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內篇諫下第二 景公欲殺犯所愛之槐者晏子諫第二

類別︰子部 作者︰晏嬰(春秋) 書名︰晏子春秋

    景公有所愛槐,令吏謹守之,植木縣之,下令曰︰“ 犯槐者刑,傷之者死。”有不聞令,醉而犯之者,公聞之曰︰“是先犯我令。”使吏拘之,且加罪焉。其女子往辭晏子之家,曰︰“負廓之民賤妾,請有道于相國,不勝其欲,願得充數乎下陳。”晏子聞之,笑曰︰“ 嬰其淫于色乎?何為老而見奔?雖然,是必有故。”令內之。女子入門,晏子望見之,曰︰“怪哉!有深憂。 ”進而問焉,曰︰“所憂何也?”對曰︰“君樹槐縣令,犯之者刑,傷之者死。妾父不仁,不聞令,醉而犯之,吏將加罪焉。妾聞之,明君蒞國立政,不損祿,不益刑,又不以私恚害公法,不為禽獸傷人民,不為草木傷禽獸,不為野草傷禾苗。吾君欲以樹木之故,殺妾父,孤妾身,此令行于民而法于國矣。雖然,妾聞之,勇士不以眾凌孤獨,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此譬之猶自治魚鱉者也,去其腥臊者而已。昧墨與人比居庾肆,而教人危坐。今君出令于民,苟可法于國,而善益于後世,則父死亦當矣,妾為之收亦宜矣。甚乎!今之令不然,以樹木之故,罪法妾父,妾恐其傷察吏之法,而害明君之義也。鄰國聞之,皆謂吾君愛樹而賤人,其可乎?願相國察妾言以裁犯禁者。” 晏子曰︰“甚矣!吾將為子言之于君。”使人送之歸。明日,早朝,而復于公曰︰“嬰聞之,窮民財力以供嗜欲謂之暴,崇玩好,威嚴擬乎君謂之逆,刑殺不辜謂之賊。此三者,守國之大殃。今君窮民財力,以羨餒食之具,繁鐘鼓之樂,極宮室之觀,行暴之大者;崇玩好,縣愛槐之令,載過者馳,步過者趨,威嚴擬乎君,逆之明者也;犯槐者刑,傷槐者死,刑殺不稱,賊民之深者。君享國,德行未見于眾,而三闢著于國,嬰恐其不可以蒞國子民也 。” 公曰︰“微大夫教寡人,幾有大罪以累社稷,今子大夫教之,社稷之福,寡人受命矣。” 晏子出,公令趣罷守槐之役,拔置縣之木,廢傷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譯文】

    齊景公有一棵心愛的槐樹,命令官吏小心守護,放塊木板懸在樹上。下命令說︰“踫撞到槐樹的人判刑,傷害到槐樹的人處死。”有一個人沒有听到這個命令,喝醉了酒,撞到槐樹,景公听說了這件事,說:“這個人第一個觸犯了我的命令。”派人抓住他,而且加重處罰。這個人的女兒到晏子家求情,借口說:“窮百姓人家的女兒,有話要稟告相國,我克制不住情欲,希望能充當相爺的婢妾。”晏子听說了這件事,笑道:“我是個好色之徒嗎?為什麼老了,還有人來私奔?即然如此,一定是有原因的。”下令放進來。女人進門,晏子遠遠看到她,說︰“奇怪,她太憂傷了。”進門後就問她說:“你憂心什麼事呢?”回答說:“國君在槐樹上掛了一個令牌,踫撞到槐樹的判刑,傷害到槐樹的處死。是我的父親不好,沒有听到這個命令,喝醉酒撞到了樹上,官吏將從重判決他。我听說,英明的國君治理國家、制定政策,不減少百姓的收入,不增加刑罰。更不以私怨妨害國法,不因為禽獸傷害人民,不因為草木傷害禽獸,不因為野草傷害禾苗。我們的國君想因樹木的原因殺死我的父親,使我成為孤兒,這個命令施行于百姓中而成為國法了。即使這樣,我听說,勇敢的人不仗著人多勢眾欺凌孤獨之人,仁明賢惠的國君不違背正義而做他想做的事。這就像烹魚鱉的人,只是除去腥味罷了。在黑暗中同別人並肩坐在谷堆上,卻教別人正襟危坐。現在君王發令于民間,如果能成為國法,而有益于後世,那麼,我父親死了也值得,我為他收尸也應該。太過分了,現在的命令不是這樣,因樹木的原因,給我的父親判罪,我擔心會有損于明察的官吏法律,而害了聖明之君的德義。鄰國听到這件事,都說我們的國君憐惜樹而輕視人命,這能行嗎?希望相國詳察我的話來給我父親定罪。”晏子說:“是太過份了,我將把你的話告訴國君。”派人把她送了回去。第二天早朝,晏子上奏景公說:“我听說,竭盡民眾的財力以滿足自己的欲望,叫做暴;寵愛玩物,使其威嚴如同國君一般,叫做逆;刑殺無罪之人叫做賊。這三條,是守有國家的大患。現在國君您竭盡民力,來增加你的飲食,使之更精美,增設鐘鼓樂器,宮殿極盡奢華,這是最大的為暴;寵愛玩物,懸掛愛槐樹的法令,坐車經過的人,快馳而過,步行的人快步走過,其威嚴如同君王一樣,這是明顯的違逆之行;踫撞到槐樹的判刑,傷害到槐樹的處死,刑罰不合適,這是對百姓最大的殘害。君王享有國君之位,德行沒有顯示給眾人,而三種邪僻之行卻顯明于國內,我擔心您不能治理國家,為民父母了。”景公說︰“不是先生教導我,差點兒犯了大錯而危及社稷,今天您的教導,是社稷的福氣,我听您的。”晏子出去後,景公命令快速取消守護槐樹的差事,拔掉懸掛的木板,廢除傷槐的法令,釋放撞到槐樹的犯人。


如果你對晏子春秋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晏子春秋》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