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唐求

類別︰史部 作者︰辛文房(元) 書名︰唐才子傳

    求,隱君也,成都人。值三靈改卜,絕念鼎鐘,放曠疏逸,出處悠然,人多不識。方外物表,是所游心也。酷耽吟調,氣韻清新,每動奇趣,工而不僻,皆達者之詞。所行覽不出二百里間,無秋豪世慮之想。有所得,即將稿捻為丸,投大瓢中。或成聯片語,不拘短長,數日後足成之。後臥病,投瓢于錦江,望而祝曰︰“茲瓢倘不淪沒,得之者始知吾苦心耳。”瓢泛至新渠,有識者見曰︰“此唐山人詩瓢也。”扁舟接之,得詩數十篇。求初未嘗示人,至是方競傳,今行于世。後不知所終,江南處士楊夔,亦工詩文,名稱杰出如求,今章句多傳。

    【譯文】

    唐求,是一位隱士,成都人。他生當改朝換代之際,斷了建功立業的念頭,行為曠達不拘禮俗,或進或退,悠然自得,世人大多不知其名。他只留心于世俗之外的事物。唐求酷愛吟詩造句,其詩氣韻清新,常引發讀者奇想,語句精致而不怪僻.都是明達事理的君子之詞。唐求行跡不超過方圓二百里的範圍,沒有絲毫為時事擔憂的想法。每當他想出一些好詩句,就將詩稿團成一丸,丟進一個大瓢里,有的是成聯的對句,有的是只言片語,不拘長短,幾天之後再把這些詞、句補足成完整的詩。後來唐求病重不起,把大瓢丟進錦江,望著它祈禱說︰“這個瓢如果不沉沒,得到它的人才能知道我的一片苦心。”大瓢漂到新渠江口,有個了解這件事的人見了說︰“這就是唐山人的那個詩瓢。”就乘小船過去把它撈了上來,得到了瓢中的幾十首詩。唐求當初從未把詩給別人看過,到這時候他的詩才被人們爭著傳閱,如今都在世上流傳。唐求此後的結局沒人知道。江南一帶還有一位叫楊夔的處士,也擅長詩文,名氣也如唐求一樣杰出,他的詩如今多有流傳。


如果你對唐才子傳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唐才子傳》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