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之二

類別︰子部 作者︰明•張信民 書名︰印正稿

    會日,垣曲會長王永錫 字反已,徒步來謁問,曰︰“家師辛先生言前看敬字是嚴肅的。今看敬字是活潑的。未知是否?”先生曰︰“最是,最是。昔孟老師興山東孟我。疆先生於同志中最 善。我疆任山海關。老師偕王幼真往倏之。我疆見幼真過於謹飭,曰︰“學識樂的,不是苦的。若拘促甚反,苦而不樂,何以為學?即此可以得敬字□。蓋敬者王一 無適之謂陽明先生雲謂主於一理而無他適也。主於理則敬亦是樂。何當不活潑也?今師可謂知言矣!又問︰“孟子道性善,程子謂兼氣,而言何如?”曰︰“天命之 性。本為人生之理,無氣則理。將安附言理而氣在其中是一時事。”何必規規然曰︰“此兼氣,彼不兼氣。名目繁多反致道不明也。如聖人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何等簡明直截。解曰︰“此所謂性兼氣質而言學者遂心?惶惑。如何為義理之性?如何為氣質之性?難於分辨,末知適從信然。天下有二性乎?”

    箴輿曰︰“理義之性指不□氣質者而言。所謂繼之者善也。氣質之性。指性之墮于氣質之中。乃隨氣質而各一其性也。所以有下愚不移者。非性有二也。蓋性一也。而氣則雜揉矣。故性墮于雜氣之中則變矣。所謂各一其性也。學問第一在變化氣質。乃功夫吃緊處。而氣質之性可不辨乎?

    會日,聞觀風發落消 息,考者多愕然失措。先生曰,此處正見學問。蓋考時須用心作文字。會文切理。 毋得潦草粗疏。此即謂之執事敬。投入。便須安心順听。或高或下。付之無心。不以動念。若便手忙腳亂。憧憧不寧。豈成學問。蓋學者試盤錯而不驚。履危疑而不 亂。今日處小事。即他日處大事也。又況名次已定。忙亦無益。適足以見歉于養而憂于心也。

    會日,學師言楚中有一 先生,經史百家無不通曉,嘗言如論語首章連用三個乎字,二章用其字起頭,三章不曰其仁鮮矣,四曰鮮矣,仁何等奇特。是從來諸子百家文法所未有者,即有宋腐 儒亦說不到,眾聞之喜甚。余謂兒輩曰。此索隱行怪之流。何以為學。若吾學不講乎字。只講時習,不講其字。只講孝弟,不講矣字。只講仁字。若徒在語言文字上 求奇。把聖賢立言上曰反不見了。是聖賢亦只是口頭伎倆。而非有用之實學矣。且謂宋儒為腐。則誰非腐者。有宋五星聚奎。以故諸大儒後先輝映。表章六經。方成 文運體明之世。有宋三百年精神命脈。全在于此。使國無賢者。則國非其國矣。人不能見道。但以是新奇可喜之說炫名耳。甚勿為所惑也。

    會日,有陝西孝子通刺 為治晚先生相見畢。先生問曰尊制為誰。答約先兄服期已久矣。但先父早逝凡事俱仗先兄。故不忍釋先生曰過矣。王制不可違豈可過期。且惟父母之喪而後稱制。兄 而稱制。其何以加于父母。兄喪止于期年。過已非制。而又稱制。益非制矣。以非制為制。可乎。素服隨便。素冠宜易之。答曰聞之禮父母存冠服不純素。父母亡冠 服,不純采設吾父母俱亡。純素似亦無傷。先生曰禮所謂不純采者。謂不純于采耳。未嘗言純素也。只是不忍忘親之心。孝子有終身之慕。豈在區區冠服之間哉。若 以冠服論但冠素服素。足了其不忍之心。此外遂不之慕乎。昔余初謁先師為有祖母之喪,槨木未得過期未葬。亦尚服素冠 先師詢知其故曰易之。服止期年者遵制也。慕之必終身者。孝思也。自並行而不悖者也。余有省。遂易其冠。此乃中道。過則非中。非中即非道矣。

    會日有一友久未來會先生詢之曰為不能化子佷遂沒面目來會。先生曰子佷不好。我們須自反。不能實心教訓他。或但以言教。而未能以身教。越發該來會。愈求進修。以為觀法才是。孟子雲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須要乘機化導才是。

    會日講邵子詩︰乾遇異 時為月穹,地逢雷處見天根。天根月窟閑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異下斷處。本是三畫乾卦。陽極而變下畫為陰。成異。月穹也。震仰孟本是三畫坤卦。陰極而變下 畫為陽。成震。天根也。閑來往者。即一陰一陽之謂道。知一陰一陽之道。則時闔時闢。所謂各當其可。則乾三連是三坤六斷是六。成九。震仰于是五異下斷是四成 九。離中虛是四。坎中滿是五成九。兌上缺是四艮覆碗是五成九。共成三十六宮。各因九而後成。非三十六宮都是春乎。

    箴與曰 垢卦陽極之時。而一陰生于其下。為陰之長故曰月穹。復卦陰極之時。而一陽生于其下。為陽之長。故曰天根。閑來往者。陰陽運行不息也。三十六宮者。八卦互 變。陰爻陽爻各半。陽奇陰偶。奇畫得十二。偶畫得二十有四。共三十六也。都是春者乾坤之內。無非是生意化機。所以謂之皆是春也。學者體之樂境得矣。

    問鳶飛魚躍之旨先生曰 遇親便孝。遇長便弟。遇夫婦朋友便有別而信。推之言動。無處不慎不敏。則此心時時在天理上。便是鳶飛魚躍景象。有一不盡道。便不活潑。便非飛躍了。程子雲 鳶飛魚躍。與必有事焉之意同。知所謂有事。則知謂飛躍矣。又問中庸無聲無臭之告 先生曰篤恭不顯。底于渾化田地。孔子七十從心所欲不距矩。正是此境界。夫從心所欲而不從距。何聲臭之有。然天雖不言。而其生其成。那有停機。德雖不顯。而 共刑其平。帝力何有。然則無聲無臭。又豈淪于空寂也哉。


如果你對印正稿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印正稿》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