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人副天數 第五十六

類別︰經部 作者︰董仲舒(漢) 書名︰春秋繁露

    天德施,地德化,人德義。天氣上,地氣下,人氣在其間。春生夏長,百物以興;秋殺冬收,百物以藏。故莫精于氣,莫富于地,莫神于天。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貴于人。人受命乎天也,故超然有以倚(1)。物疾莫能為仁義,唯人獨能為仁義。物疾(2)莫能偶天地,唯人獨能偶天地。人有三百六十節,偶天之數(3)也;形體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聰明(4),日月之象也;體有空竅理脈(5),川谷之象也;心有哀樂喜怒,神氣之類也。觀人之體一,何高物之甚,而類於天也。物旁折取天之陰陽以生活耳,而人乃爛然有其文理(6)。是故凡物之形,莫不伏從旁折天地而行,人獨題直立端尚(7),正正當之。是故所取天地少者,旁折之;所取天地多者,正當之。此見人之絕於(10)也;發,象星辰也;耳目戾戾(11),象日月也;鼻口呼吸,象風氣也;胸中達知,象神明也,腹胞實虛,象百物也。百物者最近地,故要以下,地也。天地之象,以要為帶。頸以上者,精神尊嚴,明天類之狀(12)也;頸而下(13)者,豐厚卑辱,土壤之比也。足布而方,地形之象也。是故禮,帶置紳必直其頸,以別心也。帶而上者盡為陽,帶而下者盡為陰,各其分(14)。陽,天氣也;陰,地氣也。故陰陽之動,使人足病,喉(15)起,則地氣上為雲雨,而象亦應之也。天地之符,陰陽之副,常設于身,身猶天也,數與之相參,故命與之相連也。天以終歲之數,成人之身,故小節三百六十六,副日數也;大節十二分,副月數也;內有五藏,副五行數也;外有四肢,副四時數也;乍視乍暝(16),副晝夜也;乍剛乍柔,副冬夏也;乍哀乍樂,副陰陽也;心有計慮,副度數也;行有倫理,副天地也。此皆暗(17)膚著身,與人俱生,比而偶之m合。於其可數也,副數;不可數者,副類。皆當同而副天,一也。是故陳其有形以著其無形者,拘其可數(18)以著其不可數者。以此言道之亦宜以類相應(19),猶其形也(20),以數相中也。

    【注釋】

    (1) 超然有以倚︰從下文文義看應作“超然有所高物”,意為,超脫地有高出萬物之處,是說人與萬物不同。  (2) (ch n)疾︰小疾病,小毛病。︰小病。  (3) 偶天之數︰與上天之數相吻合。按據傳統認為上天有四時、五行、三百六十日,人有四肢、五髒、三百六十個關節。這是將上天和人附會在一起。  (4) 聰明︰听覺和視覺敏銳。聰︰听覺敏銳。明︰視覺敏銳。  (5) 空竅︰同“孔竅”,此指人體之耳鼻口之類的孔洞。理︰指皮膚的紋理。脈︰血脈、血流。  (6) 爛然︰有光彩的樣子。文理︰條理。  (7) 題︰額頭,此指頭。直立端尚︰應作“直立端向”。“尚”因形近“向”而誤。  (8) 絕于物︰應作“過于物”為是,即超過萬物。參天地︰與天地相配。參︰匹配。  (9) 首}︰頭部突起。}︰應作“坌”,突出、突起。  (10) 天容︰上天的容貌。古人以為上天是圓的,人的頭也是圓的。  (11) 戾戾︰彎曲的樣子。  (12) 明︰顯示出。天類之狀︰和上天類似的狀態。類︰類似、像。  (13) 頸而下︰意同頸以下。而︰以。  (14) 各其分︰應作“各有分”。  (15) 喉(b ) ︰喉下之病。  (16) 乍︰忽然。暝︰閉眼。  (17) 暗︰字疑為衍文。  (18) 拘其可數︰拿來可以計數的。拘︰意為拿出來。  (19) 以此言道之亦宜以類相應︰應作“以此言之,道亦宜以類相應也。”  (20) 猶其形也︰應作“猶其形”。“也”字移至上句“相應”之後。

    【譯文】

    上天的德是施予,大地的德是轉化,人的德是正義。上天之氣往上行,大地之氣往下行,人之氣在人世間。春天出生,夏天長大,萬物因此興旺;秋天衰落冬天收藏,萬物因此藏匿。所以沒有什麼比氣更精粹,沒有什麼比大地更富有,沒有什麼比上天更神奇。天地的精粹是用以產生萬物的,沒有什麼比人更可貴。人從上天秉受天命,所以超乎萬物有高出萬物之處。萬物的小毛病是不能從事仁義,只有人單單能有仁義;萬物的毛病是不能和天地為偶,只有人單單能和天地為偶。人有三百六十個關節,和上天的數目一致;身體骨肉,和大地的厚度相配。上有耳目的听覺視覺,是太陽和月亮的征象;身體有孔竅脈理,是河川山谷的征象,人的用心有悲哀歡樂,高興和憤怒,和大地之神氣同類。觀察人身體的全部,為什麼比萬物高出很多?和上天相似的緣故。萬物從側旁吸取陰陽二氣而產生和存在而已,而人類竟然光燦燦地有自己條理。所以萬物的形體,沒有不是低伏從旁側吸取天地之氣而生存的,人類卻單單頭部直立端莊地面向前方,端正地面對天地。所以從天地所取得的少的,從旁側折取;從天地所取得的多的,端正地面對天地。這表現出人類超過萬物而與天地相匹配。所以人類的身體,頭部突起而充實混圓,是上天的容貌;頭發,象征天上的星辰;耳朵眼楮彎彎曲曲,象征著日月;鼻子、口可以呼吸,象征風和雲氣;胸中通達知曉,象征著上天的神聖明;腹部充實空虛,象征著萬物。萬物最接近大地,所以腰以下是大地。天地的表象,以腰當作腰帶。頸以上,精神尊貴莊嚴,表明和上天相似的狀態;頸部以下,豐厚低下,和土壤相同類。腳在地上呈方形,是大地形勢的征象。所以按照禮儀,衣帶要配紳帶,一定使其頸部端直,以便和內心分別。衣帶以上的全部是陽氣,衣帶以下的全部是陰氣,各有分別。陽是上天之氣;陰,大地之氣。所以陰陽活動,讓人的腳生病,由喉病開始,大地之氣上升變化為雲為雨,而人體的征象也與之呼應。天地的符契,陰陽二氣的符合,經常在人的身體上有體現,身體好像上天一樣,數目相上天相匹配,所以命運和上天相連接。上天用滿一年的數目,成就人的身體,所以小的關節有三百六十六個,與一年的天數相符合;大的關節有十二個,符合一年中的月份數;身體內有五藏,符合上天有五行的數目;軀體以外有四肢,符合四季的數目;人忽然睜開眼楮看,忽然閉上眼楮,符合白晝和黑夜;忽然剛強忽然柔和,符合冬季、夏季;忽然哀痛忽然快樂,符合陰陽二氣;內心中有考慮計劃,符合上天的思慮按排;行為有倫理,符合上天大地的關系。這些關系如同皮膚附著在身體上,和人類一起誕生,並列而且匹配著掩合。對其中可以計算數目的,符合數目。不可計算數目的,符合類別。全是正好相同並符合上天,是一樣的。所以擺布開有形的東西以便顯示出無形的東西,舉出可計數的以便顯示出不可計算的。由此說來治國之道也應該和同類相呼應,如同它的外形和數目相吻合。


如果你對春秋繁露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春秋繁露》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