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卷第二十(起元年盡十四年) 哀公二年(公元前四百九十三年)

類別︰經部 作者︰(戰國)谷梁赤 書名︰春秋谷梁傳

    經  二年,春,王二月,季孫斯、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帥師伐邾,取東田及沂西田。癸巳,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及鄭子盟于句繹。

    【 譯文】

    二年春,周歷二月,季孫斯、叔孫州仇和仲孫何忌領兵攻打鄭國,得到水以東和沂水以西的土地。癸巳日,在鍇├恕br />
    傳  東,未盡也。沂西,未盡也。三人伐而二人盟何也?各盟其得也。

    【 譯文】

    經文記“東”,表明廓水附近的土地沒有全部得到。記“沂西”,表明沂水附近的土地沒有全部得到。三個人領兵攻伐,卻兩個人簽盟,是為什麼呢?說是各自為自己所得簽盟。    

    經  夏,四月,丙子,衛侯元卒。

    【 譯文】

    夏天,四月丙子日,衛靈公去世。

    經  滕子來朝。

    【 譯文】

    滕國國君來魯朝見。

    經  晉趙鞅帥師納衛世子蒯聵于戚。

    【 譯文】

    晉國趙鞅領兵讓衛國太子進入戚邑。

    傳  納者,內弗受也。帥師而後納者,有伐也。何用弗受也,以輒不受也。以輒不受父之命,受之王父也。僖父而辭王父,則是不尊王父也。其弗受,以尊王父也。

    【 譯文】

    用納字,表明衛國不接受他。領兵送他回國,說明是經過攻打才進入。衛國由于什麼不讓蒯聵回國?因為輒不接受他。輒不听父命,而听祖父之命。如果輒信任父親不听祖父的話,這就是不尊敬祖父。輒不讓父回國,是尊敬祖父。

    經  秋,八月,甲戌,晉趙鞅帥師及鄭罕達戰于鐵,鄭師敗績。

    【 譯文】

    秋季,八月甲戌日,晉卿趙鞅領兵跟鄭國的罕達在鐵地作戰,鄭軍大敗。

    經  冬,十月,葬衛靈公

    【 譯文】

    冬季,十月,安葬衛靈公。

    經  十有一月,蔡遷于州來,蔡殺其大夫公子駟。

    【 譯文】

    十一月,蔡國遷移到州來。蔡國殺了自己的大夫公子駟。


如果你對春秋谷梁傳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春秋谷梁傳》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