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春王正月。
夏,曹公孫會自 出奔宋。奔未有言自者,此其言自何?畔也。畔則曷為不言其畔?為公子喜時之後諱也,《春秋》為賢者諱。何賢乎公子喜時?讓國也。其讓國奈何?曹伯廬卒于師,則未知公子喜時從與,公子負芻從與,或為主于國,或為主于師。公子喜時見公子負芻之當主也,逡巡而退。賢公子喜時則曷為為會諱?君子之善善也長,惡惡也短,惡惡止其身,善善及子孫,賢者子孫,故君子為之諱也。
秋,盜殺衛侯之兄輒。母兄稱兄,兄何以不立?有疾也。何疾爾?惡疾也。
冬十月,宋華亥、向寧、華定出奔陳。
十有一月辛卯,蔡侯廬卒。
【 譯文】
魯昭公二十年,春季,周歷正月。
夏季,曹國大夫公孫會“自”郭這個地方逃亡到宋國。逃亡沒有說“自”的,這里說“自”是什麼意思?因為這是叛逃。既然是叛逃,那麼為什麼不說公孫會反叛呢?這是為公子喜時的後代避諱。《春秋》 作者為賢良的人避諱,公子喜時有什麼賢良之處呢?因為他辭讓了君位。他怎樣辭讓君位呢?成公十三年曹伯廬死在軍中,當時不知派公子喜時去迎接曹伯之喪,還是派公子負當去?應該有人在國內臨時主持國政,也應該有人到部隊中去臨時主持軍務。公子喜時見公子負當應當主持國政,就退讓了。《春秋》 認為公子喜時賢良,那麼為什麼要替公孫會避諱呢?君子贊美好人涉及的面寬,憎惡壞人涉及的面窄。憎惡壞人只限于當事人自身,而不遷怒于人;贊美好人卻要延及他的子孫,而公孫會是公子喜時的子孫,所以君子要替他避諱。
秋季,壞人殺害了衛侯的哥哥輒。同母的哥哥稱為“兄”,既然是衛侯的親哥哥為什麼不被立為國君呢?因為輒有疾病,有什麼病呢?是不能擔任國君的惡疾。
冬季,十月,宋國大夫華亥、向寧、華定逃亡到陳國。一}一月,辛卯這天,蔡侯廬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