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李文貞公

類別︰子部 作者︰清•梁章 書名︰歸田瑣記

    安溪李文貞公,當耿逆構難時,有蠟丸告變之功,吾鄉人至今德之。惟陳省齋先生夢雷,因此與公有隙,其絕交書中,斥之不遺余力。揆之當時情狀,恐不盡然。文貞學養之粹,定不出此。讀榕村語錄自記之語,當得其實,附錄于此,以待論定雲。

    人當大驚懼時,切不可就處置事,此時非本心之正。若以事機不可緩,因旁言亂听,急忙應之,十件十錯。某自經鄭寇、耿逆之變,身嘗試之。當鄭寇披猖時,欲招某出,某不應,遂致怒,聲言欲禍予家。彼時若一言稍靡,便貽名節之羞;若過抗,便可殃及父母,某只不動聲色。數日後,有王友者問某作何計,某曰︰「僕不過一窮百姓,彼若欲得而甘心者,遣一役來,牽之而去,即與見面矣。」友曰︰「招之不見,牽之而見可乎?」某曰︰「招之無可見之禮,牽之有可見之義。何也?招之而見,不為殿下臣,必為座上客;牽之而見,則為簿下囚矣。」友曰︰「見面奈何?」某曰︰「若能以禮待,則從容告以實情,僕非明之臣子,而實我朝之詞臣也。倘為不才,便不足用;如以為賢,未有賢而失節者。彼于明家失節之人,皆殺之流之,則僕之不宜為用明矣。如慮僕有別圖生變者,請侍老父老母攜妻子傍城而居,教童蒙度日可矣。若彼赫然而怒,發淡水洋,亦命也。」王友為之稱善,其後竟得瓦全。倘倉卒應之,則心氣驚惶,思慮未能周到,剛柔緩急之間,皆足以僨事致禍矣。


如果你對歸田瑣記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歸田瑣記》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