,尚復有名之可指乎!


如果你對永嘉八面鋒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永嘉八面鋒》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