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東昏侯寶卷,字智藏,高宗第二子也。本名明賢,高宗輔政後改焉。建武元年,立為皇太子。永泰元年七月,己酉,高宗崩,太子即位。八月,丁巳,詔雍州將士與虜戰死者,復除有差。又詔辨括選序,訪搜貧屈。庚申,鎮北將軍晉安王寶義進號征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中郎將建安王寶夤為郢州刺史。冬,十月,己未,詔刪省科律。十一月,戊子,立皇後褚氏,賜王公以下錢各有差。
永元元年春,正月,戊寅,大赦,改元。詔研策秀才,考課百司。辛卯,車駕祀南郊。詔三品清資官以上應食祿者,有二親或祖父母年登七十,並給見錢。癸卯,以冠軍將軍南康王寶融為荊州刺史。
二月,癸丑,以北中郎將邵陵王寶攸為南兗州刺史。是月,太尉陳顯達敗績于馬圈。夏,四月,己巳,立皇太子誦,大赦,賜民為父後爵一級。甲戌,以寧朔將軍柳次 骸 杴囟 荽淌貳N逶鹿錆ュ 願Q 蠼 及餐躋9 峭 盡A 攏 河希 魯 椅瀾 菥拔 キ 9錆ュ 允夾四謔販對莆 闃荽淌貳<鬃櫻 褐萁衲耆 鰲G錚 攏 『ュ ┤Υ笏 勒咧冢 退勒 鈉鰨 廡簟0嗽攏 宜齲 鎂┬賾鏊 什破 湊囈衲甑魎啊S眾 砣φ酵黿 烤侔⑴1 紓 鎦荽淌肥及餐躋9餼荻 礎Z 餼┬兀 型飩溲稀I惺榱鐶煨き靡韻巒臀攔 恰G擦煬 秈怪 柿 種 N 紓 兌9猓 住<何矗 哉鞅貝蠼 餐醣π 閑 ヾ鴝 荽淌貳<核齲 惺榱鐶煨き夢 究眨 椅瀾 蹶鹽 煬 H蛟攏 櫻 越 旯 牢 及餐酢B參倍 荽淌飛蛄杲擔 暈 斃 荽淌貳>旁攏 矗 願 逡滴 鷸荽淌罰 髀渤ス氛懦邐 й荽淌貳H尚紓 雲抵鉲蟪跡 笊 煜隆P廖矗 蘊 誘彩巒跤ㄎ 辛煬 6 攏 椅矗 鍔惺榱睢 魯 究招煨き茫 移蛻洹 魯 蚓 蛭募盡R宜齲 允夾四謔費輾 闃荽淌罰 髀步 蛄晡 街荽淌貳J 輝攏 劍 盡 荽淌煩孿源錁儔 諮把簟R頁螅 キ 劬凹悠僥轄 街誥 咸質隆1 怨誥 鹺櫛 荽淌貳J 攏 鏤矗 鄖案 羆 嘉 }荽淌貳<咨輳 孿源鎦輛┤Γ 茄暇 淌亍R矣希 凍孿源錚 住6『ュ 哉髀步 哿暉醣ω ﹦ 荽淌貳
二年春,正月,壬子,以輔國將軍張沖為南兗州刺史。庚午,詔討豫州刺史裴叔業。二月,癸未,以黃門郎蕭寅為司州刺史。丙戌,以衛尉蕭懿為豫州刺史,征壽春。己丑,裴叔業病死,兄子植以壽春降虜。三月,癸卯,以輔國將軍張沖為司州刺史。乙卯,遣平西將軍崔慧景率眾軍伐壽春。丁未,以新除冠軍將軍張沖為南兗州刺史。崔慧景于廣陵舉兵襲京師。壬子,右衛將軍左興盛督京邑水步眾軍。南徐州刺史江夏王寶玄以京城納慧景。乙卯,遣中領軍王瑩率眾軍屯北籬門。壬戌,慧景至,瑩等敗績。甲子,慧景入京師,宮內據城拒守。豫州刺史蕭懿起義救援。夏四月,癸酉,慧景棄眾走,斬首。詔曲赦京邑、南徐兗二州。乙亥,以新除尚書右僕射蕭懿為尚書令。丙子,以晉熙王寶嵩為南徐州刺史。五月,乙巳,以虜偽豫州刺史王肅為豫州刺史。戊申,以桂陽王寶貞為中護軍。己酉,江夏王寶玄伏誅。壬子,大赦。乙丑,曲赦京邑、南徐兗二州。戊辰,以始安王寶覽為湘州刺史。六月,庚寅,車駕于樂游苑內會,如三元,京邑女人放觀。戊戌,以新除冠軍將軍張沖為郢州刺史,守五兵尚書陸慧曉為南兗州刺史。秋,七月,甲辰,以驃騎司馬張稷為北徐州刺史。八月,丁酉,以新除驃騎司馬陳伯之為豫州刺史。甲申夜,宮內火。冬,十月,己卯,害尚書令蕭懿。十一月,辛丑,以寧朔將軍張稷為南兗州刺史。甲寅,西中郎長史蕭穎冑起義兵于荊州。十二月,雍州刺史梁王起義兵于襄陽。戊寅,以冠軍長史劉繪為雍州刺史。
三年春,正月,丙申朔,合朔時加寅漏上八刻,事畢,宮人于閱武堂元會,皇後正位,閹人行儀,帝戎服臨視。丁酉,以驃騎大將軍晉安王寶義為司徒,新除撫軍將軍建安王寶夤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甲辰,以寧朔將軍王珍國為北徐州刺史。辛亥,車駕祀南郊,詔大赦天下,百官陳讜言。二月,丙寅,乾和殿西廂火。壬午,詔遣羽林兵征雍州,中外纂嚴。乙酉,以武烈將軍胡元進為廣州刺史。三月,己亥,以驃騎將軍沈徽孚為廣州刺史。甲辰,以輔國將軍張欣泰為雍州刺史。丁未,南康王寶融即皇帝位于江陵。癸丑,遣平西將軍陳伯之西征。六月,京邑雨水,遣中書舍人、二縣官長賑賜有差。蕭穎冑弟穎孚起兵廬陵。戊子,曲赦江州安成、廬陵二郡。秋,七月,癸巳,曲赦荊、雍二州。甲午,雍州刺史張欣泰、前南譙太守王靈秀率石頭文武奉建安王寶夤向台,至杜姥宅,宮門閉,乃散走。己未,以征虜長史程茂為郢州刺史,驍騎將軍薛元嗣為雍州刺史。是日,元嗣以郢城降義師。八月,丁卯,以輔國將軍申冑監豫州事。辛巳,光祿大夫張瑰鎮石頭。辛未,以太子左率李居士總督西討諸軍事,屯新亭城。九月,甲辰,以居士為江州刺史,新除冠軍將軍王珍國為雍州刺史,車騎將軍建安王寶寅為荊州刺史。以輔國將軍申冑監郢州,龍驤將軍馬仙 監豫州,驍騎將軍徐元稱監徐州。是日,義軍至南州,申冑軍二萬人于姑熟奔歸。戊申,以後軍參軍蕭 為司州刺史,前輔國將軍魯休烈為益州刺史,輔國長史趙越嘗為梁、南秦二州刺史。丙辰,李居士與義軍戰于新亭,敗績。冬,十月,甲戌,王珍國與義軍戰于朱雀桁,敗績。戊寅,寧朔將軍徐元瑜以東府城降。青、冀二州刺史桓和入衛,屯東宮,己卯,以眾降。光祿大夫張瑰棄石頭還宮。于是閉宮城門自守。庚辰,以驍騎將軍胡虎牙為徐州刺史,左軍將軍徐智勇為益州刺史,游擊將軍牛平為梁、南秦二州刺史。李居士以新亭降,瑯邪城主張木亦降。義師築長圍守宮城。
十二月,丙寅,新除雍州刺史王珍國、侍中張稷率兵入殿廢帝,時年十九。
帝在東宮便好弄,不喜書學,高宗亦不以為非,但勖以家人之行。令太子求一日再入朝,發詔不許,使三日一朝。嘗夜捕鼠達旦,以為笑樂。高宗臨崩,屬以後事,以隆昌為戒,曰︰“作事不可在人後!”故委任群小,誅諸宰臣,無不如意。
性重澀少言,不與朝士接,唯親信閹人及左右御刀應敕等,自江 、始安王遙光誅後,漸便騎馬。日夜于後堂戲馬,與親近閹人倡伎鼓叫。常以五更就臥,至晡乃起。王侯節朔朝見,晡後方前,或際暗遣出。台閣案奏,月數十日乃報,或不知所在。二年元會,食後方出,朝賀裁竟,便還殿西序寢。自巳至申,百僚陪位,皆僵僕菜色。比起就會,匆遽而罷。
陳顯達事平,漸出游走,所經道路,屏逐居民,從萬春門由東宮以東至于郊外,數十百里,皆空家盡室。巷陌懸幔為高障,置仗人防守,謂之“屏除”。或于市肆左側過親幸家,環回宛轉,周遍京邑。每三四更中,鼓聲四出,幡戟橫路,百姓喧走相隨,士庶莫辨。出輒不言定所,東西南北,無處不驅人。高障之內,設部伍羽儀。復有數部,皆奏鼓吹羌胡伎,鼓角橫吹。夜出晝反,火光照天。拜愛姬潘氏為貴妃,乘臥輿,帝騎馬從後。著織成 褶,金薄帽,執七寶縛槊,戎服急裝,不變寒暑,陵冒雨雪,不避坑阱。馳騁渴乏,輒下馬解取腰邊蠡器酌水飲之,復上馬馳去。馬乘具用錦繡處,患為雨所沾濕,織雜彩珠為覆蒙,備諸雕巧。教黃門五六十人為騎客,又選無賴小人善走者為逐馬,左右五百人,常以自隨,奔走往來,略不暇息。置射雉場二百九十六處,翳中帷帳及步鄣,皆袷以綠紅錦,金銀鏤弩牙, 瑁帖箭。郊郭四民皆廢業,樵甦路斷,吉凶失時;乳婦婚姻之家,移產寄室,或輿病棄尸,不得殯葬。有棄病人于青溪邊者,吏懼為監司所問,推置水中,泥覆其面,須臾便死,遂失骸骨。
後宮遭火之後,更起仙華、神仙、玉壽諸殿,刻畫雕彩,青金口帶,麝香涂壁,錦幔珠簾,窮極綺麗。縶役工匠,自夜達曉,猶不副速,乃剔取諸寺佛剎殿藻井仙人騎獸以充足之。世祖興光樓上施青漆,世謂之“青樓”。帝曰︰“武帝不巧,何不純用琉璃。”
潘氏服御,極選珍寶。主衣庫舊物,不復周用,貴市民間金銀寶物,價皆數倍。虎魄釧一只,直百七十萬。京邑酒租,皆折使輸金,以為金涂。猶不能足,下揚、南徐二州橋桁塘埭丁計功為直,斂取見錢,供太樂主衣雜費。由是所在塘瀆,多有隳廢。又訂出雉頭鶴氅白鷺 。親幸小人因緣為奸利,課一輸十,郡縣無敢言者。三年夏,于閱武堂起芳樂苑。山石皆涂以五采;跨池水立紫閣諸樓觀,壁上畫男女私褻之像。種好樹美竹,天時盛暑,未及經日,便就萎枯;于是征求民家,望樹便取,毀撤牆屋以移致之。朝栽暮拔,道路相繼,花藥雜草,亦復皆然。又于苑中立市,太官每旦進酒肉雜肴,使宮人屠酤。潘氏為市令,帝為市魁,執罰,爭者就潘氏決判。
帝有膂力,能擔白虎幢。自制雜色錦伎衣,綴以金花玉鏡眾寶,逞諸意態。所寵群小黨與三十一人,黃門十人。初任新蔡人徐世~為直閣驍騎將軍,凡有殺戮,皆其用命。殺徐孝嗣後,封為臨汝縣子。陳顯達事起,加輔國將軍。雖用護軍崔慧景為都督,而兵權實在世~。及事平,世~謂人曰︰“五百人軍主,能平萬人都督。” 世~亦知帝昏縱,密謂其黨茹法珍、梅蟲兒曰︰“何世天子無要人,但阿儂貨主惡耳。”法珍等爭權,以白帝。帝稍惡其凶強,以二年正月,遣禁兵殺之,世~拒戰而死。自是法珍、蟲兒用事,並為外監,口稱詔敕;中書舍人王I之與相唇齒,專掌文翰。其余二十餘人,皆有勢力。崔慧景平後,法珍封余干縣男,蟲兒封竟陵縣男。及義師起,江、郢二鎮已降,帝游騁如舊,謂茹法珍曰︰“須來至白門前,當一決。”義師至近郊,乃聚兵為固守之計。召王侯朝貴分置尚書都座及殿省。又信鬼神,崔慧景事時,拜蔣子文神為假黃 、使持節、相國、太宰、大將軍、錄尚書、揚州牧、鐘山王。至是又尊為皇帝,迎神像及諸廟雜神皆入後堂,使所親巫朱光尚禱祀祈福。以冠軍將軍王珍國領三萬人據大桁,莫有斗志,遣左右直長閹豎王寶孫督戰,呼為“王長子”。寶孫切罵諸將帥,直閣將軍席豪發憤突陣死。豪,驍將,既斃,眾軍于是土崩,軍人從朱雀觀上自投及赴淮死者無數。于是閉城自守,城內軍事委王珍國。兗州刺史張稷入衛京師。以稷為副,實甲猶七萬人。帝烏帽 褶,備羽儀,登南掖門臨望。又虛設鎧馬齋仗千人,皆張弓拔白,出東掖門,稱蔣王出蕩。素好斗軍隊,初使宮人為軍,後乃用黃門。親自臨陳,詐被創,使人輿將去。至是于閱武堂設牙門軍頓,每夜嚴警。帝于殿內騎馬從鳳莊門入徽明門,馬被銀蓮葉具裝鎧,雜羽孔翠寄生,逐馬左右衛從,晝眠夜起如平常。聞外鼓叫聲,被大紅袍登景陽樓屋上望,弩幾中之。眾皆怠怨,不為致力。募兵出戰,出城門數十步,皆坐甲而歸。慮城外有伏兵,乃燒城傍諸府署,六門之內皆蕩盡。城中閣道西掖門內,相聚為市,販死牛馬肉。帝初與群小計議,陳顯達一戰便敗,崔慧景圍城退走,謂義師遠來,不過旬日,亦應散去,敕太官辦樵米為百日糧而已。大桁敗後,眾情凶懼,法珍等恐人眾驚走,故閉城不復出軍。既而義師長圍既立,塹柵嚴固;然後出蕩,屢戰不捷。帝尤惜金錢,不肯賞賜。法珍叩頭請之,帝曰︰“賊來獨取我邪?何為就我求物!”後堂儲數百具榜,啟為城防;帝雲擬作殿,竟不與。又催御府細作三百人精仗,待圍解以擬屏除。金銀雕鏤雜物,倍急于常。王珍國、張稷懼禍及,率兵入殿,分軍又從西上閣入後宮斷之,御刀豐勇之為內應。是夜,帝在含德殿吹笙歌作《女兒子》。臥未熟,聞兵入,趨出北戶,欲還後宮。清曜閣已閉,閹人禁防黃泰平以刀傷其膝,僕地。顧曰︰“奴反邪?”直後張齊斬首送梁王。
宣德太後令曰︰“皇室受終,祖宗齊聖,太祖高皇帝肇基駿命,膺錄受圖,世祖武皇帝系明下武,高宗明皇帝重隆景業,咸降年不永,宮車早晏。皇祚之重,允屬儲元;而稟質凶愚,發于稚齒。爰自保姆,迄至成童,忍戾昏頑,觸途必著。高宗留心正嫡,立嫡惟長,輔以群才,間以賢戚,內外維持,冀免多難,未及期稔,便逞屠戮。密戚近親,元勛良輔,覆族殲門,旬月相系。凡所任仗,盡慝窮奸,皆營伍屠販,容狀險丑,身秉朝權,手斷國命,誅戮無辜,納其財產,睚眥之間,屠覆比屋。身居元首,好是賤事,危冠短服,坐臥以之。晨出夜反,無復已極,驅斥氓庶,巷無居人。老細奔遑,置身無所。東邁西屏,北出南驅,負疾輿尸,填街塞陌。興築繕造,日夜不窮,晨構夕毀,朝穿暮塞。絡以隨珠,方斯巳陋;飾以璧},曾何足道!時暑赫曦,流金鑠石,移竹藝果,匪日伊夜,根未及植,葉已先枯,畚鍤紛紜,勤倦無已。散費國儲,專事浮飾,逼奪民財,自近及遠,兆庶b患,流竄道路。府帑既竭,肆奪市道,工商裨販,行號道泣。屈此萬乘,躬事角抵,昂首翹肩,逞能H木,觀者如堵,曾無怍容!芳樂、華林,並立 ,踞肆鼓刀,手銓輕重。干戈鼓噪,昏曉靡息,無戎而城,豈足雲譬!至于居喪淫宴之愆,三年載弄之丑,反道違常之釁,牝雞晨鳴之慝,于事已細,故可得而略也。罄楚、越之竹,未足以言,校辛、癸之君,豈或能匹!征東將軍忠武奮發,投袂萬里,光奉明聖,翊成中興。乘勝席卷,掃清京邑,而群小靡識,嬰城自固,緩戮稽誅,倏彌旬月。宜速剿定,寧我邦家!可潛遣間介,密宣此旨,忠勇齊奮,遄加蕩撲,放斥昏凶,衛送外第。未亡人不幸,驟此百罹,感念存沒,心焉如割。奈何!奈何!”又令依漢海昏侯故事,追封東昏侯。茹法珍、梅蟲兒、王I之等伏誅。豐勇之原死。
史臣曰︰漢宣帝時,南郡獲白虎,獲之者張武,言武張而猛服也。東昏侯亡德橫流,道歸拯亂,躬當翦戮,實啟太平。推閹豎之名字,亦天意也。
贊曰︰東昏慢道,匹癸方辛。乃隳典則,乃棄彝倫,玩習兵火,終用焚身。
【譯文】
束昏侯蕭寶卷字聖 ,是直塞的第二個兒子。原名盟宣,直塞輔政後改名。建武元年,被立為皇太子。
丞童元年七月己酉,產塞駕崩,太子即位。
八月丁巳,詔令雍州將士與敵寇作戰陣亡的,免除徭役各有不等。又詔令搜求辨別人才次第任用,尋訪貧困人家。庚申,鎮北將軍晉安王寅義進封號為征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任命南中郎將建安王寶寅為郢州刺史。
冬十月己未,詔令刪除減省法令條文。
十一月戊子,立皇後褚氏,賞賜王公以下金錢各有不等。
永元元年春正月戊寅,實行大赦,改年號。詔令策試秀才、孝廉,考核百官。辛卯,皇帝到南郊祭祀。韶令三品清資官以上應享受俸祿的人,如有雙親或祖父母年齡達到七十歲的,都供給現錢。癸卯,任命冠軍將軍南康王賁融為荊蛆刺史。
二月癸丑,任命北中郎將邵陵王寶攸為南兗州刺史。當月,太尉陳顯達在馬圈戰敗。
夏四月己巳,立蕭誦為皇太子,實行大赦,賞賜百姓中繼承父業者爵位一級。甲戌,任命寧朔將軍柳恢為梁、南秦二州刺史。
五月癸亥,封撫軍大將軍始安王遙光為開府儀同三司。
六月己酉,新任右衛將軍崔惠景任護軍將軍.癸亥,任命發哩內史睫雪為盧姐刺史。甲子,詔令免除雍州今年的三調。
秋七月丁亥,京城發大水,死者很多,詔令賜給死者棺材,並加以救濟。
八月乙巳,免除京城遭遇水災財產被沖走者今年的賦稅。又詔令為馬圈陣亡將士致哀。丙辰,揚州刺史始安王遙光佔據束府反叛,詔令在京城特赦,內外實施戒嚴。自尚書令徐孝嗣以下官員駐守宮城防衛。派遣領軍將軍蕭坦之率領官軍征討遙光.戊午,斬掉遙光傳遞首級示眾。己未,任命征北大將軍晉安王寶玄為南徐、兗二州刺史。己巳,任命尚書令徐孝嗣為司空,右衛將軍劉暄為領軍將軍。
閏八月丙子,封江陵公寅覽為始安王。敵偽塞徐蚶刺史困投降,任命為韭盆泌刺史。
九月丁未,任命輔國將軍裴叔業為兗州刺史,征虜長史張沖為豫州刺史。壬戌,因為頻頻誅殺大臣,在全國實行大赦。辛未,任命太子詹事王瑩為中領軍。
冬十月乙未,處死尚書令、新任司空徐孝嗣,右僕射、新任鎮軍將軍沈文季。乙巳,任命始興內史顏翻為廣州刺史,征虜將軍沈陵為越州刺史。
十一月丙辰,太尉、江州刺史陳顯達在尋陽起兵反叛。乙丑,護軍將軍崔慧景加封平南將軍,負責督率眾軍南征。丙寅,任命冠軍將軍王鴻為徐州刺史。
十二月癸未,任命前輔國將軍楊集始為秦州刺史。甲申,陳顯達攻到京城,宮內戒嚴,軍隊固守。乙酉,斬掉陳顯達傳首級示眾。丁亥,任命征虜將軍邵陵王寅攸為江州刺史。
丞元二年春正月王子,任命輔國將軍返 為南兗州刺史。庚午,詔令討伐豫州刺史裴叔業。二月癸未,任命黃門郎蓋宣為劃州刺史。丙戌,任命衛尉蕭懿為豫州刺史,征伐壽春。己丑,裴叔業病死,他哥哥的兒子裴植把壽春獻給敵寇投降。
三月癸卯,任命輔國將軍張沖為司州刺史。乙卯,派遣平西將軍崔慧景率眾軍討伐壽春。丁未,任命新任冠軍將軍張沖為南兗州刺史。崔慧景在廣陵起兵襲擊京城。壬子,右衛將軍左興盛統領京都水步各軍。南徐州刺史江夏王寶玄把京城獻給崔慧景。乙卯,派遣中領軍王瑩率眾軍駐守北籬門。壬戌,崔慧景攻打過來,王瑩等潰敗。甲子,崔慧景攻入京城,宮內佔據城牆抵抗防衛。豫州刺史蕭懿仗義起兵救援。
夏四月癸酉,崔慧景拋棄眾人逃跑,被斬首。詔令特赦京都及直涂查二州。乙亥,任命新任尚書右僕射蘆懿為尚書令。丙子,任命置鹽王賓崖為壺途叢刺史。
五月乙巳,任命敵偽逸業刺史王盛為邀業刺史。戊申,任命桂陽王宣貞為中護軍。己酉,江夏王室妄被處死。壬子,實行大赦。乙丑,特赦京都及直途兗二州。戊辰,任命蛤圭王直鑒為翅業刺史。
六月庚寅,皇帝駕臨樂游苑內歡會,如同過元旦,允許京城婦女自由觀覽。戊戌,任命新任冠軍將軍張 為豎蛆刺史,守五兵尚書陸盞鹽為南兗州刺史。
秋七月甲辰,任命驃騎司馬張稷為北徐州刺史。
八月丁酉,任命新任驃騎司馬陳伯之為豫州刺史。甲申夜晚,宮內起火。
冬十月己卯,殺害尚書令蕭懿。
十一月辛丑,任命寧朔將軍張稷為南兗州刺史。甲寅,西中郎長史蕭穎冑在荊州舉兵起義。
十二月,雍業刺史鑿蘭在塞鹽舉兵起義。戊寅,任命冠軍長史劉繪為雍州刺史。
永元三年春正月丙申初一,曰月在同宮同度時分,在漏器的寅時令上八刻,事情完畢後,宮人在閱武堂舉行元旦朝會,皇後端正位次,宦官擺列儀仗,皇帝著戎裝親臨觀看。丁酉,任命驃騎大將軍晉安王寶義為司徒,新任撫軍將軍建安王寶寅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甲辰,任命寧朔將軍工珍國為北徐州刺史。辛亥,皇帝駕臨南郊祭祀,詔令大赦天下,百官忠言直諫。
二月丙寅,睫扭腿西廂失火。壬午,韶令派遣羽林兵征伐雍州,內外戒嚴。乙酉,任命威烈將軍塑五堂為廬叢刺史。
三月己亥,任命驃騎將軍沈徽孚為盧業刺史。甲辰,任命輔國將軍亟巫台為壅趙刺史。丁未,南康王宣邈在絲墮即皇帝位。癸丑,派遣平西將軍腫值之西征。
六月,京城下雨發洪水,派遣中書舍人、京城二縣長官給予不同程度的救濟賞賜。蕭穎冑的弟弟穎孚在廬陵起兵。戊子,特赦江州的安成、廬陵二郡。
秋七月癸巳,特赦荊、雍二州。甲午,雍州刺史張欣泰、前南譙太守王靈秀率領石頭城文武官員擁戴建安王賁寅前往朝廷禁省,行至杜姥宅,宮門關閉,于是逃散。己未,任命征虜長史程茂為郢州刺史,驍騎將軍薛元嗣為雍州刺史。遣天,薛元嗣獻出郢城投降義軍。
八月丁卯,讓輔國將軍.蛆監督邀叢事務。辛巳,光祿大夫強墮鎮守互亟球。辛未,委任太子左率李居士總督西討諸軍事,駐守新亭城。
九月甲辰,任命奎晝王為遼州刺史,新任冠軍將軍王珍國為雍業刺史,車騎將軍建安王室宣為翅州刺史。委任輔國將軍史直監督豎業,賂驤將軍旦受山絲監督魚出,驍騎將軍途丞墨監督途州。當天,義軍打到了宜業,史宣軍隊中二萬人在位墊投奔義軍。戊申,任命後軍參軍蕭遠為蛆刺史,前輔國將軍壘健烈為益蛆刺史,輔國長史趟越嘗為鑾、直耋二州刺史。丙辰,奎晝王與義軍在塞瞳交戰,潰敗。
冬十月甲戌,王珍國與義軍在朱雀桁交戰,潰敗。戊寅,寧朔將軍徐元瑜獻出東府城投降。青、冀二州刺史桓和入宮護衛,駐守東宮,己卯,率眾投降。光祿大夫張瓊放棄石頭城回到宮中。于是關閉宮城城門自守。庚辰,任命驍騎將軍胡虎牙為徐州刺史,左軍將軍徐智勇為益州刺史,游擊將軍牛平為梁、南秦二州刺史。李居士獻出新亭投降,瑯邪城主張木也投降。義軍修築長圍牆困守宮城。
十二月丙寅,新任雍州刺史王珍國、侍中張擔率兵攻入宮殿廢掉皇帝,時年十九歲。
皇帝在束宮做太子時就喜歡玩耍,不喜歡讀書學習,高宗也不認為他不對, 是用家人的品行勸勉他。高宗讓太子請求一天兩次入朝,然後自己下詔不許, 讓他三天入朝一次。曾經在夜裹通宵捕鼠,以此取笑逗樂。高宗將要駕崩,向他囑咐後事,要他以郁林王為戒,說︰“做事要先下手為強!”所以他依重信任眾多小人,誅殺各位朝廷大臣,無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思。
他性格遲鈍,寡言少語,不輿朝中官吏交往, 親信宦官和身邊持刀侍衛及傳達旨意的人,自從江拓、始安王蕭遙光被殺後,逐漸習慣騎馬。白天黑夜在後堂玩馬,與親近的宦官歌女鼓噪喧鬧。常常在五更時入睡,到下午才起來。王侯逢節日朔日朝見,下午以後才能上前,有時要到天黑才被放出來。尚書省上奏的案卷,一個多月才有回覆,有時竟不知丟到何處。永元二年元旦朝見群臣,他吃過飯才出來,朝見拜賀儀式剛完,他便回到西廂房睡覺,自巳時睡到申時,百官留在席位奉陪,都倒臥在地,面帶菜色,等到他起來會見,卻又匆忙草率地結束了。
陳顯達事變被子息後,他逐漸外出巡游,所經過的道路,都退避驅逐居民,從萬春門經束宮往束直到郊外,幾十上百里,都被趕得家中空無一人。街道懸掛帷幔作成高屏障,設置儀仗防衛,稱之為“屏除”。有時在街市店鋪左側路過自己寵幸的小人之家,巡回周轉,走遍整個京城。常常在半夜三更四更間,鼓聲四起,旗幟儀仗橫行路中,百姓喧鬧奔走跟在後邊,無從分辨士人庶民。出游則不言明固定的去處,東西南北,無處不驅趕行人。高屏障內,設置隊列儀仗,另外還有幾隊,都是演奏鼓吹的羌胡藝伎,演奏鼓角橫吹曲。晚上出去白天回來,火光照天。封其愛姬潘氏為貴妃,讓她乘坐可以躺臥的車子,皇帝自己騎馬跟在後邊。他穿著織成的褲褶,戴著飾有金箔的帽子,手持七實縛稍,一身戎服全副武裝,冷暖不變,頂雨冒雪,不避坑窪,奔跑得口渴困乏,就下馬解下腰邊的葫蘆瓢舀水飲用,然後又上馬奔馳而去。乘馬用具上使用錦繡的地方,擔心被雨淋濕,編織各色珠子作為遮蓋,極盡雕飾技巧。訓練五六十個黃門作為騎客,又挑選一批善于奔跑的無賴小人來追馬,身邊有五百人,經常讓他們跟隨自己,往來奔走,沒有一點空閑休息。設置射雉場二百九十六處,遮掩物中的帷帳以及步障,都用綠紅錦做夾裹,弩牙用金銀雕鏤,箭桿用玳瑁裝飾。城外的士農工商都荒廢了正業,道路上看不到打柴割草的人,吉凶禍福沒有定時,懷孕婦女和新婚人家,都轉移財產寄居別家,有人抱病登車棄尸路旁,得不到殯葬。有人把病人丟棄在青溪邊,役吏害怕被監察官盤問,就將病人推入水中,用泥巴蓋在他臉上,一會兒就死了,連骨骸都找不到。
後宮遭受火災之後,另又建起仙華、神仙、玉壽各殿,雕刻彩繪,用黃金裝飾邊沿,用麝香涂抹牆壁,錦幔珠簾,極盡綺麗之能事。抓來服役的工匠,通宵達旦地干,仍然達不到要求的速度,于是剔取各佛寺殿堂的藻井、仙人騎獸來補充。世擔時建的興魚邐上涂著青漆,世人稱它為“青樓”。皇帝卻說︰“武帝不懂得精巧,為什麼不全部使用琉璃。”
潘貴妃的服飾車乘,都選擇最好的珍寶,主衣庫所存的舊物,已經不再夠用,高價收購民間的金銀寶物,價錢都高出數倍。一只琥珀釧,價值一百七十萬。京城的酒稅,都折價叫人交納黃金,用來制成金泥。還不夠用,又取消揚、南徐二州修築橋梁塘壩的丁壯的勞役,計算工時折價,收取現錢,供給太樂及主衣庫的各項費用。因此那些地方的塘壩溝渠,多有毀壞。又征收雉頭、鶴氅、白鷺繚,所寵幸的小人,乘機謀取私利,規定征收一分,實際收納十分,郡縣裹沒有人敢說話。
永元三年夏,在閱武堂興建芳樂苑,山石都涂上五彩顏色,橫跨池水矗立紫閻等樓觀,牆壁上畫著男女交歡的淫穢圖像。栽種名貴的樹木和秀美的竹子,當時天氣酷熱,不到一天,就枯萎了。于是又到百姓家征求,望見樹木就要取走,拆牆毀屋加以移栽,早晨栽天黑拔,道路上絡繹不絕,對于各種花草藥草,也都是如此。
又在苑中設立集市,太宮每天早晨送進酒肉及各種菜肴,讓宮人賣肉沽酒,潘貴妃扮作市令,皇帝自己扮作市魁,執行處罰,發生爭執到潘貴妃那裹去裁決。
皇帝很有力氣,能擔起白虎大旗,自制各色錦緞的歌伎衣服,裝飾著金花玉鏡等各種寶物,快意于自己的神情姿態。所寵愛的小人黨羽共三十一人,宦官十人。最初任命新蔡人徐世棚為直合驍騎將軍,凡是有殺戮之事,都是听他拿主意。殺掉徐孝嗣後,他被封為臨汝縣子。陳顯達反叛事起,加封他為輔國將軍。雖然任用護軍崔慧景為都督,但兵權實際在徐世刷手中。等到事態平息,徐世倒對人說︰“我這五百人的軍主,能比得上統率萬人的都督。”徐世櫚也知道皇帝昏庸放縱,私下對他的同黨茹法珍、梅蟲兒說︰“哪一代天子沒有顯要的人,你們 是販賣主上的罪惡罷了。”茹法珍等爭權奪利,把逭話告訴了皇帝。皇帝非常憎惡徐世欄的凶惡強悍,于永五二年正月,派遣禁衛兵去殺他,徐世劇抗拒戰死。從此以後茹法珍、梅蟲兒當權,二人都任外監,口傳皇帝詔令;中書舍人王t之與他們互為表裹,專擅朝廷公文。其余二十幾人,都有一定勢力。崔慧景叛亂被平息後,茹法珍被封為余干縣男,梅蟲兒被封為竟陵縣男。
等到蕭衍等興兵起義,鎮守江、郢二州的軍隊已經投降,皇帝卻仍舊巡游騎馬,對茹法珍說︰“等他們打到白門前,當決一死戰。”起義軍打到京城近郊,才聚集軍隊商量固守之計。召集王侯及朝廷顯貴分別安置在尚書都座和殿省。又相信鬼神,崔慧景反叛時,拜蔣子文的神靈為假黃賊、使持節、相國、太宰、大將軍、錄尚書、揚州牧、鐘山王。到這時又尊奉他為皇帝。把他的神像和各廟的雜神都迎入後堂,派自己親信的巫師朱光尚祭祀禱告祈求福佑。派冠軍將軍王珍國率領三萬人據守大桁,但沒有什麼斗志,于是派身邊的直長太監王寶孫督戰,稱為“王長子”。王齊孫厲聲責罵各位將帥,直合將軍席豪心懷憤恨去沖鋒陷陣而戰死,席豪是一位驍將,他戰死後,各軍于是土崩瓦解,軍人從未雀觀上跳下去和投秦淮河死的數不勝數。于是只好關閉城門自守,城內的軍事委托王珍國負責。兗州刺史張稷趕來保衛京城,于是任命張稷為副手,當時實際還有士兵七萬人。
皇帝戴黑帽穿褲褶,準備好儀仗侍衛,登上南掖門眺望。又虛設騎馬帶甲的儀仗隊武士一千人,都張弓拔劍,沖出束掖門,說是蔣王出兵沖殺。皇帝平素喜歡看軍隊交戰,最初是讓宮人扮作軍士,後來才用宦官。皇帝親臨戰陣,假裝受了傷,讓人把他抬走。到這時他在閱武堂設置牙門軍營,每夜嚴加戒備。皇帝在殿內騎馬,從鳳基旦進入邀組墨,馬身上披著銀制的蓮葉,裝備著鎖甲,裝飾著孔雀和翠鳥的各色羽毛,擔任逐馬的人跟隨在左右侍衛,和平常一樣白天睡覺晚上出來。听到外邊鼓噪叫喊的聲音,披著大紅袍登上景陽樓屋頂了望,幾乎被箭射中。眾人都懈怠怨恨,不肯為他盡力。招募士兵出去交戰,出城門才幾十步,就都棄甲而歸。擔心城外有伏兵,于是燒毀城牆旁各官署,六個城門之內都焚燒一空。城中西掖門內架起棧道,相聚為集市,販賣死牛馬肉.皇帝起初和諸小人商議,當初陳顯達反叛時一戰便敗,崔慧景來圍城不久就退走了,認為起義軍遠道而來,過不了十天,也應當潰散離去,所以 詔令太官準備一百天的柴米口糧。大桁一戰失敗後,眾人情緒恐懼騷動,茹法珍等害怕兵眾驚懼逃跑,所以關閉城門不再出兵。不久起義軍完成合圍,溝塹柵欄嚴密堅固,然後出兵沖殺,但屢戰不勝。
皇帝特別吝惜金錢,不肯賞賜,茹法珍叩頭請求賞賜,皇帝說︰“賊兵來難道 抓我一個嗎?為什麼向我要束西?”後堂儲備有數百片木板,請求用來修築城防工事,皇帝說那是準備蓋殿堂的,竟然不給。又催促御府細作署制造三百人使用的精巧器仗,等到解圍以後準備做屏除。對金銀雕鏤雜物的索求,比平常加倍地急迫。
王珍國、張稷害怕災禍及身,率兵進入宮殿,又分兵從西上閣入後宮斷其退路,皇帝的侍衛豐勇之為他們作內應。這天夜裹,皇帝在含德殿吹笙歌唱《女兒子》樂曲,躺尚未睡熟。听到有士兵進入,急忙從北門逃出,想回到後宮。但清曜合已經關閉,擔任禁衛的宦官黃泰平用刀刺傷皇帝的膝蓋,皇帝倒地。回頭喝道︰“奴才造反了!”後宮值勤的張齊斬下皇帝的首級送給翌王。
宣德太後下令說︰我皇室受命于天,祖宗智慮敏達,太祖產皇童秉承天命開創基業,親受圓錄應運而興,世祖武皇帝繼承光大祖業,高宗明皇帝重新隆盛社稷大業,但是都享年不久,相繼駕崩歸天。皇位的重任,應當歸屬太子。然而太子秉性凶惡愚頑,年少時就已流露出來。從對保姆,到對年齡稍長的兒童,他都表現得殘忍暴戾昏蒙愚頑,遇到機會必定流露。高宗關注嫡子的成長, 立嫡長子,而且讓許多有才能的人輔助,讓賢德的親戚參與管理,內外維護,希望避免諸多災難,但是未到一年,太子就大行殺戮。關系密切的親屬,有功勛的元老,賢能的執政大臣,都遭誅族滅門,而且接連不斷。凡是他所信任依賴的人,全都邪惡至極,都是些行伍、屠夫、商販,客貌丑陋,可是執掌朝廷大權,決斷國家命脈,殺戮無辜,收繳他們的財產,因一點點怨忿,就屠殺成片的住戶。身為君主,卻喜好一些卑賤之事,高帽短衣,坐臥如此。清晨外出夜裹才返回,再沒有他這樣的了,驅逐喝斥百姓,致使街巷中沒有居民,老少恐懼逃奔,無處容身,東出巡行西避百姓,北出游玩南逐黎民,致使百姓背負病人車載尸首,充塞街巷。大興土木,日夜不停,清晨建成傍晚毀壞,日出鑿通天黑堵塞,纏繞隨珠,對于他已顯得簡陋,用璧 裝飾,更不值一提。當時酷暑炎熱,金石銷熔,移栽竹子種植果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沒等到根栽種,葉子已先枯萎,畚鐳不停,勞苦不止。耗費國家的儲備,專門從事虛浮的裝飾,侵奪百姓財產,白近及遠,萬民恐慌,流離失所。國庫枯竭之後,又在集市大肆掠奪,工商小販,哭泣于道。屈尊自己的君主之身,親自下場角抵,昂首翹肩,擔起樘木旗桿逞能,觀看的人很多,他沒有一點慚愧的樣子。芳樂、華林苑內,都設立集市,操刀傲視,掂量輕重。持干戈鼓噪,早晚不停,沒有戰事卻築城,哪值得曉諭。至于居喪期間放縱宴飲的過失,在位三年發生的丑事,違反道德倫常的昏昧,母 清晨打嗚之類的邪惡,在他已是小事,因此可以省略。用盡楚、越的竹子,不足以書寫他的罪惡,商紂夏桀兩個暴君,豈能與他相比。征柬將軍忠誠勇猛蓬勃奮發,毅然行軍萬里,繼承光大聖明君王,輔佐我朝成就中興。乘勝席卷全國,掃清京城,可是眾小人沒有見識,環城固守,致使殺戮延緩,轉眼已滿一月,應盡快剿滅平定,使國家安寧。可以暗中派遣信使,秘密宣布此項旨意,忠勇之士共同發奮,盡快加以打擊清除,放逐斥退昏昧的元凶,護送到另外的住所。我很不幸,屢遭憂患,感念生者死者,心如刀割。怎麼辦!怎麼辦!
又下令依照漠海昏侯舊事,追封為束昏侯。茹法珍、梅蟲兒、王t之等被處死。豐勇之免死。
史臣曰︰漠宣帝時,南郡捕獲白虎,捕獲虎的人名叫張武,因此說武張于是猛獸降服。束昏侯極端無德,最後導致拯救混亂返歸正道,自身遭殺戮,真正開啟太平之世,推究他任用的宦官小人的名字,這也是天意。
贊曰︰東昏無道,猶如桀紂。破壞典章制度,毀棄天道人倫,把戰爭當作游戲,終于引火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