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火攻篇

類別︰子部 作者︰曹操 書名︰孫子略解

    ﹝曹操曰︰以火攻,當擇時日也。﹞孫子曰︰凡攻火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積,三曰火輜,四曰火庫,五曰火地。行火有因,﹝曹操曰︰因奸人也。﹞因必素具。﹝曹操曰︰燒具也。﹞發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曹操曰︰燥者,旱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軫也;凡四者,風之起日也。火發於內,則軍應之於外。﹝曹操曰︰以兵應之也。﹞火發,其兵靜而勿攻,極其火央,可從而從之,不可從而止之。﹝曹操曰︰見可而進,知難而退。﹞火可發於外,無待於內,以時發之。火發上風,無攻下風。﹝曹操曰︰不便也。﹞晝風久,夜風止。﹝曹操曰︰數當然也。﹞凡軍必知五火之變,以術守之。故以火佐攻者明,﹝曹操曰︰取勝明也。﹞以水佐攻者強。水可以絕,不可以奪。﹝曹操曰︰水但能絕敵糧道、分敵軍,不可奪敵蓄積。﹞夫戰勝攻取,不修其政者,凶!命之曰費留。﹝曹操曰︰若水之留,不復還也。或曰︰賞不以時,但留費也,賞善不日也。﹞故曰︰明主慮之,良將修之。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曹操曰︰不得已而用兵。﹞主不可以怒興軍,將不可以慍用戰;合乎利而用,不合而止。﹝曹操曰︰不以己之喜怒用兵也。﹞怒可復喜也,慍可復悅也;亡國不可復存也,死者不可復生也。故明主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之道也。

    【譯文】

    (曹操說︰用火進攻敵人,應當選擇有利的天時和日子。)孫子說,火攻有五種,一是火燒敵營寨,二是火燒敵積蓄,三是火燒敵瑙重,四是火燒敵倉庫,五是火燒敵糧道。火攻必須有一定的條件,(曹操說︰靠打進敵人內部的人為內應。)放火的器材必須預先準備好。(曹操說︰煙火,就是放火的器具)。放火要根據天時,點火要選擇日子。天時,是指天氣干燥的時候;(曹操說︰燥就是干旱。)日子,是指月亮運行到“箕代“壁”、“翼”、“輪”這四個星宿位置的那天。月亮運行到這四個星宿位置時,就是起風的日子。凡是火攻,必須要根據這五種方法的不同而變換運用,靈活使用兵力進行配含。從敵人內部放火,就要及時從外部接應。(曹操說︰派兵接應。)火已經燒起,而敵人仍無動靜,應暫時等待,不能急于進攻。等火燒到最旺盛的時候,根據情況,可以攻就攻,不可以攻就不攻。(曹操說︰看到有利于進攻就前進,了解到有困難就撤退。)火可以從敵人的外部放,就不要等待內應,只要時機有利就放。從上風放火,就不要由下風進攻。(曹操說︰這樣不利。)白天風刮得時間長了,到夜間就會停止。(曹操說︰自然規律就是這樣。)軍隊必須懂得靈活運用五種火攻的方法,並根據自然變化的規律對待它。所以,用火輔助進攻,可以明顯取勝。用水輔助進攻,攻勢可以加強。水攻可以斷絕敵人,但不可以銷毀積蓄。(曹操說︰用火輔助進攻,取勝明顯。用水輔助進攻,只能夠斷絕敵人的道路,分割敵軍,不能銷毀敵人的積蓄。)打了勝仗,奪取了城池,卻不獎賞有功的人,這是一種災禍的征兆,軍事上就叫作“費留”。(曹操說︰就象水被止住一樣,再也流不回去。也有的說,獎賞不及時,只是白白浪費了財力、人力。因此獎賞不能過時。)所以說,明智的君主應該慎重考慮這個問題,好的將領應該認真研究這個問題。對我不利不行動,不能必勝不用兵,不是迫不得已不交戰。(曹操說︰迫不得已才使用武力。)君主不能因自己一時憤怒就動兵,將帥不可以因自已一時惱火而交戰。對我有利就行動,否則就不行動。(曹操說︰不能以自己的喜怒而用兵。)憤怒可以轉為喜悅,惱火可以轉為愉快。但是國家滅亡了卻不能復存,人死了也不能再生。所以,明智的君主要慎重地對待它,好的將帥要時刻警惕它,這是使國家安定和軍隊保全的根本方法。


如果你對孫子略解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孫子略解》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