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春正月,公會宋公、蔡侯、衛侯于曹。
夏四月,公會宋公、衛侯、陳侯、蔡侯伐鄭。
秋七月,公至自伐鄭。
冬,城向。
十有一月,衛侯朔出奔齊。衛侯朔何以名?絕。曷為絕之?得罪于天子也。其得罪于天子,奈何?見使守衛朔,而不能使衛小眾,越在岱陰齊。屬負茲,舍不即罪爾。
【 譯文】
魯桓公十六年,春天,正月,魯桓公在曹國會見宋公、蔡侯和衛侯。
夏天,四月,魯桓公會見宋公、衛侯、陳侯和蔡侯,共同出兵攻打鄭國。
秋天,七月,魯桓公攻打鄭國回來。
冬天,魯國在向這個地方築城。
十一月,衛侯朔逃亡到齊國。為什麼稱衛侯朔的名字呢?因為他的君位斷絕了。為什麼他的君位斷絕了呢?因為他得罪了周天子。他怎樣得罪了周天子呢?他被周天子委派主持衛國的朝政,卻不能領導衛國的民眾,而跑到泰山北面的齊國去,並推托有病,不去周天子處承擔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