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聘于晉,叔向從之宴,相與語。叔向曰︰“齊其何如?”晏子對曰︰“此季世也,吾弗知,齊其為田氏乎!”叔向曰︰“何謂也?”晏子曰︰“公棄其民,而歸于田氏。齊舊四量︰豆、區、釜、鐘,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則鐘。田氏三量,皆登一焉,鐘乃巨矣。以家量貸,以公量收之。山木如市,弗加于山,魚鹽蜃蛤,弗加于海。民參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積朽蠹,而老少凍餒;國都之市,屨賤而踴貴;民人痛疾,或燠休之。昔者殷人誅殺不當,J民無時,文王慈惠殷眾,收恤無主,是故天下歸之,無私與,維德之授。今公室驕暴,而田氏慈惠,其愛之如父母,而歸之如流水,無獲民,將焉避?箕伯、直柄、虞遂、伯戲,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齊矣。”叔向曰︰“雖吾公室,亦季世也。戎馬不駕,卿無軍行,公乘無人,卒列無長;庶民罷 ,宮室滋侈,道相望,而女富溢尤;民聞公命,如逃寇讎;欒卻、胥原、孤續、慶伯,降在皂隸;政在家門,民無所依,而君日不悛,以樂 牽還 抑 埃 穩罩 校﹝鞫χ 唬骸 戀┴ 裕 笫烙痰 鋈詹匯 淠芫煤 標套釉唬骸叭輝蜃詠 艉危俊筆逑蛟唬骸叭聳鹵弦櫻 於 岩櫻】 寰∫印CZ聞之,公室將卑,其宗族枝葉先落,則公從之。 之宗十一族,維羊舌氏在而已, 又無子,公室無度,幸而得死,豈其獲祀焉。”
【譯文】
晏子到晉國聘問,叔向陪同宴飲,相互交談。叔向說︰“齊國情況怎樣?”晏子回答說:“這是衰敗時期啊。吾不能斷言,齊國大概將成為田氏的了吧?”叔向說︰“您指的是什麼?”晏子說︰“國君拋棄他的百姓,百姓歸附了田氏。齊國長期使用四種量具:豆、區、釜、鐘,四升為一豆,四豆為一區,四區為一釜,直到釜,十釜為一鐘。田氏有三種量具,都增加一個單位,鐘便更大了。他用自家的量具標準向外貸糧,用國家的量具標準回收。山上的木頭運到集市,不比山上的價錢貴。魚、鹽、蜃蛤,不比海邊的價錢貴。百姓的力量分成三份,二份貢獻給國家,一份供自身的衣食。國家的貯藏都朽敗了,而百姓還挨餓受凍。國都的集市,屨賤而踴貴,人民痛恨,而有人(指田氏)來撫恤他們。從前殷人誅殺不當,隨時殺戮百姓,文王恩慈惠及殷之民眾,收恤那些無家可歸之人,所以天下人歸附他。這不是私下里結黨,只因施行德政。現在公室驕奢暴虐,而田氏恩慈施惠,百姓愛他像愛父母一樣,歸附他向流水一樣。不得民心,怎能避免禍難呢?箕伯、直柄、虞遂、伯戲,胡公大姬的靈位都已經在齊國了。”叔向說︰“雖然我們是公室,也到了衰敗之時。戰馬不駕車,公卿不行軍職,戰車上沒人,士兵的列隊沒有長官;百姓疲勞困敝,宮室更加奢侈,道路上餓死的人到處都是,而做官的人愈加富有;百姓听到公室的命令,像逃避敵人一樣;欒、、胥、原、孤、續、慶、伯等舊族沒落到了賤役的地位。大夫專政,百姓無所依托,而君王不思悔改,以逸樂逃避憂煩;公室的衰落,何時到過這種地步!讒鼎的銘文說‘:早年英明,後世還有懈怠之時’,況且不知悔改,能長久嗎!”晏子說:“那麼您怎麼辦?”叔向說:“人事已盡了,等待天命罷了!晉的公族已到盡頭了。我听說,公室將要衰落,他的宗族子嗣將會像枝葉一樣先零落,那麼國君將步其後塵。我的宗族有十一支,只有我還在,我又沒有兒子,公室荒淫無度,若能得善終就算萬幸了,哪里還奢望能得到祭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