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春王正月,溺會齊師伐衛。溺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
夏四月,葬宋莊公。
五月,葬桓王。此未有言崩者何以書葬?蓋改葬也。
秋,紀季以 入于齊。紀季者何?紀侯之弟也。何以不名?賢也。何賢乎?紀季服罪也。其服罪奈何?魯子曰︰「請後五廟以存姑姊妹」。
冬,公次于郎。其言次于郎何?刺欲救紀而後不能也。
【 譯文】
魯莊公三年,春天,周歷正月,公子溺會合齊國軍隊攻打衛國。溺是什麼人?是魯國還未正式任命的大夫。
夏天,四月,安葬了宋莊公。
五月,安葬周桓王。這里沒有說到周桓王的死,為什麼記載這件事呢?大概是改葬。
秋天,紀季把 這個地方歸入齊國作為附庸。紀季是什麼人?是紀侯的弟弟。為什麼不稱他的名字?認為他賢能。紀季有什麼賢能之處呢?他替紀國服了罪。他替紀國服了罪又怎麼樣呢?魯子說︰“他請求保留紀國的五廟後,讓紀國的姑姑、姊妹得以活下去。”
冬天,魯莊公把軍隊駐扎在郎這個地方。這里說把軍隊駐扎在郎這個地方是為什麼?是諷刺魯莊公想挽救紀國,但後來又辦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