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難曰:脈有太過,有不及,有陰陽相乘,有覆有溢,有關有格,何謂也?
然:關之前者,陽之動也,脈當見九分而浮。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上魚為溢,為外關內格,此陰乘之脈也。關以後者,陰之動也,脈當見一寸而沉。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入尺為覆,為內關外格,此陽乘之脈也。故曰覆溢。是其真髒之脈,人不病而死也。
【譯文】
三難說︰脈象有太過,有不及,有陰陽之脈互相乖襲,有下覆上溢,有關閉為格阻,它們的具體情況怎樣呢?
答︰關部前的寸部,是陽脈博動之處,脈形應該長九分而現浮象。超過九分的,叫做太過;不滿九分的,叫做不及。直向上沖達到魚部的稱為溢脈,這是由于陽氣被關閉于外而陰氣格拒于內,為陰盛乖陽的脈象。關部後的尺部,是陰脈博動之處,脈象應該長一寸而現沉象。超過一寸的,叫做太過;不滿一寸的,叫做不及。直向下行超出一寸,甚至深入尺部的稱為覆脈,這是由于陽氣被關閉于內而陰氣格阻于外,為陽盛乖陰的脈象。所以說覆脈和溢脈,都有是真髒脈,病人雖然外形沒有明顯癥狀,而往往也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