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內篇諫上第一 景公游公阜一日有三過言晏子諫第十八

類別︰子部 作者︰晏嬰(春秋) 書名︰晏子春秋

    景公出游于公阜,北面望睹齊國曰︰“嗚呼!使古而無死,何如?”晏子曰︰“昔者上帝以人之歿為善,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若使古而無死,丁公、太公將有齊國,桓、襄、文、武將皆相之,君將戴笠衣褐,執銚耨以蹲行畎畝之中,孰暇患死!”公忿然作色,不說。無幾何而梁丘據御六馬而來,公曰︰“是誰也?”晏子曰︰“據也。”公曰︰“何如?”曰︰“大暑而疾馳,甚者馬死,薄者馬傷,非據孰敢為之!”公曰︰“據與我和者夫!”晏子曰︰“此所謂同也,所謂和者,君甘則臣酸,君淡則臣咸。今據也甘君亦甘,所謂同也,安得為和!”公忿然作色,不說。無幾何,日暮,公西面望睹彗星,召伯常騫,使禳去之。晏子曰︰“不可!此天教也。日月之氣,風雨不時,彗星之出,天為民之亂見之,故詔之妖祥,以戒不敬。今君若設文而受諫,謁聖賢人,雖不去彗,星將自亡。今君嗜酒而並于樂,政不飾而寬于小人,近讒好優,惡文而疏聖賢人,何暇在彗!又將見矣。”公忿然作色,不說。及晏子卒,公出,背而泣曰︰“嗚呼!昔者從夫子而游公阜,夫子一日而三責我,今誰責寡人哉!”

    【譯文】

    景公出宮到公阜去游玩,向北遠望,看見齊國的都城,說︰“唉!假使自古以來就沒有死亡會怎樣快樂啊。”晏于說︰“從前上帝認為人死是好事。好人得到安息,壞人停止了作惡。如果自古就沒有死亡,丁公、太公會作齊國的國君,桓公、襄公、文公、武公都會輔佐國家,而君王您會頭戴斗笠,衣穿短衣,拿著鋤頭,在田野中勞作,啷里有閑暇憂慮死亡呢?”景公听後生氣地變臉色,很不高興。不多時,粱丘據駕著六匹馬拉的車來了。景公問︰“這是誰?”晏子說︰“粱丘據。”景公問︰“你怎麼知道?”晏子說︰“大熱天卻飛速奔馳,重者馬會累死,輕者馬會累傷,不是梁丘據誰散這樣做!”景公說︰“據和我算是相和吧?”晏子說︰“這是所說的苟同。所說的相和,君說甜,則臣說酸;君說淡,則臣說咸。現在粱丘據言君之言甜者,是所說的苟同,怎能能是相和呢’”景公生氣地變了臉色,很不高興。不多時,天色晚了,景公向西遙望,看見了彗星,下詔伯常騫,讓他祭告禳除彗里。晏子說︰“不可以。這是天在警示。日月的雲氣、風雨失調、彗星出現,這是上天因為人世的混亂而顯現的,用凶吉之兆警戒對天神不敬的人。現在君王若能推行禮治,廣納諫言,任用賢人.即使不擊禳除,彗星也會消先。現在君王酷好飲酒享樂,不修治國政,寬容邪惡之人,親近讒佞之人,喜好優伶之類,厭惡禮樂制度而疏遠賢人,豈只彗里出現,連星也會出現了。”景公听了,生氣地變了臉色,很不高興。

    等到晏子死後,景公出來,背轉身子哭道︰“唉!從前和先生一起游公阜,先生一天里三次批評我,現在誰來批評我呢?”


如果你對晏子春秋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晏子春秋》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