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卓茂字子康,南陽宛人也。父祖皆至郡守。茂,元帝時學于長安,事博士江
生,習《詩》、《禮》及歷算。究極師法,稱為通儒。性寬仁恭愛。鄉黨故舊,
雖行能與茂不同,而皆愛慕欣欣焉。
初闢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稱為長者。時嘗出行,有人認其馬。茂問曰︰
“子亡馬幾何時?”對曰︰“月余日矣。”茂有馬數年,心知其謬,嘿解與之,
挽車而去,顧曰︰“若非公馬,幸至丞相府歸我。”他日,馬主別得亡者,乃諸
府送馬,叩頭謝之。茂性不好爭如此。
後以儒術舉為侍郎,給事黃門,遷密令。勞心諄諄,視人如子,舉善而教,
口無惡言,吏人親愛而不忍欺之。人嘗有言部享長受其米肉遺者,茂闢左右問之
曰︰“亭長為從汝求乎?為汝有事囑之而受乎?將平居自以恩意遺之乎?”人曰︰
“往遺之耳。”茂曰︰“遺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竊聞賢明之君,使人
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遺之,吏既卒受,故來言耳。”茂曰︰“汝
為敝人矣。凡人所以貴于禽獸者,以有仁愛,知相敬事也。今鄰里長老尚致饋遺,
此乃人道所以相親,況吏與民乎?吏顧不當乘威力強請求耳。凡人之生,群居雜
處,故有經紀禮義以相交接。汝濁不欲修之,寧能高飛遠走,不在人間邪?亭長
素善吏,歲時遺之,禮也。”人曰︰“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設
大法,禮順人情。今我以禮教汝,汝必無怨惡;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一
門之內,小者可論,大者可殺也。且歸念之!”于是人納其訓,吏懷其恩。初,
茂到縣,有所廢置,吏人笑之,鄰城聞者皆蚩其不能。河南郡為置守令,茂不能
嫌,理事自若。數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遺。平帝時,天下大蝗,河南二十余縣
皆被其災,獨不入密縣界。督郵言之,太守不信,自出案行,見乃服焉。
是時,王莽秉政,置大司農六部丞,勸課農桑。遷茂為京部丞,密人老少皆
涕泣隨送。及莽居攝,以病免歸郡,常為門下掾祭酒,不肯作職吏。
更始立,以茂為侍中祭酒,從至長安,知更始政亂,以年老乞骸骨歸。
時,光武初即位,先訪求茂,茂詣河陽謁見。乃下詔曰“前密令卓茂,束身
自修,執節淳固,誠能為人所不能為。夫名冠天下,當受天下重賞,故武王誅紂,
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閭。今以茂為太傅,封褒德侯,食邑二千戶,賜幾杖、車
馬,衣一襲,絮五百斤。”復以茂長子戎為太中大夫,次子崇為中郎,給事黃門。
建武四年,薨,賜棺槨冢地,車駕素服親臨送葬。
子崇嗣,徙封 綰睿 僦鏈笏九 3繾洌 菜謾 滄洌 譽嗣。 ,子
隆嗣。永元十五年,隆卒,無子,國除。
初,茂與同縣孔休、陳留蔡勛、安眾劉宣、楚國龔勝、上黨鮑宣六人同志,
不仕王莽時,並名重當時。休字子泉,哀帝初,守新都令。後王莽秉權,休去官
歸家。及莽篡位,遣使齎玄 、束帛,請為國師,遂歐血托病,杜門自絕。光武
即位,求休、勛子孫,賜谷以旌顯之。劉宣字子高,安眾侯崇之從弟,知王莽當
篡,乃變名姓,抱經書隱避林藪。建武初乃出,光武以宣襲封安眾侯。擢龔勝子
賜為上谷太守。勝、鮑宣事在《前書》。勛事在玄孫邕傳。
論曰︰建武之初,雄豪方擾, 呼者連響,嬰城者相望,斯固倥傯不暇給之
日。卓茂斷斷小宰,無它庸能,時已七十余矣,而首加聘命,優辭重禮,其與周、
燕之君表閭立館何異哉?于是蘊憤歸道之賓,越關阻,捐宗族,以排金門者眾矣。
夫厚性寬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鄰于恕,率斯道也,怨悔曷其至乎!
魯恭字仲康,扶風平陵人也。其先出于魯頃公,為楚所滅,遷于下邑,因氏
焉。世吏二千石,哀、平間,自魯而徙。祖父匡,王莽時,為羲和,有權數,號
曰“智囊”。父某。建武初,為武陵太守,卒官。時恭年十二,弟丕七歲,晝夜
號踴不絕聲,郡中賻贈無所受,乃歸服喪,禮過成人,鄉里奇之。十五,與母及
丕俱居太學,習《魯詩》,閉戶講誦,絕人間事,兄弟俱為諸儒所稱,學士爭歸
之。
太尉趙慕其志,每歲時遣子問以酒糧,皆辭不受。恭憐丕小,欲先就其名,
托疾不仕。郡數以禮請,謝不肯應,母強遣之,恭不得已而西,因留新豐教授。
建初初,丕舉方正,恭始為郡吏。太傅趙聞而闢之。肅宗集諸儒于白虎觀,恭
特以經明得召,與其議。
復舉恭直言,特詔公車,拜中牟令。恭專以德化為理,不任刑罰,訟人許
伯等爭田,累守令不能決,恭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責,輟耕相讓。亭長從人借
牛而不肯還之,牛主訟于恭。恭召亭長,敕令歸牛者再三,猶不從。恭嘆曰︰
“是教化不行也。”欲解印綬去。掾史涕泣共留之,亭長乃慚悔,還牛,詣獄受
罪,薛貰不問。于是吏人信服。建初七年,郡國螟傷稼,犬牙緣界,不入中牟。
河南尹袁安聞之,疑其不實,使仁恕掾肥親往廉之。恭隨行阡陌,俱坐桑下,有
雉過,止其傍。傍有童兒,親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將雛。”親瞿
然而起,與恭訣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跡耳。今蟲不犯境,此一異也;化
及鳥獸,此二異也;豎子有仁心,此三異也。久留,徒擾賢者耳。”還府,具以
狀白安。是歲,嘉禾生恭便坐廷中,安因上書言狀,帝異之。會詔百官舉賢良方
正,恭薦中牟名士王方,帝即征方詣公車,禮之與公卿所舉同,方致位侍中。恭
在事三年,州舉尤異,會遭母喪去官,吏人思之。
後拜侍御史。和帝初立,議遣車騎將軍竇憲與征西將軍耿秉擊匈奴,恭上疏
諫曰︰
陛下親勞聖思,日昊不食,憂在軍役,誠欲以安定北垂,為人除患,定萬世
之計也。臣伏獨思之,未見其便。社稷之計,萬人之命,在于一舉。數年以來,
秋稼不熟,人食不足,倉庫空虛,國無畜積。會新遭大憂,人懷恐懼。陛下躬大
聖之德,履至孝之行,盡諒陰三年,听于冢宰。百姓闕然,三時不聞警蹕之音,
莫不懷思皇皇,若有求而不得。今乃以盛春之月,興發軍役,擾動天下,以事戎
夷,誠非所以垂恩中國,改元正時,由內及外也。
萬民者,天之所生。天愛其所生,猶父母愛其子。一物有不得其所者,則天
氣為之桀錯,況于人乎?故愛人者必有天報。昔太王重人命而去 ,故獲上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