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春者,櫟陽人也,成帝時為郎。病死,而尸不冷。家發喪行服,猶不敢下釘。三年,更著冠幘,坐縣門上,邑中人大驚。家人迎之,不肯隨歸。發棺有衣無尸。留門上三宿,去之長安,止橫門上。人知追迎之,復去之太白山。立祠于山上,時來,至其祠中止宿焉。谷春既死,停尸猶溫。棺闔五稔,端委于門。顧視空柩,形逝衣存。留軌太白,納氣玄根。
【譯文】谷春是櫟陽人,成帝時任郎官。他因病而死,但是尸體並不冷卻。家里人發喪守孝,仍不敢用釘子把棺材釘死。過了三年,他又戴著帽子和包頭巾,坐在城門的閘板上,縣城的人都非常驚訝。家里人來接他,他不肯跟著一道回去。打開他的棺材,里面只有衣服,沒有尸體。他在閘門上呆了三天,便離開那里去長安,坐在長安城北的橫門上。家里人知道後追他回去,他又離開長安,去了太白山。人們在太白山為他建立祠堂,他時常來,在祠中住宿。谷春已經死去,尸體停放有余溫。棺材合上經五年,穿衣著冠坐懸門,開棺查看是空柩,尸體已失衣猶存。太白山上留蹤跡,吸納精氣修道身。