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仁化 77、象符

類別︰子部 作者︰譚峭(唐末五代) 書名︰化書

    原文︰

    象符

    術有降萬物之蘊毒者,則交臂鉤指,象之為符。是故若夭矯之勢者鱗之符,若飛騰之勢者羽之符,若偃蹇之勢者毛之符,若拳之勢者介之符,所以知拱折者人之符。夫拱手者,人必拱之;折腰者,人必折之,禮之本也。而疏之為萬象,別之為萬態。教之蹈舞,非蹈舞也;使之禱祝,非禱祝也,我既寡實,彼亦多虛。而責人之無情,固無情也;而罪禮之無驗,固無驗也。

    譯文︰

    有一種蘊含毒物可以降服萬物的道術,用手臂相交、手指勾起為符。因此象征矯健氣勢的用魚鱗為符,象征飛騰氣勢的用羽毛未符,象征驕橫傲慢勢態的用毛發為符,象征畏縮形態的用貝殼為符,所以知道象征彎拱屈折形態的用人為符。向別人拱手致意,別人也會向他拱手致意;向別人彎腰鞠躬,別人也會向他彎腰鞠躬,這是禮制的本來意義。這種意義發散開來就會有千萬種符號,區別開來就會有千萬種形態。叫別人去跳舞,就不是舞蹈了;迫使別人去禱祝,就不是禱祝了。自己不是實心實意,他人也就虛情假意。而責備他人無情的,自己本來也就無情;而怪罪他人禮節不周的,自己本來也就禮節不周。


如果你對化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化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