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卷第九 饼法第八十二

类别:子部 作者:贾思勰(北魏) 书名:齐民要术

    饼【一】法(一)第八十二

    《食经》曰:“作饼酵【二】法:酸浆一斗,煎取七升;用粳米一升着浆,迟下火【三】,如作粥。

    “六月时,溲一石面,着二升;冬时,着四升作。”

    作白饼【四】法:面一石。白米七八升,作粥,以白酒六七升酵中(二),着火上。酒鱼眼沸,绞去滓,以和面。面起可作。

    作烧饼【五】法:面一斗。羊肉二斤,葱白一合,豉汁及盐,熬令熟,炙【六】之。面当令起。

    髓饼法(三):以髓脂、蜜,合和面。厚四五分,广六七寸。便着胡饼【七】鑪中,令熟。勿令反覆。饼肥美,可经久。

    《食次》曰:“粲(四):一名‘乱积’。用秫稻米(五),绢罗之。蜜和水,水蜜中半,以和米屑。厚薄令竹杓【八】中下--先试,不下,更与水蜜。作竹杓:容一升许,其下节,穊作孔。竹杓中,下沥(六)五升铛里(七),膏脂煮之。熟,三分之一铛中也。”

    膏环:一名“粔籹”【九】。用秫稻米屑,水、蜜溲之,强泽如汤饼【一0】面。手搦团,可长八寸许,屈令两头相就,膏油煮之。(八)

    鸡鸭子饼:破写瓯中,不与盐。锅铛中膏油煎之,令成团饼,厚二分。全奠一。

    细环饼、截饼:环饼一名“寒具”【一一】。截饼一名“蝎子”【一二】。皆须以蜜调水溲面;若无蜜,煮枣取汁;牛羊脂膏亦得;用牛羊乳亦好,令饼美脆。截饼纯用乳溲者,入口即碎,脆如凌雪。(九)

    ■■【一三】:起面如上法。盘水中浸剂【一四】,于漆盘背上水作者,省脂,亦得十日软,然久停则坚。

    干剂于腕上手挽作,勿着勃【一五】。入脂浮出,即急■,以杖周正之,但任其起【一六】,勿刺令穿。熟乃出之,一面白,一面赤,轮缘亦赤,软而可爱。久停亦不坚。若待(十)熟始■,杖刺作孔者,泄(十一)其润(十二)气,坚硬不好。法须瓮盛,湿布盖口,则常有润泽,甚佳。任意所便,滑而且美。

    水引【一七】、馎饦(十三)【一八】法:细绢筛面,以成调肉臛汁,待冷溲之。

    水引:挼如箸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十四)上,挼令薄如韭叶,逐沸煮【一九】。

    馎饦: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着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爱,亦自滑美殊常。

    切面粥、一名“碁子面(十五)。■卢货反■【二0】苏货反粥法:刚溲面,揉令熟,大作剂,挼饼粗细如小指大。重萦于干面中,更挼如粗箸大。截断,切作方碁。簸去勃,甑里蒸之。气馏,勃尽,下着阴地净席上,薄摊令冷,挼散,勿令相黏。袋盛,举置。须即汤煮,别作臛浇,坚而不泥。冬天一作得十日。

    ■■:以粟饭饙【二一】,水浸,即漉着面中,以手向簸箕痛挼,令均如胡豆。拣取均者,熟蒸,曝干。须即汤煮,笊篱【二二】漉出,别作臛浇,甚滑美。得一月日停。

    粉饼法:以成调肉臛汁,接沸溲英粉(十六),若用粗粉,脆而不美;不以汤溲,则生【二三】不中食。如环饼面,先刚溲,以手痛揉,令极软熟;更以臛汁溲,令极泽铄铄然【二四】。割取牛角,似匙面大,钻作六七小孔,仅容粗麻线。若作“水引”形者,更割牛角,开四五孔,仅容韭叶。取新帛细䌷(十七)两段【二五】,各方尺半,依角大(十八)小,凿去中央,缀【二六】角着䌷。以钻钻之,密缀勿令漏粉。用讫,洗,举【二七】,得二十年用。裹盛(十九)溲粉,敛四角,临沸汤上搦出,熟煮。臛浇。若(二十)着酪中及胡麻饮【二八】中者,真类玉色,稹稹【二九】着牙(二一),与好面不殊。一名“搦饼”(二二)。着酪中者,直用白汤溲之,不须肉汁。

    豚皮饼法:一名“拨饼”。汤溲粉【三0】,令如薄粥。大铛中煮汤;以小杓子挹粉着铜钵内,顿钵【三一】着沸汤中,以指急旋钵,令粉悉着钵中四畔。饼既成,仍挹钵【三二】倾饼着汤中,煮熟。令(二三)漉出,着冷水中。酷似(二四)豚皮。臛浇、麻(二五)、酪【三三】任意,滑【三四】而且美。

    治面砂墋【三五】初饮反法:簸小麦,使无头角【三六】,水浸令液。漉出,去水,泻着面中,拌使均调。于布巾中良久挻(二六)动之,土末悉着麦,于面无损。一石面,用麦三升。

    《杂五行书》曰:“十月亥日食饼,令人无病。”

    (一) 唐段公路《北户录》卷二“食目”记载有“曼头饼”和“浑沌饼”。崔龟图在“曼头饼”下注:“《齐民要术》书上字。束皙《饼赋》作‘■头’字。”在“浑沌饼”下又注:“《要术》书上字。……”这两条注很重要。因为从崔注中说明《要术》中原有“曼头饼”和“浑沌饼”,但今本《要术》此二饼并无。又注内也有段氏自注,如卷一“蛱蝶枝”下注有“公路尝见”云云,实际有很多地方很像自注,不像别人的注,但不管这个注是段自注抑系崔注,都是唐人的注,则唐本《要术》原有此二饼,而今本佚阙。

    (二) “酵中”,不可解,应是“酘中”之误。“白酒”指“白醪酒”之类。现在还有称甜酒酿为“白酒”。

    (三) 我们认为《要术》在引某书以下的各条,虽然没有重标书名,一般仍是引自该书。以本条而论,《太平御览》卷八六○即记载有:“《食经》有‘髓饼法’,以髓脂合和面。”说明本条和上面二条,也同样出自《食经》。

    (四) “粲”是精舂的米,又与“灿”通;明抄讹作“■”,湖湘本讹作“■”,据金抄改正。

    (五) “秫稻米”是糯米,据下文作“米屑”,下条作“秫稻米屑”,《■■法》篇引《食次》“■”条作“秫稻米末”,这里“米”下应脱“屑”字或“末”字。

    (六) “沥”,明抄误作“涩”,他本不误。

    (七) “里”,明抄误作“裹”,他本不误。

    (八) “屈令两头相就,膏油煮之”,原作双行小注,这是正文,兹改为大字。

    (九) “入口即碎,脆如凌雪”,原作双行小注,兹亦改为大字正文。本条只说到溲面,没有说到怎样弄熟,“寒具”是油炸食品,疑脱“油煎”的字句。

    本条上面的“膏环”、“鸡鸭子饼”二条,仍是《食次》文。《食次》南方的味道很浓厚,“粲”和“膏环”都用“秫稻米”,和下篇“■”条、《作菹藏生菜法》篇“女曲”及《饧哺》篇”白茧糖法”等条相同,又“汤饼”再见,都是《食次》的名称和特点。秫稻米饼之后,殿以完全和饼饵不相干的“鸡鸭子饼”(“全奠”也是《食次》的特用语),《食次》的引文告一段落。接着本条以后就是《要术》本文。叙述仍从面粉饼开头,后面是“英粉”饼,最后是治面中杂砂屑的方法和引《杂五行书》,基本上还保存着《要术》的原有层次。此外“剂”、“停”、“■”、“逐”、“痛”、“举”等等,也是《要术》的习用语。但如校记(一)所指出,本篇既有整条的脱文,可能条目的安排上仍有错乱,并有其他脱文。如下面”起面如上法”,说明原有“起面”法列在篇首,但连如校记(一)所指出的“曼头饼”和“浑沌饼”一并被脱去。

    (十) “待”,明抄误作“侍”,他本不误。

    (十一)“泄”,明抄误作“浅”,他本不误。

    (十二)“润”,湖湘本、《津逮》本误作“涧”,他本不误。

    (十三)“饦”,金抄作“■”,他本作“饨”,均误。下文的“饦”,金抄及他本所误同,仅明抄作“饦”,是唯一正确的字。兹据以一并改正。

    (十四)这是水开下锅的,即在铛上临空弄薄面条,未始不可,但究竟不大好搞,也许“铛”是“盘”字之误。

    (十五)“碁子面”,“碁”,明抄误作“基”(湖湘本等作“棋”),据金抄及下文“方碁”改正。“面”,金抄作“粥”;他本作”面”,较胜,兹从他本。

    (十六)“溲英粉”,仅金抄如文,明抄误作“油豆粉”,他本误作“油豆粉”。“英粉”,即卷五《种红蓝花栀子》篇“作米粉法”用粱米或粟米作成“拟人客作饼”的“粉英”,兹据金抄改正。

    (十七)“䌷”,《说文》:“大丝缯也。”后来作为“绸”字。金抄、湖湘本等误作“细”,据明抄、渐西本及下文“着䌷”改正。

    (十八)“大”,各本误作“之”,据金抄改正。

    (十九)“裹盛”,明抄如文,金抄作“里成”,他本作“里盛”。金抄等“里”是“裹”之误,“裹成溲粉”,“成溲”连词,意即”已经溲好的粉”,亦通,但“裹盛”更明晰,故从明抄。

    (二十)“若”,明抄空一格,他本脱,据金抄补。

    (二一)“牙”,明抄空一格,他本脱,据金抄补。

    (二二)“搦饼”,仅金抄如文,“搦”与从牛角细孔中“搦出”相应;他本作“帽饼”,误。

    (二三)“令”,疑是衍文,或者应在“熟”字上,作“煮令熟”。

    (二四)“似”,金抄、《学津》本同,他本误作“以”。

    (二五)“麻”,金抄、明抄同,他本空格。《张步■》校本(底本是《津逮》本)在这里有眉批:“黄校空格作‘麻’。”所称“黄校”,是黄廷鉴校本(底本是《学津》本)。该校本除过录有黄荛圃所得校宋本的校勘内容外,黄廷鉴并另以《要术》“旧校本”和他书校订一过。这里黄氏校补作“麻”是正确的。

    (二六)“挻”,各本同,金抄讹作“■”。按“挻”,音膻,《广韵》:“柔也,和也”,《集韵》:“揉也”,这里作反复揉动讲。

    【一】 《释名.释饮食》:“饼,并也,溲■使合并也。”凡面食除面糊外古时都叫做“饼”,如馒头叫“蒸饼”、“笼饼”,面条叫“索饼”、“水引饼”等,和现在所称的“饼”完全不同。本篇所谓“饼法”也是泛指各样的面食和米粉“饼”。

    【二】 饼酵”,发面的“老酵”(“酵”,原音教,“老酵”,现在还叫“老教”)。

    【三】 “迟下火”,“迟”是“缓”意,是说下面用缓火煮。

    【四】 “白饼”,不加作料的白面饼。

    【五】 “烧饼”,就本条内容看,是一种加肉馅炕熟的饼,不是现在一般所称的“烧饼”。

    【六】 《玉篇》:“炕,炙也。”这里“炙”,就是“炕”、“烤”的意思。

    【七】 《释名.释饮食》:“胡饼,作之大漫冱也;亦言以胡麻着上也。”“大漫冱”,《太平御览》卷六八○引《释名》作“大漫汗”,“漫汗”的意思是无边际,这是形容其饼很大。据此,“胡饼”是大型的“大饼”,或者是胡麻饼。《太平御览》同卷引《赵录》:“石勒讳胡,胡物皆改名。胡饼曰‘抟鑪’,石虎改曰‘麻饼’。”《艺文类聚》卷六五“豆”引《邺中记》:“石勒讳胡,胡物改名。名胡■曰‘麻饼’,胡绥曰‘香绥’,胡豆曰‘国豆’。”

    【八】 所谓“竹杓”,据下文“其下节,穊作孔”,实际是一管下面开孔的竹筒。

    【九】 “粔籹”,音巨汝,《说文》:“膏环也。”《楚辞.招魂》:“粔籹蜜饵。”王逸注:“以蜜和米■,熬煎作粔籹。”用料和作法,和本条相同。“膏”是油炸的;“环”是两头圈拢如环钏形,也可以是两半段相互盘绞,故名“膏环”。前者是环形的油炸糯米甜酥,后者则是糯米“麻花”。

    【一0】“汤饼”,见注释【一八】。

    【一一】“寒具”、“蝎子”,和“膏环”是同一类的饼点。《本草纲目》卷二五“寒具”引林洪《山家清供》:“寒具,捻头也,以糯粉和■,麻油煎成,以■食之。可留月余,宜禁烟用。”李时珍说:“冬春可留数月,及寒食禁烟用之,故名‘寒具’。”明方以智《通雅》“饮食”,包括粔籹、膏环、安干、■■、■餭、环饼、■■、■■等名目,李时珍所谓:“服虔《通俗文》谓之餲,张揖《广雅》谓之■■,楚辞谓之粔籹,《杂字解诂》谓之膏环”,这些都是“寒具”。总之,糯米粉的,面粉的,甜的,咸的,各式各样形状的油炸■子都可以称为“寒具”。本条的“环饼”实际就是《食次》的“膏环”。

    【一二】《释名.释饮食》:“蝎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则所谓“蝎子”,大概也不过是截成头大尾尖像蝎子(“蝎”即“蝎”字)形的油煎■子,即所谓“随形而名之”。“入口即碎,脆如凌雪”,必须是油炸的,和■子符合,但文中脱去“油煎”的语句。

    【一三】《玉篇》:“■,蒲口切”,“■,他口切”,“■■,饼也。”又“■,同■。”《广韵》上声“厚”韵:“■,同■。”说明“■■”即“■■”,亦即“■■”。唐段公路《北户录》卷二:“束皙《饼赋》:‘■■、■烛。’颜之推云:‘今内国■■,以油苏煮之;江南谓蒸饼为■■,未知何者合古?’”《要术》的“■■”是一种油炸圆饼,正是颜之推所说“内国……以油苏煮之”的。明张自烈《正字通》:“■■,起■也;发酵使■轻高浮起,炊之为饼。”则变成江南“谓蒸饼为■■”的馒头了,当然非《要术》所指。

    【一四】“剂”,溲好面后分成单件准备作饼的面剂。

    【一五】“勃”,指干面粉。

    【一六】“起”,膨胀隆起。

    【一七】“水引”,指面条。《太平御览》卷八六○引宏君举《食檄》:“然后水引,细如委綖。”下文“粉饼法”:“若作水引形者,……仅容韭叶。”都和这里“一尺一断,……挼令薄如韭叶”相合,说明所谓“水引”,就是面条。

    【一八】“馎饦”,音博讬,亦作“■饦”,又作“不托”。宋程大昌《演繁露》:“古之汤饼,皆手搏而擘置汤中。后世改用刀几,乃名‘不托’,言不以掌托也。”这样作成的东西,和这里的“馎饦”完全一样。实际就是现在的“面皮”,和“水引”同类。

    古时各种面食的名称,大致是这样:“馎饦”、“水引”、“汤饼”,是水煮的实心面食类;有馅的,叫“馄饨”,是饺子类;火烤的叫“烧饼”、“胡饼”,包括有馅的和实心的,是烧饼类;蒸的,叫“蒸饼”、“笼饼”,是馒头类。

    【一九】“逐沸煮”,随着水开下锅。

    【二0】“■■”,音落锁,字书始收于《集韵》,解释是“粟粥”,当即根据《要术》本条所记。

    【二一】“饙”,没有熟透的一馏饭。

    【二二】“笊篱”,《六书故》:“今人织竹如勺以漉米,谓之‘爪篱’。”小型的可以作为在锅中捞出食物的捞具,俗称“漉子”、”兜子”、“捞兜”。

    【二三】“生”,粗粝不细腻。

    【二四】“铄铄然”,形容由硬面再溲成稀面稀到可以搦出的状态。

    【二五】“两段”,两种不同孔形的牛角,各用细绸一段缝好。

    【二六】“缀”是缝,指绸的中央开一个孔,和牛角的大小相应,然后缝在一起。“钻”是指用钻子钻牛角缝孔。

    【二七】“举”,挂起来。上条“袋盛,举置”,义同。

    【二八】“胡麻饮”,芝麻捣烂煮成的饮料。卷八《羹臛法》篇引《食经》称“胡麻羹”。

    【二九】“稹稹”,细腻黏软。

    【三0】“粉”,仍指英粉(《要术》面粉称“面”)。

    【三一】“顿”是停放;“顿钵”即将钵子放入沸汤中。“仍”,作“乃”字用。将食物用碗盛着放在饭上蒸,现在浙东方言还有称为”顿”的。

    【三二】“挹钵”,这时铜钵已很烫手,所以要用器具将钵挹出。

    【三三】“麻、酪”,指用粉饼下在“胡麻饮”中或酪中。

    【三四】“滑”,指饼的细软柔滑,不是像莼羹那样的涎滑。“■■”、“馎饦”等条所称的“滑美”,都是这个意思。

    【三五】《广韵》上声“寝”韵:“墋,土地。”“碜,食有沙碜。”《广韵》二字异释,其实二字通用。《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上墋下黩”,亦别作“碜”。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二的卷二五“碜毒”解释说:“又作墋,同。初锦反。……《通俗文》:‘沙土入食中曰碜。’”说明“墋”即“碜”字,有逞、侵二音,指食物中杂有沙屑。现在称食物中有沙屑抵牙为“碜牙”,即《要术》“砂墋”字。

    【三六】“头角”,指不完整的碎粒。


如果你对齐民要术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齐民要术》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