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問晏子曰︰“聖人之不得意何如?” 晏子對曰︰“上作事反天時,從政逆鬼神,藉斂殫百姓;四時易序,神 並怨;道忠者不听,薦善者不行,諛過者有賚,救失者有罪。故聖人伏匿隱處,不干長上,潔身守道,不與世陷乎邪,是以卑而不失義,瘁而不失廉。此聖人之不得意也。”“聖人之得意何如?” 對曰︰“世治政平,舉事調乎天,藉斂和乎百姓;樂及其政,遠者懷其德;四時不失序,風雨不降虐;天明象而贊,地長育而具物;神降福而不靡,民服教而不偽;治無怨業,居無廢民;此聖人之得意也。”
【譯文】
齊景公問晏子說︰“聖人不得意時怎樣?”晏子回答說︰“君上作事違反天命,治理國家違背鬼神的意志,征收賦稅搜刮盡百姓;四時顛倒次序,神靈都怨恨他;不听取進獻的忠言,不做進諫的善行,掩過飾非的人有獎賞,挽救失誤的人有罪。所以,聖人隱居,不去干謁君上,潔身以守道,不與世人一同陷于邪惡,所以地位卑微卻不失道義,生活困苦不失廉潔。這就是聖人不得意的樣子。”“聖人得意時怎樣?”回答說:“世道清明、政治平穩,作事合于天意,征收賦稅適合百姓的承受力;百姓喜歡這樣的政治,遠方的人向往他的德行;四時不顛倒次序,風雨不成災;上天顯示征象而表明自己的贊賞,土地長育而供獻萬物;神靈降下福運而不損害他,百姓服從教化而不欺詐;治理上不構怨于百姓,生活中沒有游手好閑之人。這就是聖人得意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