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飲酒酣,曰︰“今日願與諸大夫為樂飲,請無為禮。”晏子蹴然改容曰︰“君之言過矣!群臣固欲君之無禮也。力多足以勝其長,勇多足以弒君,而禮不使也。禽獸以力為政,者犯弱,故日易主,今君去禮,則是禽獸也。群臣以力為政,者犯弱,而日易主,君將安立矣!凡人之所以貴于禽獸者,以有禮也;故詩曰︰‘人而無禮,胡不遄死。’禮不可無也。”
公湎而不听。少間,公出,晏子不起,公入,不起;交舉則先飲。公怒,色變,抑手疾視曰︰“向者夫子之教寡人無禮之不可也,寡人出入不起,交舉則先飲,禮也?”
晏子避席再拜稽首而請曰︰“嬰敢與君言而忘之乎?臣以致無禮之實也。君若欲無禮,此是已!”
公曰︰“若是,孤之罪也。夫子就席,寡人聞命矣。”觴三行,遂罷酒。蓋是後也,飭法修禮以治國政,而百姓肅也。
【譯文】
齊景公飲酒興起,說︰“今天我想與諸位大夫暢飲,請你們不要為禮法所拘束。”晏子神色不安地說︰“君王的話不對,群臣本來就希望君王不講禮法。力量大的人是完全能夠欺凌長官的,勇猛的人是完全能夠殺死國君的,但禮法制約著他們的行為。禽獸憑借力氣做首領,強的欺凌弱得,每天都在改換首領。現在君王丟棄禮法,就和那禽獸的情況一樣了。群臣憑借力量爭奪主位,強的欺凌弱得,每日更換郡主,君王將立身于何地呢?人之所以比禽獸高貴,就是因為人類講求禮法。所以,《詩》雲︰‘人弱不知禮義,不如快些死去。’”景公背轉身子不再听。過一會兒,景公出去,晏子不起身恭候;景公進來,晏子又沒站起來;一起舉杯時,晏子先喝了下去,進攻非常生氣,變了臉色,手向下按怒視著晏子說︰“剛才先生教訓寡人不可不講求禮法,寡人出入你都不起身致意,大家一同舉杯你卻先飲,這是禮法嗎?”晏子離開座席,拜了兩拜,叩頭謝罪說︰“我哪敢忘記和君王說的那些話呢?我只是向您戰士一下不講求禮法的後果。你若想不要禮法,就是這個結果。”
景公說︰“好,這是我的過錯。先生請還席,我听從你的勸告了。”君臣舉杯三次,就結束了酒宴。從此以後,景公便真頓法度,修明禮治來治理國家政事,百姓也恭敬守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