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 四年,春,王二月,庚戌,盜弒蔡侯申。
【 譯文】
四年春,周歷二月,庚戌日,強盜殺死了蔡侯。
傳 稱盜以弒君,不以上下道道也。內其君而外弒者,不以弒道道也。春秋有三盜,微殺大夫謂之盜,非所取而取之謂之盜,闢中國之正道以襲利謂之盜。
【 譯文】
說盜賊殺了國君,這不是用上君下臣的關系記述的,是用外殺內的關系記述的,不用下殺上的關系記的。春秋經記有三種盜,小民殺大夫叫盜;不該取得的硬要取得叫盜;用夷狄人的手段偷得名利的叫盜。
經 蔡公孫辰出奔吳。
【 譯文】
蔡國的公孫辰逃到吳國。
經 葬秦惠公。
【 譯文】
安葬秦惠公。
經 宋人執小邾子。
【 譯文】
宋國捉住了小邾國的國君。
經 夏,蔡殺其大夫公孫姓、公孫霍。
【 譯文】
夏天,蔡國殺了自己的大夫公孫姓和公孫霍。
經 晉人執戎蠻子赤歸于楚。
【 譯文】
晉國抓住戎蠻的頭領赤,把他送給楚國。
經 城西郛。
【 譯文】
魯國在西部修築外城。
經 六月,辛丑,毫社災。
【 譯文】
六月,辛丑日,毫城的土地廟鬧火災。
傳 毫社者,毫之社也。毫,亡國也。亡國之社以為廟,屏戒也。其屋亡國之社,不得上達也。
【 譯文】
毫社,就是毫城的土神廟。“毫”是已經滅亡了殷商的國都。毫社要立在別的廟之外,以為屏蔽。毫社上頂有覆蓋,不能通上天。
經 秋,八月,甲寅,滕子結卒。
【 譯文】
秋天,八月甲寅日,滕頃公去世。
經冬,十有二月,葬蔡昭公。
【 譯文】
冬季,十二月,安葬蔡昭公。
經 葬滕頃公。
【 譯文】
安葬滕頃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