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之臣屬于滿清,尚在未入關之前。及日本明治維新後,屢欲與朝鮮通商,朝鮮不允。嗣以日本兵艦入江華灣,被炮所擊,乃遣使責問朝鮮,並以甘言誘之。于光緒二年,始訂通商約,聲明朝鮮為獨立國,清政府尚未之覺也。越八年,朝鮮之內亂作,清政府派兵戡定之,時日本亦派兵在朝鮮。翌年,乃訂兩國退兵約,曰︰自後兩國,如欲派兵至朝鮮,須先相通知。蓋向之所恃為上國權者,已被削盡于此約之中。而清政府仍未介意。至二十年,朝鮮又有東學黨之亂。東學黨者,對于西學而言,蓋守舊黨之秘密會也。黨魁為崔福成,倡亂全羅,進陷忠清,搗漢城,勢頗猖獗。朝鮮王李熙遣使來乞師。日本聞之,急遣大鳥圭介率海軍赴漢城,並檄艦隊兼程趨仁川,而陸軍由廣島陸續進發。及清政府命葉志超統陸軍渡海至牙山,而日軍已佔先著。未幾,東學黨敗,亂平。日本創議改革朝鮮之內政,清政府以茲事非日本當與聞,嚴詞駁斥,而促共退兵,爭辯久之。清政府復申言朝鮮之世為藩屬,日本乃乘機責清政府背棄舊約,和局遂決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